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都有哪些小插曲?

呼兒嘿一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估計想起的都是德國狂飆突進的裝甲部隊,蘇聯漫山遍野的烏拉衝鋒,美國鋪天蓋地的炸彈風暴,要不就是意呆利傾情奉獻的作死大戲。總之二戰是人類的災難也是史詩,但從小處看,二戰也不乏好玩的小段子。

如何找到轟炸目標?

這事得從1940年9月說起,那時候德國不是把法國給捶舒服了嘛,元首大人想覺得是時候和英國佬練練了。但是陸軍實在趟不過英吉利海峽,海軍又實在不是強項,於是元首決定出飛機炸他們吧!就這樣,英倫大轟炸拉開了序幕,隨後就是史詩一般的不列顛空戰。

在空戰過程中,德國出現了一大批精英飛行員,好些都是100+的擊墜,那幫人長得又帥,收入又高,端的是一群到現在還有腦殘粉的高富帥。但作為24K純屌絲我要說的是,德國飛行員其實也是群不靠譜的逗逼。

最開始轟炸英國的時候,因為雙方早就交惡,連個像樣的地圖都沒有。沒地圖就沒轟炸目標,連個目標都沒有還轟炸個屁?再冥思苦想了若干天后,空軍下發了轟炸指導手冊。飛行員看完集體斯巴達,這尼瑪不是英國的旅遊指南嗎?你讓我們照這個轟炸?指揮官表示,反正沒地圖,炸啥不是炸啊,有個參照目標總是好的。

就這樣,英國的一票觀光景點倒了大黴,考文垂大教堂被炸的稀碎、曼徹斯特聖安妮教堂也被抹平、倫敦威斯敏斯特宮的下議院也消失了。炸了一星期後,德國飛行員發現自己國家被炸的也是一票旅遊景點,不用說了,英國佬也是那旅遊指南炸的.....

打仗也擋不住的化妝

元首的大轟炸和潛艇封鎖其實挺缺德的,英國確實富裕,但畢竟是個島國,很多物資靠海運。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小小的島國裡擠了一堆外國人,光流亡政府就夠打麻將了。這麼多人吃喝拉撒,物資很快不夠用了。

折騰到半瘋的丘吉爾只好提前實現共產主義,重要物資咱們搞配給制吧!非重要物資咱們就不運了吧!那麼什麼才是非重要物資呢?作為鋼鐵直男的丘吉爾首先想到的就是化妝品和飾品,尤其是絲襪那種毫無卵用的玩意,飯都快吃不飽了,還臭美個屁啊?統統都不運了,咱們本地也不要在生產了,太浪費!

愛美的姑娘們被氣的撓牆,然而沒有任何辦法。我們都知道的,你可以讓女朋友給你洗內褲,但絕對不可能讓她不化妝出門。英國姑娘們終於發揮出了超越時代的能力,她們成了化學家。不讓老孃穿絲襪?老孃自己做!

牛骨若干,洗淨去骨膜,放鍋內加水,大火烹煮。待水開後轉小火,慢慢熬製,牛骨中豐沛的膠質會慢慢被熬出。好吧,這確實很像熬湯,但很快就不是了。將骨湯熬至粘稠後熄火,晾涼,你將得到純天然黑色骨膠。行了,往腿上塗吧,塗勻一點,無比牛逼的絲襪已經完成了。

姑娘們為了臭美也是拼了,只是我想知道,萬一下雨了怎麼辦?


