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世民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吗?

大马哈鱼12


上面观念有些把历史简单化了,有失全面。贞观之治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隋末长期战争动荡,老百姓苦不堪言,人心思稳。李世明通过战争结束了军阀割据,把土地分配给流民,顺应了民心,为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李世民对隋朝灭亡的教训印象深刻,对君民关系认识很准确,比较关注臣民的生活疾苦,制订的土地和赋税徭役政策比较合理,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李世民不仅极具政治军事才能,而且十分注重选举重用人才,身边聚集了大量人才,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李绩、李靖等,为治国理政发挥很大的作用。李世民注意纳谏,从善如流,确保能及时匡正错误,国家政治清明。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出台了许多法规,加强吏治,使下层官吏不敢也不能胡作非为,促进了官吏的清廉。


西楚榜眼


大家好,我是关中王,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和一大批文臣武将共同努力,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魏征是其中敢于直谏的代表,人们对唐太宗和魏征最深的印象是一个明君能虚心纳谏,一个性格耿直敢于直谏。

唐太宗用的贞观年号出自《易经》“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是以正道面对世人,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朝的极盛和迅速灭亡,时时刻刻告诫自己千万不可走隋炀帝的老路,吸取隋亡的教训。希望有人监督提醒自己,鼓励臣下直言直谏,以保持较为开明的政治环境,魏征就是其中敢于直谏的代表。

贞观十一年(637)魏征给唐太宗上了《谏太宗十思疏》的奏章,希望这十条内容唐太宗能好好深思,大概意是大唐立国不久,先要稳固根基,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像源泉一样能细水长流。这样的道理,像我魏征地位地见识浅的人都知道,何况皇上你这样聪明而且地位又高的国君呢!所以保持和平美好的环境,要居安思危,要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如果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能性情宽厚,不能克服欲望,这样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之前一些君主开始励精图治,但能坚持到底的不多,守江山比打江山更难。一旦成功就开始放纵自己,开始虐待臣民,吓唬老百姓,臣民表面上恭敬,心里确不服气。民心就好比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要克制自己的爱好,不可大兴土木,身在高位更要谦虚自我约束,就像河流那样处于低位下游,广开言路就回避免受到蒙蔽,才能罢黜佞邪。不要因为一时的高兴和愤怒而奖赏或者处罚,能做好以上这些就能治理好天下!(完).........

谢谢大家的支持,欢迎评论!


关中王


因李世民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吗?

李世民千古一帝,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主张,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对内劝课农桑、百姓安居乐业国泰平安,虚心纳谏,对外开疆拓土,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贞观之治是李世民及他的文武群臣共同开创的。

李世民用魏征“以人为镜明得失”是其虚心纳谏的典型代表,两个都是高手,一个要证明自己是明君,一个就投其所好,各自成就在历史上流下一段贤君良臣的千古佳话。

所以贞观之治的开创主要因素在于李世民的“证明”,为了“证明”做采取必然的措施,而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图片采用网络)


闵游记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24功臣第四位。

魏徵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魏徵去世后朕派人到他家里,得到他的一页遗表,才刚起草,字都难以辨识,只有前面几行,稍微可以辨认,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安定,任用恶人国家就衰败,公卿大臣中,感情有爱有憎,自己憎的就只看见他的恶,自己爱的就只看见他的善。爱憎之间,应当审慎,如果爱而知道他的恶,憎而知道他的善,除去邪恶不犹豫,任用贤人不猜忌,国家就可以兴盛了。’遗表的大意就是这样,然而朕思考这事,自己恐怕不能避免魏徵所说的这些过错。公卿侍臣,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朕有过错一定要进谏。”

魏征对于大唐王朝的贡献是极为颇大的。可是早说没有魏征,就没有贞观之治,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太成立。因为李世民本来自己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王,或许因为魏征只是让他少犯了几次错误而已。所以我们只能说魏征进一步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乏味的生活1982


