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陷阱》:婚姻進入平淡期,面對親密關係該如何健康走下去?

前陣子看了一個新聞,說是疫情過後,很多地方預約離婚的人數暴漲。原因就是出在兩個人長時間呆在一起後,難免會出現矛盾,衝突。

以前,因為工作忙,沒有那麼多時間呆在一起,所以很多夫妻都會把矛盾自然而然規避掉。而疫情期間,兩個人一起相處,不能外出,這也就為兩人增添了很多矛盾的機會,一些平常沒空去理的小問題,也變成了大問題。

為什麼夫妻之間會無法長期共處呢?其實原因就出在我們不能正確來看待親密關係。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最重要的是能夠從中收穫成長、找到自我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如當初戀愛時一樣一方太過依賴另一方。如果能正確面對親密關係,也許再長久的相處都不是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在親密關係中收穫成長,如何讓我們曾為之幸福的親密關係獲得重生,就得提到我們今天要聊的這本《愛的陷阱》。

《愛的陷阱》:婚姻進入平淡期,面對親密關係該如何健康走下去?

《愛的陷阱》是由享譽國內外接納承諾療法培訓師路斯·哈里斯寫成。路斯·哈里斯是一位對生活、健康管理等懷有熱情的醫療工作者,他也曾在非洲等國家定期給心理學家、醫生等做壓力管理培訓。而且,他還研究了一套如何處理親密關係的理論-ACT理論,即接納承諾療法。這個理論也被應用在了這本《愛的陷阱》中。

這本《愛的陷阱》主要也是從親密關係出發,去探尋我們在與伴侶相處時,要如何度過迷茫、焦慮期,如何去化解矛盾、衝突,最後收穫幸福。

今天我將從三個點出發,來分析這本《愛的陷阱》是如何幫助伴侶之間化解危機,讓親密關係獲得重生的。

01

不執著於不可控的事物,學會放下,從探尋自我價值出發

當我們走進一段親密關係,通常會經歷一個熱戀期,隨著時間消逝,緊接著一切都會迴歸平淡。在這段平淡的時間裡,如何去處理好你與伴侶的關係,才最終決定了你們能否相處長久。而一段不成熟的關係,則常常會在雙方的抱怨、冷落、失望中,從而讓彼此漸行漸遠。

在《愛的陷阱》中,作者路斯·哈里斯提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專注於自我的價值行動,學會放下不可控的事物,從而最終告別僵化的關係。

那麼,什麼是價值行動?價值行動也就是你想做什麼,以及如何行動。也就是說,你的價值是關於你自己的,而不是你想從伴侶那裡得到什麼,比如需求、渴望等。

在毛姆的電影《面紗》裡,主人公吉蒂在迴歸婚姻後,一度與丈夫費恩陷入了冷戰中。在當時霍亂流行的時期,她一個人身處異鄉,可以說是極度空虛。而費恩為了報復她之前的婚外情,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醫學研究中間,對她很是冷淡。剛開始吉蒂特別想從費恩那找到一個突破口,她也想找人聊天,她跟費恩吵架,可結果兩人關係越來越糟。

後來,當吉蒂在異國他鄉看到人們在霍亂時所遭遇的痛苦、生離死別後,她意識到她要去做點什麼。她去修道院給孤兒上課,給他們談琴。也就在那時,她找到了自身的價值所在。而丈夫費恩也在那時發現了吉蒂的這種內在價值的體現,他們倆的關係也在那個時候開始漸漸有了好轉。

吉蒂與費恩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好的關於親密關係收穫轉機的例子。吉蒂也正是從自我價值出發,接著付出行動後,才讓關係有了轉機。回到這本《愛的陷阱》,我們發現,很多夫妻在進入婚姻後,都會執著於去管控對方,甚至是希望讓對方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做。可越是如此,伴侶與你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因為你把改變他人,從他人那得到需求和渴望放在了首要地位,這樣往往是得不償失的,很多矛盾也在此刻而爆發。如果你換一種方式,從自我價值出發,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去表達自我需求,勇敢地面對真實的自己,也許關係就會有不一樣的轉變。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我們都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了,那會不會讓人感覺只專注了自我,而沒考慮他人感受。

其實,這裡說的表達自我需求是要在尊重自我的基礎上也尊重他人,愛護他人的方式去探尋自我的價值。

《愛的陷阱》:婚姻進入平淡期,面對親密關係該如何健康走下去?


02

學會正確處理自己的感受,直面它,並馴服它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情形,一對夫妻吵架,兩個人一開始很憤怒,甚至會沮喪,痛苦。可吵的次數多了後,不少人則會採取迴避,冷處理,或習以為常的態度去處理。可結果卻是,伴侶越是這樣,兩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糟糕。

很顯然,當我們遇到類似情形時,通過迴避的方式而讓自己轉移注意力,收穫的也許只是短暫的放鬆,或是讓你短時間從痛苦中剝離出來。但時間一長,問題還是留在那裡,多數情況,還是會再次引發矛盾。這也是為什麼疫情期間,很多夫妻沒法長期共處一室的重要原因。

因為平時有問題就選擇逃避,或者乾脆任由其發展,而不去解決。這樣短時間麻煩是少了,也為自己埋下了一個隨時可能炸的炸彈。

迴避往往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在《愛的陷阱》中,作者路斯·哈里斯提到選擇接納和覺察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路斯·哈里斯提出,我們可以在保留情緒或感受的基礎上,學著給這些不好情緒騰出空間,直面它,而不是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那麼在接納和覺察中,我們可以分三步走。

《愛的陷阱》:婚姻進入平淡期,面對親密關係該如何健康走下去?