歷史吐槽機


說起二戰時期的小插曲有很多,不得不提一下意大利與德國、英國與法國盟友關係的幾件事。

意大利雖然不及德國強大,但卻是第一個通過建立納粹政權緩和經濟危機的國家,是第一個法西斯國家。說起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總會被軍迷嘲笑,不過要使意大利無可辯解戰爭史“汙點”的當屬意大利兩次投降,甚至倒戈後還參與打擊德國。

羅馬號戰列艦是意大利海軍的驕傲之一,但是下場不好,意大利號戰列艦也被弗裡茨X制導炸彈重創過。栽在“自己人”手裡。

德國對這個弱盟友既不能離又不能打,只有通過支援意大利好讓墨索里尼穩住陣線。不過盟軍在北非戰場全面獲勝,並開始向地中海進攻,意大利本土受到攻擊隨後不久在1943年9月9日投降,接下來就到重點了。德國空軍派遣DO-217轟炸機攜帶“弗裡茨制導炸彈”攻擊了正在準備投降的意大利軍艦,其中4.2萬噸排水量的“羅馬號”戰列艦被擊沉,1600名意大利官兵死亡,還包括一名上將。要知道意大利與盟軍作戰多年幾乎沒有如此大的損失,二戰中意大利戰列艦損失了兩艘,其中一艘就是昨天的盟友乾的。而意大利也在十月份對德宣戰並被盟軍承認為共同作戰方,這個操作其實很騷了。

德國閃擊波蘭後,隨即向西進攻西歐多國,英法等聯軍因失誤難以阻擋德軍,被趕出了歐洲大陸,而法國本土的大規模正規軍抵抗也沒持續多久隨即投降,德國在法國建立了“維希”偽政權。偽政府力圖使法國海軍投降,這是英國所不希望的,英國也在儘可能要求法國海軍投降加入英軍或者自沉軍艦,不過法國海軍也是有傲氣的。英國擔心德國獲得法國的海軍力量,於是執行“弩炮計劃”率先進攻法國海軍,結果沒有達成解除法國海軍武裝或消滅的目的。隨後的法國海軍到處與英國作對,幾乎成了英國的第二號敵人。

“弩炮行動”中被擊沉的法國艦艇,這一事件後法國海軍與英國結仇。


法國海軍也不是沒有是非觀,痛恨德國的侵略,但是對英國的兔死狗烹行為也極其不滿,於是在盟軍的“火炬行動”開展時,法國海軍在北非的將領選擇了自沉軍艦。雖然“維希政權”與“自由法國”都是與法國人有關的,但是法國海軍在自沉軍艦前多與維希政權有聯繫,在這之前自由法國也反對英國對法國海軍的“弩炮行動”,然而寄人籬下只能看著家底被一層一層剝落。這裡很多學者都指出丘吉爾的名言真的有道理:沒有永遠的敵人(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戰後法國海軍僅存的黎塞留級戰列艦之一,輝煌只是曾經。


客矢解


波蘭海軍的“北京行動”

在二戰時期,波蘭海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集體逃亡行動,而且這個行動居然還取了個相當中國的代號,就是“北京行動”。

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而在此之前,英國駐波蘭大使館就已隱約預感到戰爭的到來。而他們也很清楚,以當時波蘭的軍事實力,是無法阻擋強悍的德軍的。所以,在二戰前夕,英國就開始勸說波蘭海軍,做好將主力轉移至英國的準備。

要知道,平獨鎮露的大波波一向有“鴻鵠之志”,因此他們的海軍建設目標,始終要比蘇德兩國更勝一籌,那就是要求大波波海軍掌握波羅的海制海權。所以,大波波當時的海軍擁有4艘非常先進的驅逐艦。而且,大波波的驅逐艦比蘇德的驅逐艦都要強悍。

最終,通過與英國的協商,波蘭海軍的戰前集體逃亡計劃正式實施,代號就是“北京行動”。8月26日,波蘭海軍指揮官烏恩魯各將“北京行動”的指令裝在火漆信封裡,交給參與行動的閃電號、雷霆號、暴風號三艘驅逐艦的艦長。

8月29日晚,在德軍閃擊波蘭的前兩天,三艘驅逐艦同時收到“北京、北京、北京”的無線電信號。隨後,各艦從格丁尼亞出發,航行至預定的海爾半島。

之後,艦隊又駛離海爾半島,航向丹麥方向。途中,這支逃亡的波蘭艦隊雖然被德國的海軍艦艇發現,但因為當時還沒宣戰,所以沒有對他們展開攻擊。就這樣,大波波海軍在戰前順利完成了海軍主力的轉移。