唐朝是推翻隋朝的残暴统治建立起来的政权,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对百姓的生活极度重视。虽说他一生中有很多黑点,但绝不能忽视他的雄才伟略。唐太宗在听取谏言方面,也是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有一次,唐太宗就问长孙无忌:“魏征每次对我提出建议,我要是不采用,他就不答应。这是为什么?”结果长孙无忌还没有回答,魏征就接过话头来说:(陛下,我之所以向您进谏,是因为陛下您做错了。如果我顺从您的意思,没有坚持到底,就违背了我的初衷,您的错误也不能够改正,所以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直到您接受为止。)魏征一生向唐太宗提了两百多次意见,唐太宗都非常诚恳地接受。贞观十七年魏徵病逝,太宗哭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曾经对大臣说过(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贞观之世,群臣之所以敢于进谏,主要原因就在于唐太宗能够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出现,也是和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政治表现分不开的这就使得唐朝逐渐兴盛,创下了贞观之治。





江寒古冷


唐太宗在位23年,知人善任、薄赋尚俭、武功显赫,才造就了“贞观之治”,盛唐气象初显。

知人善任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在于人才,也正因此,贞观年间名臣辈出,并且能够做到虚怀纳谏。

宰相里有“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一个多谋,一个善断。另外还有魏征,魏征本是李建成属臣,后来为唐太宗所用,魏征一生提了200多条意见,成为君臣之典范。

名将更是多不胜数,有李靖、李勋等。李靖曾以三千铁骑大败东突厥于阴山,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李勋以80高龄挂帅,灭高句丽、破吐谷浑。

薄赋尚俭

唐太宗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戒奢从简”,当时的长孙皇后带头不穿有刺绣的衣服,皇室带头,使得文武百官纷纷响应。另外轻徭薄赋,减轻了百姓负担,农业生产、社会发展迅速回升,改变了唐初的动荡局面。

武功显赫

唐太宗对外也毫不手软,多次主动出击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薛延陀、回纥、高昌、龟兹、吐谷浑等,使得唐朝声名远播,四方臣服。唐太宗在周边设立都护府进行有效管理,唐太宗李世民更被尊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在位23年,经过君臣的共同治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史称“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定坚实基础。


史知今


李世民善于纳谏、重用各种人才是“贞观之治”得以开创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和魏征这一对明君贤臣组合是由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决定的。

李世民想当明君,甚至比别的皇帝想当明君的愿望更强烈,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想想,他的皇位怎么得来的啊?虽然唐朝开国他功不可没,但李渊立的太子是他哥哥李建成。百姓可不会管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是不是想自保,他们只知道结果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逼迫父亲退位,这皇位在很多人看来是来历不正的。李世民为了在史书中留下好名声,他必须勤政爱民、虚心纳谏、开疆拓土,在史书留下一些好成绩。

魏征想当贤臣的愿望也相当强烈,他可以说是“三姓家奴”啊!魏征最初在瓦缸军李密手下办事,李密投降唐军后魏征也跟着降唐了,但没多久又被窦建德俘虏了,魏征就又任职于窦军,窦建德最后被唐军打败,魏征又一次降唐,但这次是在辅佐太子李建成,直到“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才找到他的“真命天子”李世民。古代臣子是特别讲究“忠”这个字的,吕布因为前后几次效忠不同的主人就一直被人歧视叫作“三姓家奴”,可想而知,魏征心底里也是特别想用“忠”这个字来掩盖自己之前的经历的。很庆幸,魏征遇到的是心胸宽广的李世民,君臣际会,谱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臣相得的佳话,也开辟了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漫谈文史八卦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任何事情都不能寄希望于一个人上,而是通过治国体系的完善来实现。而这个治国体系正是魏征的政治抱负,正是因为前期李世民遵守了这三点才有了贞观之治。后来魏征死后,没人再敢进谏,李世民统治的时期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如果说一开始就没有魏征,那或许真的不会出现贞观之治,从某种程度来说李世民和魏征两个人是互相成全,大家觉得呢?



