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防蓝光话题已经渗透我们的生活,

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关键性问题。

而充满了蓝光的“可爱魔鬼”——电子产品们,

在家隔离期间我们需要用它娱乐学习,

上班上学后我们更是需要用它工作升级。


到底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 蓝光是什么 」

正常情况下,人体视网膜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可见光又称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合成,“蓝光”是可见光中能量最高的紫色和蓝色部分,波长在380-500纳米范围内,学名高能可见光(High Energy Visible Light, HEV)。


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由于不同的文献对波长范围的定义不同,所以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好像很多科普文章中的具体范围不一致就是这个原因啦!而依据我们上一期提到的蓝光“新国标”中对蓝光检测的范围是358-505nm。


「 蓝光在哪里 」

蓝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来自阳光、LED灯、手机、平板、电视机、电脑等各种电子屏幕。而现代社会,为了使电子屏幕更白、更亮,许多LED、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背景光(人造光源)中保留了大量的蓝光,2018年《国民手机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中显示,由于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不良使用习惯等原因,我国有逾6亿人近视,长期如此儿童、成人、老人的用眼问题不容忽视。


「 蓝光的危害 」

我们常听到的防蓝光中的“蓝光”其实指的是400-450nm的高能短波蓝光

,这部分蓝光波长较短,但是能量高,穿透力强。它能直接穿透角膜、晶体直达视网膜,给视网膜造成伤害


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实验研究]

2014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与温州医科大学联合开展了一项关于蓝光对视网膜损伤的研究。研究发现,当蓝光照度超过1500lx(lx勒克斯,照度单位),直接照射视网膜细胞超过3小时,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蓝光是会对视网膜造成一定伤害。


如果说对视网膜造成一定伤害,这样的描述,你觉得太空泛了,那么由蓝光所引起的眩光、色觉偏差、视疲劳等感受,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


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实验研究]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对 600 个健康成年人开展了 LED 蓝光与视疲劳相关的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导致人眼出现色觉偏差的基础上,比起不屏蔽蓝光组,屏蔽部分蓝光的受试组视疲劳程度低大约 21%。


「 蓝光的益处也不能忽视 」

蓝光这么恐怖,那么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的蓝光都是有害的吗?我们都要小心吗?NO,不是的,蓝光其实也有有益的一面,蓝光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波长470-500nm的蓝光有一种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睡眠、情绪、记忆力等都与之相关,对人体反而是有益的。奥地利的一位设计师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反其道设计了一个“神器”Pocket Sky,使用柔和的蓝光来抑制褪黑素的产生,从而让你保持清醒。


什么是蓝光?蓝光防?不防?

划重点:蓝光必须一分为二看待,防蓝光要做到滤减有害蓝光,适当通过有益蓝光。


「 科学防蓝光 」

目前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品类繁多,很多产品为了突出防蓝光效果,蓝光阻隔率竟然高达80%-90%,其实这种高阻隔率不仅容易造成色偏,更容易让眼睛产生疲劳,造成视力下降,起到

反效果


连山科学防蓝光眼镜,只过滤对视网膜有害的蓝光,释放有益蓝光,通过添加防蓝光因子保证镜片的高透光率,还原如裸眼般的真实色彩,真正做到科学防蓝光、护眼不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