在此後的戰爭中,這三艘出逃的波蘭驅逐艦,始終活躍在戰場上,在大西洋護航、挪威戰役、追捕德軍的俾斯麥號等戰鬥中,我們都能看到它們的蹤影。其中,閃電號更是在殘酷的二戰中存活下來,最後成為博物館,停泊在今天波蘭的格丁尼亞。

而大波波海軍的這次大逃亡行動,也成為二戰海軍史上的一項壯舉,生動的詮釋了“波蘭永不滅亡”的誓言!



這些歷史要讀


對於二戰,大家都知道是由法西斯國家侵略他國而引發的全球大戰!法西斯國家有哪些呢?意大利、德國與日本,這三國組成了號稱“軸心國”的法西斯聯盟!

意大利又稱意呆利,是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國家,是由墨索里尼建立的獨裁政權!作為法西斯政權,在二戰期間,意大利的存在感卻是非常渺小,僅有的出場時間也是讓人哭笑不得!怎麼說呢?意大利就是一個十足的逗比存在,它的存在讓殘酷的戰爭中添加了些許喜劇元素,小插曲不斷!




一、奇葩的撤退理由!

比如,有一次意大利準備進攻希臘,其前線指揮官派小股偵察兵去探了探軍情,被告知發現城內有芬蘭士兵出沒!指揮官便給自己的老大墨索里尼發了一份電報,電報上的內容如下,“老大,我們在希臘境內發現了大量的芬蘭軍隊,芬蘭軍隊可是大敗蘇聯的存在,我們意大利的孩子們很脆弱,去和他們打仗絕對是送死。咱們不能那麼傻,去做無謂的犧牲啊,我請求暫停進攻!”墨索里尼收到電報後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就命令軍隊暫時撤退了!


作為盟軍的德國,覺得希臘不至於存在大量芬蘭軍隊,因為他們有探查過!不過卻不能不相信可愛的意大利盟軍,出於整個戰略考慮,德軍還是派偵察兵進行了再一次偵察。

結果,偵察兵傳來的消息差點把德軍給氣炸了,只因偵查到的內容太可怕,太出乎人的意料了!原來,當時希臘境內確實存在芬蘭士兵,人數麼,挺多,多達六個人,且還都民兵。無語的德軍不得不感嘆道:“意大利軍隊就是厲害,竟然打不過六個芬蘭民兵,真是軸心國的幸事”。



二、奇葩的“越獄”理由!

再比如說,某次次戰役結束後,英軍俘虜了大量的意大利的士兵,而俘虜的人數遠超英軍的人數!兵力有限的英軍無法看管意大利的寶貝們,甚至無法提供俘虜所需的戰俘營!結果,結果,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俘虜們向英軍要來了搭建戰俘營的原材料,以最快的速度把戰俘營搭建了出來,美滋滋的住了進去!

無語的英軍看著這群奇葩,不由的放鬆了警惕,沒有刻意去嚴加看管!沒曾想,一天夜裡整整一個戰俘營,裡面的意大利士兵竟然全部挖地道逃走了!英軍趕緊派人出去尋找,成功的將他們捉拿了回來!

在詢問逃走的緣由後,英軍徹底抓狂了!他們逃跑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因為在這裡的戰俘營吃不到意大利麵!而當他們聽說不遠處的盟軍戰俘營有意大利麵可以吃,他們便想著去那邊的戰俘營當俘虜!被這群意大利吃貨刺激到的英軍戰俘負責人,不得不答應他們以後每週提供一次意大利麵,最後這些人還真沒有再逃跑過!



就寫這些吧!關於二戰期間的意大利,真是有太多太多的趣事了,再寫好多也寫不完!只能說,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搞笑,放棄戰鬥和投降的時候才是他們的本色出演!

您有哪些關於二戰的小插曲?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