第一步:留意你的感受或情緒

可能很多人都出現過,情緒糟糕時,大腦容易陷入空白,甚至會自動按著之前的模式去迴避問題。這時,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留意自己的情緒,學著先處理情緒。

比如:你可以使用瑜伽的正念呼吸法緩和情緒,也可以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思想或想法,讓自己能夠放下有害情緒或感受。

這聽起來有點像阿Q精神,但實則很管用。這就像給自己樹立自信一樣,因為有了自信,所以你才會收穫自信。而把積極的東西留下。

第二步:不帶批判地承認你的感受

當我們留意到自己的感受時,就得學會承認這種感受,這也是你直面它的開始。

比如說:你跟伴侶吵架了,特別生氣,這時你會感到特別憤怒或失望

又比如說:當你遭遇打擊時,你會感受到自己很心情低落。

我們先需要承認自己的感受,真實地面對自己,而不是把情緒掩藏起來。可以用,我這是憤怒了,我這是心情低落了,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從批判的角度,去承認你的感受。比如:當你心情低落時,你會暗示自己這種感受讓你感到很害怕,甚至會心生恐懼。這樣就不利於你去真實面對自己,而很可能你會自然而然選擇避開它。

承認感受,其實就如你心底的陰影一樣,如果始終把它放在陰暗處,而不選擇把它釋放出來,你也就永遠都沒法面對它。而一旦你選擇真實、開放地面對,你也就可以坦誠來接受它,從而想辦法去戰勝它。

第三步:給自己的感受騰空間,接納它,並覺察它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稱為“踢貓效應”。也就是說,當你心情不好時,你會急著想把這些不好的情緒釋放出來,從而很快把壞情緒傳染給他人。比如:把它傳遞到你妻子身上,緊接著妻子因為受不了,又對孩子發洩一番,從而造成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踢貓效應”說白了,其實就是沒有給自己的感受騰空間造成的。因為你無法承受壓力,因此急於想把壞情緒趕走,最後也就造成了一個又一個惡性循環。這也成為了影響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壞情緒得到很好的處理,那就試著給它留空間。在《愛的陷阱》中,作者路斯·哈里斯提到了,你可以採取先放鬆呼吸,再做些積極的暗示,在深呼吸中,默唸如:”讓自己開放些、豁達些“,來提醒自己。

最後,你要做的只剩下覺察,此刻的你可以與外部世界鏈接開來,並帶上你的價值行動問自己:現在的你想做些什麼?如果想做什麼,不要猶豫,立即行動。現在你可以完全承認、接納你的感受了,可以說,你的感受與現在的你是交融在一起的,它們可以很好地相處,而不起衝突了。

如果你在親密關係中,有過這樣、那樣的不好的感受,你就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去應對。這時你會發現,當你可以誠實地面對自己後,伴侶存在的很多問題,你都可以坦誠跟她交流,而不再採用迴避的態度,從而讓她也陷入痛苦中了。

《愛的陷阱》:婚姻進入平淡期,面對親密關係該如何健康走下去?


03

積極、樂觀地全身心投入到親密關係中

每一段親密關係開始前,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想過要和伴侶好好度過一生的。只是當我們由熱戀進入到材米油鹽的生活後,我們的注意力往往就會轉移了。我們可能把精力用在了關注生活或孩子上面,而很少去關注自己的伴侶了,這也成為了伴侶間經常引發矛盾的原因。因為一方的忽視,最後兩個人越來越遠的情況不在少數。

那麼,當我們在做了很多努力,如文章前面提到的探尋自我價值,並付諸行動後。如果親密關係還是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全身心投入進去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好的親密關係,是應該凌駕於任何關係之上的。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收穫好的親密關係,你得把親密關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然後付出時間精力,去觀察、感知你身邊的伴侶。

在相處過程中,你就需要,全身心去專注對方的肢體語言、表情、情緒等。這個時候,最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帶有任何批判或評價。此時,你只是一個專注者,專注能夠讓你們雙方重新鏈接起來。更能讓伴侶感受到,他/她是被在乎的。

說完這麼多,我來總結一下,其實如何讓親密關係重生,體現在你的價值行動,體現在你是否可以接納,體現在你是否可以再次全身心投入到這段關係中間去。如果可以,那就勇敢去面對親密關係。

《愛的陷阱》:婚姻進入平淡期,面對親密關係該如何健康走下去?


寫在最後:

如果我們想創造一段美妙的親密關係,那每個人都應該如一座山。每座山本身都是獨立完整和自成一體的,但當它遇到另一座山,他們就構成了新的事物:一座山谷。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就如兩座高聳的山峰間鑲嵌著的壯麗山谷一樣,山谷中生命的河流在自由奔放地流淌。每座山峰都不要要對方,然而他們的彼此連接創造了一個充滿自然奇觀的富饒山谷。--《愛的陷阱》

看完這段話後,也許你對親密關係有了更清晰的瞭解。如果你想在親密關係出現困惑時選擇留下來,直面問題,那麼也許重新審視自己,探尋自我的價值所在,不存執念,把愛落到行動上,才是你們關係收穫新生的開始。這樣的你,才會在親密關係中收穫成長,快樂與自信。

最後,有一句話想對你說,如果你學會了如何處理親密關係,即使有一天你因為伴侶的原因選擇離開,那麼也有很大可能在另一個地方收穫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