嬉雅涂


这个并非只有魏征指出唐太宗个人的缺陷与朝堂弊端的功劳

主要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魏征等满殿贤臣,另一方面是因为唐太宗他自己

一太宗自己的心胸与才识

魏征原本是太子党的 结果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齐王一党被秦王所覆灭 后在玄武门之变中唐太宗收编魏征王圭薛万彻等有学识有才能的太子党羽为自己所用从侧面证实他的心胸比较宽广任人唯贤再加上太宗自己的杀伐果断与心中才识采取了顺民心的政策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二魏征等满殿贤臣的辅佐

在太宗时期,文有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的人,武有秦琼李靖李绩等人,正所谓文有才武有德,太宗皇帝正是依靠的这些能臣干将才能治世天下,将大唐的声威远播万里,提高了大唐代国际上的话语权,以及提高了唐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所以说贞观之治的功劳并非是唐太宗与魏征等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满殿群臣与唐太宗个人的智慧与武功的结合所产生的




荷包蛋挞


很高兴回答这一题,因为用魏征,李世明才开创了贞观之治有一定的关系,但关系不大,因为开创一个盛世,主要原因在君身上,而不是在臣身上。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果把李世民这句话看成是一种感慨,那可能跟“贞观之治”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是这一句话,不仅仅是一句感慨。而是李世民对治国的一种

认知,这句话一是夸赞魏征的忠言直谏,也可以看成是李世民的座右铭。

所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跟“贞观之治”是有直接关系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要想开创一个太平盛世首先得是和平时期,还得有两个必要的因素:明君、贤臣。

“贞观之治”的行成,跟李世民用魏征,并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治国方针有直接关系。

李世民治国秉承着以下几个特点:任用贤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自我克制。

  • 任用贤能,李世民对于太子府和齐王府的旧人不但没有秋后算账,还提拔任用,魏征便是一个很有力的例子。

李世民的贤明成就了魏征明相的地位,魏征的直言敢见同样成就了李世民千古名帝的称号。

  • 知人善用,有了人才,如何使用也是一个明君必备的技能,有好钢,也必须要用在刀刃上,找到适合他们的定位,才能使人才的势能达到最大。

一个行伍之人用来搞政治那是发挥不出多大能量的。

  • 广开言路,一个人的力量总是薄弱的,一个人的眼界总是狭隘的。要看到更多的问题,就需要更多双眼睛。

看到了问题就要表达出来,很多帝王是无法接受忠言的,因为忠言一般都不太顺耳。广开言路也是明君的一个主要特点。

  • 虚心纳谏,把自己思想装进别人的脑子里是很难的,这也造成了很多臣子明哲保身的态度。李世民知道要想臣子愿意说,敢于说,自己就得做一些改变。

虽然帝王在上,臣子在下,地位不对等,但却丝毫不排斥臣子们的忠言逆耳。

只有臣子们愿意说了,君王愿意听了,君臣之间的互动才能达到高潮,帝国的发展才能达到顶峰。

  • 自我克制,好不容易当上皇帝,紧绷的神经很容易就松懈下来,慢慢的被安逸所腐蚀,而一些坏习惯光靠别人说是不行的,主要还是得自己克制。

就像李世民说的,需要一面镜子,每天总结、反省。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一旦沉迷于享乐,国家倾颓之势就已形成。

在有能力享受的时候,拒绝享受,何尝不是一种魄力。

如果明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给贤臣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贤臣只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贞观之治”的开创是李世民对帝王之位认知提升之后必然形成的产物。由于李世民面前总有一面镜子来映射出自己身上的问题,才能帮助李世民找到自己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培养出一个适合忠臣生存的政治环境。

这也是一个连锁反应,帝王贤,则忠臣现。而且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不管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治世之才,还是为了推动国家发展。总之,国家的贤人会越来越多,这也为太平盛世的行成,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