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首已百年身——錢謙益小傳

當家國有難之時,有人挺身而出,救亡圖存拼死抵抗;有人堅守節操,心懷故國終身不仕;也有人厚顏無恥,投降敵寇甘當漢奸。明末清初之際,就有這麼一位以“水太涼”,“頭皮癢”為由而投降的漢奸大才子錢謙益。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首已百年身——錢謙益小傳


一、少年成名 士林領袖

錢謙益出生於萬曆十年(1582年),因為天資過人,17歲的時候就成為蘇州府學生員。有天分再加上刻苦,錢謙益二十八歲便金榜提名,考中一甲第三名,並授翰林院編修。少年得志,錢謙益可謂是春風得意,前途光明。在朝中,錢謙益加入高攀龍,趙南星為首的東林黨,所以後來天啟皇帝登基之後受到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的排擠,同年又受御史崔呈秀和陳以瑞的彈劾,錢謙益被革職回鄉。

天啟死後崇禎皇帝登基,錢謙益當時已經在東林黨裡混的風生水起,成為東林黨的領袖,十分有希望進入崇禎的內閣。他自己也認為必可以得到重用。但是內閣學士溫體仁藉助一樁科考舞弊案,彈劾他結黨營私,錢謙益百口莫辯,崇禎皇帝大怒而將他革職。從此錢謙益再也沒有在崇禎一朝任職。但是越是在野,他越是對仕途念念不忘。

二,結識名妓 海誓山盟

錢謙益被革職回鄉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當時秦淮八豔之首的柳如是。柳如是以前曾寫過一首詩:

垂楊小院繡簾東,鶯閣殘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錢謙益看到這首詩後,大為讚賞,在後來一首詩中引用了末句:

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

近日西陵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首已百年身——錢謙益小傳

當時柳如是名滿江南,為秦淮八豔之首。她琴棋書畫無一不精 譽為江南第一才女。而且頗具民族氣節,可謂奇女子。

錢謙益見到柳如是,在他仕途潦倒之際,能得如此知己,簡直喜從天降。他急令家人在他家的“拂水山莊”附近為柳如是特築一樓,並親臨現場督工,十天時間,小樓建成。錢謙益根據《金剛經》中“如是我聞”之句,將小樓命名為“我聞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樓落成之日,他還特寫詩抒懷:

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

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

曲中楊柳齊舒眼,詩裡芙蓉亦並頭;

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錢謙益的一片深情,讓柳如是感動不已。“老夫聊發少年狂”,於是錢謙益不顧家族和其夫人的激烈反對,離家攜柳出遊一個月,倆人策劃在松江船上結婚。以正妻之禮納柳如是為妾。

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首已百年身——錢謙益小傳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錢謙益不顧家庭干擾及世人非議,以“正妻”之禮娶了柳如是。

結婚當天,就有封建遺老遺少高聲責問:“原配尚在,就以匹嫡之禮娶妓,成何體統?”隨即有人向結婚的花船上丟石子、磚塊,家裡也鬧成一鍋粥,社會上的紳士“譁然聲討”,官吏斥之“大逆不道”……但錢說:買回世上千金笑,送盡平生百歲憂。站在柳如是的角度,錢謙益能夠做到這些,還是很讓她感動。

婚禮畢,錢謙益吩咐家人一律叫“夫人”,而自己則敬稱“河東君”。顧公燮《消夏閒記》載:新婚之夜,錢謙益凝視著如花似玉的新夫人,喜不自勝。如是問:“相公愛我什麼?”答:“我愛你烏個頭發白個肉。那麼你愛我什麼?”如是乖巧伶俐地應聲而答:“我愛你白個頭發烏個肉。”說罷兩人相視大笑。

婚後兩人伉儷情深,琴瑟相諧。他們在西湖畔修築了一座五楹二層的“絳雲樓”,樓中藏書為一時之冠。夫妻倆同居絳雲樓,讀書論詩,歲月靜好,傳為一時佳話。關於他們,黃宗羲說:

“柳姬定情,為牧老平生極得意事,纏綿吟詠,屢見於詩。”

三 清軍入關,剃髮投降

公元19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自縊。清軍入關不過一年的光景,多鐸的八旗大軍便飲馬長江,兵臨南京城下。南明弘光小朝廷頃刻間烏雲壓城城欲催,讓才在南明為官的錢謙益左右為難。

這位仁兄主要為難的倒不是因為南明即將滅亡,而是因為柳如是——這位頗具有民族氣節的奇女子在勸他殉國自殺。這讓平日以清流自詡的錢謙益頭疼不已。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錢謙益終於下定決心,要與柳如是一起投水自盡,行前大張旗鼓四處宣揚自己要“效法屈原”,投湖自盡。然而當來到湖邊後,卻滿臉為難說到:“水太涼,老夫體弱,不堪寒涼……”。倒是小妾柳如是乾脆,直接跳下水中,想自殺殉國。卻又被錢謙益救起。

五月十五日,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清軍統帥多鐸迎降。《慟餘雜記》記載:豫王多鐸南下江南,下令剃頭。南明民眾對此議論紛紛。一日,錢謙益忽然說:“頭皮癢”,突然出門而去。家人以為他去用篦子篦發。不一會兒,錢便剪了頭髮,留著辮子進來了。時人有詩:

“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其實,當曾經的秦淮名妓柳如是縱身一躍,以身殉國時。文名滿天下的一代大儒錢謙益,那一生的節操就搖落成一地雞毛。後世乾隆皇帝作詩罵他:“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都無據,文章那有光。”可謂一針見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