太子当得憋屈到白头,早年结下的恩怨,让晚年父子关系尖锐到极点

马嵬驿兵变之后,唐肃宗登上了皇位,唐玄宗去了成都。此时,唐玄宗步入了人生最后的阶段,此时他不仅容颜衰老,而且精神上也是无比落寞。作为一个曾经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不甘心,但是晚年的他对政局越来越没有影响力,所以只想通过最后的努力,争取一个体面的落幕。

当时长安城收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唐玄宗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长安城收复了,忧的是因为前来报告的使者说,皇上请他返回长安继续当皇帝,自己将退居东宫。

太子当得憋屈到白头,早年结下的恩怨,让晚年父子关系尖锐到极点

影视剧中的唐肃宗

唐玄宗认为儿子仍然对自己不放心,所以放话试探他。他让使者告诉皇帝,说他不回长安了,留在成都,让唐肃宗把剑南道赏给他养老。但是不久又来了一个使者,带来的书信是大臣劝告唐肃宗修改过的说法,说是很思念他,群臣也希望他能够回去,以便儿子能够尽孝道。这下唐玄宗才觉得放心了,于是打算返回长安城。

唐玄宗一行离开了成都,踏上了返程。路过马嵬驿的时候,他特意让人掘开了杨贵妃的坟墓,看到肉体已经腐烂,只剩下了白骨。只剩一个随葬的香囊比较完整,随从把它拿给了他,唐玄宗看了以后潸然泪下。回到长安城之后,唐玄宗又命人画了一张贵妃的画像,挂在自己的卧室当中,日夜仰望思念。

太子当得憋屈到白头,早年结下的恩怨,让晚年父子关系尖锐到极点

唐玄宗与杨贵妃

但是返回长安并不意味着父子关系的改善,唐玄宗人生最后的阶段反而是在愤懑和心惊胆战中度过的。在最后几年,他的日子过得很憋屈,父子两个人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

两者之间之所以有这样的矛盾,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首先是唐肃宗本人的报复心理,因为当年唐肃宗太子当得太憋屈了,简直是如履薄冰,以至于年龄不大就已经熬白了头。唐玄宗是在三皇子事件后,经过再三斟酌,才把他立为太子的。但是唐玄宗始终防着他,不希望他参与政务活动。同时唐玄宗一直在搞所谓的平衡策略,放任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不断对他展开政治攻击,构陷他,防止他势力强大。当然他也不可能真的废黜或者杀害太子,往往最后来个一脚刹车,保住太子。他的目的就是让李林甫等人去不断的敲打他,让他老实点。再者,新皇帝想要全部的权利,而老皇帝不肯完全放权,所以两个人在权力问题上也有矛盾。永王璘事件给父子关系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个打击造成的伤口几乎是不可愈合的。最后,是李辅国的怂恿。李辅国是唐肃宗身边的大宦官,因为有拥立之功,所以非常骄横跋扈,在两者的父子关系中起到了很坏的作用。这是官方说法,事实上李辅国就是个替罪羊,背后的指使者就是唐肃宗。

表面上看,唐肃宗对唐玄宗非常孝顺,不但经常去兴庆宫看望自己的父亲,还把唐玄宗的旧人留在了他身边,那些梨园子弟也没有遣散。实际上,底下已经开始暗流涌动。据说当时未经皇帝同意,李辅国就把兴庆宫三百匹马匹牵走了二百九十匹,只留了十匹给太上皇。这还不算,紧跟着李辅国就发生了逼宫,率领着五百个骑兵手持利刃,把太上皇移居到了太极宫。

太子当得憋屈到白头,早年结下的恩怨,让晚年父子关系尖锐到极点

唐肃宗画像

逼宫结束之后,李辅国就开始对太上皇的身边人下手了,把这些人全都换了一茬。当年的六军将士和禁卫军全部被遣散,只留下了老弱来给太上皇担任侍卫。另外,还将太上皇身边原来的宫女宦官全部换光。接着,唐肃宗出面了,下诏重新给太上皇选择妃嫔百余人,自己也经常来看望父亲,地方上有进贡的贡品,也先给太上皇享用。

看起来好像很尽孝道,但是唐玄宗心里明白,他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被人束缚住手脚的高级囚徒。而此时,李辅国处处的刁难与欺辱,让唐玄宗原本就苦闷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公元762年春,唐玄宗病倒了。几乎同时,唐肃宗也病倒了,两个人还不断派使者来互相问候。到最后,病情已经不可逆转,李隆基撒手人寰,享年78岁。此后不久,唐肃宗也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