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 誰偷走了你的睡眠?(1)

宅在家不願睡,宅在家不願動,結果——睡得夠但睡不好

2020年3月21日是第20個“世界睡眠日”。這一年來,你的睡眠狀況還好嗎?有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睡眠時長不及7小時,近六成睡得並不舒適。其中,因工作壓力大等因素, 80後白領成“睡不好”的重災區。此外,晚睡、運動不足等也使得因疫情宅家的人們睡得夠但質量不高。

為了“拯救”睡眠,各類助睡方法、物件近年來輪番登場。除了使用精油、止鼾器外,智能助眠小夜燈、智能手環、智能睡眠眼鏡等“黑科技”產品也廣受消費者喜愛。有數據顯示,助眠商品的市場空間還在不斷擴大。

■策劃:新快報記者 羅韻 ■統籌:新快報記者 梁彧 ■採寫:新快報記者 鄭栩彤 ■製圖:廖木興

宅在家更晚睡,睡眠質量差人群上漲12%

蝸牛睡眠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睡眠時間為6小時52分,離人類最佳睡眠時長7-9小時尚有距離。其中,約三成的人睡眠時長在6小時以下。睡眠時長不足是許多人面臨的一大睡眠問題。由於睡不好導致的後果包括沒精神、工作效率低、記憶力差、掉髮等。那麼,是否只要睡得夠,便能保證睡眠質量好?

疫情期間,連續的宅家生活為人們帶來了補覺的好機會。慕思寢具和中國睡眠研究會調研的數據顯示,與疫情暴發前相比,全民宅家期間每日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的人數增長了20%,在臥室活動時長超過12小時的人數增長了19%。其中,湖北地區人們的平均睡眠時長達到9.08小時,居全國之最。北京、浙江、廣東等十餘個省份的平均睡眠時長都超過8小時。然而,入睡難的問題卻困擾著宅在家的人們。

與疫情暴發前相比,宅家期間睡眠質量差的人數上升了12%,入睡時長平均延長了30分鐘。數據顯示,習慣性晚睡或是導致睡眠質量差的罪魁禍首。宅家期間,80%的人有晚睡習慣。睡前,近半數人群會用手機觀看公共衛生消息。睡不著時,約六成人群又會選擇繼續玩手機。後果是——睡眠不規律為人們帶來了“慘痛”的教訓。宅家期間,出現皮膚變差、頭暈不適情況的人群均在三成左右,僅兩成左右的人群認為身體機能和精神狀態更好了。

對此,中國睡眠研究會常務理事張斌建議,宅家期間也應制定作息時間表並保持規律睡眠節律,不要早上睡醒直接吃午餐,成年人睡眠時間應保持在7小時左右,並儘量在寢具、光線、溫度方面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80後90後睡眠問題最多 00後也識失眠滋味

不同群體面臨著不一樣的睡眠問題。獵豹數據顯示,總體而言,全國睡眠狀況處於甜美或舒適區的人群佔比約四成,其餘六成處於苦澀、煩躁或不眠區。分年齡段看,50後睡眠時長在各代際中最短,但睡眠質量卻最高。超四成的50後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即便老年人容易因身體機能原因失眠,但仍有約七成的60後睡眠狀況處於甜美或舒適區。相比之下,70後更容易處於苦澀、煩躁或不眠區。80後和90後則更易處於睡眠苦澀區。

總體而言,2000年前出生的人們,年紀越大,睡眠指數就越高,即睡眠質量越高。為職業奮鬥的眾多年輕人則不得不承受睡眠之“痛”。其中,處於職業關鍵期的80後是失眠的主要人群,超三成的90後和80後因工作壓力失眠。CBNData數據則顯示,四成職場人士在夜晚加班並於0點後入睡。白領群體則普遍面臨早起乏力、睡眠淺、入睡困難和多夢的睡眠問題。而由於長時間低頭工作、睡眠狀況不佳,脊椎疾病也呈現出年輕化趨勢。目前,頸椎病發病高峰期已提前到39歲。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學習壓力增大,00後也面臨較顯著的睡眠問題。喜臨門數據顯示,00後的睡眠指數在各代際中僅高於80後和90後。大部分處於初高中衝刺學習階段的00後,每週平均失眠次數達到1.8次。需要在學習或生活上幫助孩子的多數家長們,其睡眠狀況也受其影響。數據顯示,05後入睡時間為21時36分,而家長往往要在孩子入睡後2個小時才能入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