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書閒談 作者 吳濤
中國古代圖書並不是那麼很廣泛,也沒有面向公眾開放的圖書館。無論是借書,還是看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權貴之家,也未必有多少藏書。
漢成帝的時候,有一年東平思王劉宇到長安朝見皇帝。同時,劉宇也向朝廷提出,希望能得到一套先秦諸子和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但是,大將軍王鳳認為諸子書內容往往和儒家經典相牴觸,而《史記》中記載了很多戰國時期以及西漢開國時期的戰略權謀,這些都不是諸侯王所應該看的。最後朝廷賞賜給劉宇一套儒家經典了事。由此可見,即便是權貴想讀書,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有一天,漢成帝自己也想讀書了,他卻發現皇家藏書,亂七八糟堆在哪裡。於是,漢成帝就讓著名學者劉向去整理皇家藏書。每本書整理好之後,都會讀給皇帝去聽。漢成帝有一個嬪妃,名叫班婕妤,班婕妤的弟弟班斿嗓門洪亮,於是給皇帝讀書的任務就落到了他的頭上。漢成帝對班斿的朗讀非常滿意,於是下令將皇家藏書的副本賞賜給班家一套。
後來班家的這套藏書就到了班嗣、班彪兄弟的手中,得益於這套藏書,班彪培養出了班固、班超、班昭等一群優秀的兒女。後來,學者桓譚曾經向班嗣借閱《莊子》。班嗣不僅沒有借給他,還對桓譚進行了一番教育,他說道:莊子是世外高人,清靜無為。他的學問非常高深。你看了莊子,很有可能會如同邯鄲學步一樣,迷失本性。我不借給你,這是為了你好!
其實,就是不想借,還找了這麼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從漢代開始起,讀皇家指定的書,通過朝廷組織的考試,就可以做官了。家貧沒書怎麼辦呢?看來只能借書了。西漢後期曾經有過一個勵志青年,名叫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說的就是他。他很窮,沒有書。聽說當地有一家大戶的家裡有些藏書,於是他就跑去給這家大戶打工,幹活非常勤快,而且還不要工錢。地主老財也覺著納悶,就把他叫過來問他,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呢?匡衡說,我只求能看一遍你們家的書而已。後來這個匡衡,竟然能官至丞相!
既然書是如此金貴,借書就更加困難了。宋人周輝《清波雜誌》記載,唐朝宰相杜暹,蒐羅的不少的藏書。他在每本書的末尾,都寫上一行字叮囑子孫不僅不能賣,而且也不能借書於人:清俸買來手自校,子孫讀之知聖道。鬻及借人為不孝。
到了宋代,由於雕版印刷技術的普及,書籍的流傳相對廣泛。於是,借書就相對容易了些。大學者曾鞏在校對《戰國策》的時候,就曾到處借書,“臣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而且,真正的讀書人,雖然愛書,但更希望書籍能發揮其用處。北宋末年四川轉運副使井度藏書豐富,看到自己的下屬晁公武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於是井度在臨終之際將自己的全部藏書轉贈給了晁公武。後來晁公武之所以能寫出著名的目錄學著作《郡齋讀書志》,就得益於井度的慷慨。
明清時期,民間藏書更加豐富。許多藏書之家,也樂意將書借人。明朝崑山出了一個大藏書家,名叫葉盛,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收羅圖書,幾十年如一日。到了晚年,葉盛的藏書多達兩萬兩千餘卷。對於自己的藏書,他雖然很珍惜,但是也很豁達,他認為天地之間,最難於聚集起來,而最易於流散的,就是圖書!他要求子孫一定要愛惜這些圖書,他說道:讀必謹,鎖必牢,收必審,閣必高。子孫子,惟學斅,借非其人,亦不孝!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藏書家都會如此豁達。明朝末年,江南也出了一個藏書家,他就是常熟人錢謙益。他愛書如命,從不借人。後來修建了一個藏書樓,名為絳雲樓,將全部藏書裝入七十三個大書櫃之中。後來很不幸,他的全部藏書都毀於一場火災。此前朋友找到錢謙益,想借他的書抄錄,錢謙益推三阻四,說自己也沒有。後來絳雲樓被焚,錢謙益又見到友人,惋惜地說道:當初如果借給你去抄,現在我還可以找你抄回來!
其實,也不能完全怪錢謙益小氣,借書不還的現象也並非罕見。民間有句俗諺:秀才借書,老虎借豬!說的是,一個秀才找你借書,這就好比老虎找你家借豬,根本不要指望著他能還回來。我個人就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如果借錢,即便是最後不還,也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借書不還,自己很有可能就此與這本書徹底絕緣。因借書而丟書的事情,對於讀書人而言,是很讓人難過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我也輕易不向別人借書。除非萬不得已,我不會去向別人借書。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書被借出去以後心裡沒著沒落的感覺,夫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何必讓別人難受呢?真的需要借了,也儘快歸還。
不過,在古代借書與還書,一般都是男人之間的事情。近代以來,女人讀書的也越來越多了,於是男女之間也會有借書的事情發生。對於男女間的借書,錢鍾書先生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在《圍城》中寫道:“女人不肯花錢買書,大家都知道的。
男人肯買糖、衣料、化妝品,送給女人,而對於書只肯借給她,不買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這是什麼道理?借了要還的,一借一還,一本書可以做兩次接觸的藉口,而且不著痕跡。這是男女戀愛的必然的初步,一借書,問題就大了。對我來說,不論來借書的是男還是女,只要是借,一定都是要還的。因為,我要是肯借書給人,不是對他或她有什麼想法,而是確信書肯定是會被及時歸還的。否則,即便是美女,我也不借。如果不信,美女們不妨一試。
—————————————
野叟者,不誤正業的大學歷史老師,雖僻居荒野,但所講並非野史。
這裡沒有高頭講章,也沒有高深的論著。有的只是對歷史的點滴採擷,對文化的一點感悟。
或高雅,或通俗,或八卦。但總會有趣,總是力圖呈現出歷史豐富的本來面目。
閱讀更多 野叟雜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