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和他的燕京大學夢

燕京大學(Yenching University)是1919年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也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之一。1928年春,燕京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到1930年代已經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在國內外名聲大震。

後來在1952年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被撤消,文科、理科多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併入北京政法學院(今中國政法大學),校舍由北京大學接收。在中國高等院校中,燕京大學的存在曾是一種傳奇,而這個傳奇的締造者,也是一個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和他的燕京大學夢

燕京大學校徽

1918年,北京的兩所教會大學(匯文大學和協和大學)籌劃醞釀已久的合併初步達成了一致。自1905年就開始在中國傳教的司徒雷登,被認為是出任校長的最合適人選。

根據司徒雷登的學生韓迪厚回憶,1919年的秋天,司徒雷登接手的燕京大學是這樣的景象:那裡有五間課室,一間可容一百學生的飯廳,還有三排宿舍,一間廚房,一間浴室,一間圖書室,一間教員辦公室。另有網球場和籃球場。此外剛弄到手一座兩層的廠房,可以改作課堂和實驗室。怪不得司徒雷登抱怨:“我接受的是一所不僅分文不名,而且似乎是沒有人關心的學校。”

沒有辦法,只有自己來。他開始在老朋友盧斯博士的幫助下募捐資金。募捐資金難免遭逢尷尬和白眼,但是司徒雷登覺得,即使募捐不成,也要和對方交為朋友,以便之後燕京大學的道路能夠更加順利。

新建的燕京大學融合了中西文化,建築群全部採用中國古典宮殿的式樣,內部則儘量採用當時最先進的設備:暖氣、熱水、抽水馬桶、浴缸、飲水噴泉等等。司徒雷登自豪地宣稱:“凡是來訪者,無不稱讚燕京大學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校園。”

過去的大學校長往往把學校內知名教授的數量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在燕京大學初創時期,司徒雷登延請到了劉廷芳和洪業兩位名師,在他們的協助以及影響之下,一大批學術大師紛紛奔赴燕京。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燕園之內已經是名師雲集,國文繫有顧隨、容庚、郭紹虞、俞平伯、周作人、鄭振鐸等人,歷史系有陳垣、鄧文如、顧頡剛等人,哲學系則有張東蓀等名宿……名師出高徒,雷潔瓊、冰心、費孝通、侯仁之、王鍾翰等等,都是那一時期的學生。

真正讓燕京大學躋身世界一流大學地位的,則是哈佛燕京學社的建立。

上世紀初期,司徒雷登了解到美國鋁業大王霍爾有一筆鉅額遺產捐作教育基金,並聲明其中一部分用於研究中國文化,由一所美國大學和一所中國大學聯合執行這項計劃。盧斯博士經過不懈努力使司徒雷登和霍爾遺囑執行人克里夫蘭律師見面,交談之後,那位律師終於答應給燕京大學五十萬,不過卻要在一年之後,因為他要確認燕京大學是“一所值得支持的大學”。一年之後,司徒雷登再次見到這位律師,還沒有說話,律師就提出決定給燕京大學一百萬。司徒雷登趁機提出燕京大學發展的困難,並把款項要求提高到一百五十萬,這次律師答應得比第一次爽快得多,最終於1928年春成立哈佛燕京學社。

以當時燕京大學的實力,能夠和哈佛這樣當時在世界上處於一流位置的學校聯合,司徒雷登也不免有些自得。

司徒雷登不僅把燕京大學看做自己畢生的事業,更是把它看成是中國事業的一部分,認同這所大學是“中國人的大學”。也正因為如此,司徒雷登在當時的燕大師生當中受到極高的推崇。

司徒雷登和他的燕京大學夢

司徒雷登與教授


司徒雷登和他的燕京大學夢

司徒雷登與燕大學子

對於當時此起彼伏的學生運動,司徒雷登表現出了極大的寬容。1934年,北平學生反對蔣介石對日的不抵抗政策,紛紛南下請願示威,燕大的學生也參與其中。學校無法解決,只好催促正在美國募捐的司徒雷登返華解決問題。司徒雷登返校當日便召開了大會,學生們擔心校長責備他們荒廢學業,但校長的話卻讓他們感動得熱淚盈眶。大會上,司徒雷登先是沉默了兩三分鐘,然後說:“我在上海下船,一登岸首先問來接我的人:燕京的學生可來南京請願了嗎?他們回答我說,燕京學生大部分都來了!我聽了之後才放下心!如果燕京學生沒有來請願,那說明我辦教育幾十年完全失敗了。”

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彷彿就是一體。朋友送給他作為居所的庭院,位臨未名湖,冰心先生給它起名:臨湖軒。司徒雷登沒有一個人獨享它,而是把它作為學校的辦公地點,並很快成為燕京大學的標誌。1926年6月5日,司徒雷登的夫人在這所庭院離開人世,她的墓地成為燕大校園中的第一座墳墓。

1946年,司徒雷登做出了出任美國駐華大使的選擇。

當時燕大政治系主任兼校務委員會成員陳芳芝回憶,在離開燕園赴南京就任前夕,司徒雷登對他說:“出任大使是為了謀求和平,而只有在和平環境下,燕京大學才能生存和發展。”

但是長於治校的司徒雷登對政治顯然沒有對教育那樣瞭如指掌,這段大使生涯讓他感到心力交瘁。

隨著南京的解放以及美國對華政策的徹底失敗,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不得不踏上回國的飛機,離開這片他曾經生活了50年並曾經深深熱愛過的土地。1962年9月,臥病多年的司徒雷登在華盛頓病故。他最後的遺願,就是把骨灰送回中國,葬在燕京大學校園。但由於錯綜複雜的原因,這一願望一直未能實現。在早已成了北京大學校園的燕園,司徒雷登留下的建築仍在使用,但校園裡至今沒有一座司徒雷登的塑像,早年安葬於此的其妻墓地,也不知所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