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古人常说"三不朽",即一个人可以立德、立功、立言。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三点的只有三个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曾国藩总结一生,写成家书告诫子女,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这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也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根本。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人败皆因懒。

成由勤俭败由奢。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众所周知早年的曾国藩不是很聪明,都可以说有点愚钝了,科举接连失败。在一次乡试中,甚至被湖南学政当众羞辱,他屡试不第,考了足足七次才成为秀才,可谓命途多舛。智力不如别人,就只能一点点努力,进步一点是一点,他时刻检省自己,书本不舍,日课不辍,坚持了几十年。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曾国藩对自己儿子说:"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困境之中,勤奋刻苦,一步步走,慢慢熬过去,自然可以不断精进!不仅对自己如此,曾国藩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是这样。所有的曾氏子孙必须自己洒扫庭院,从小杜绝他们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事败皆因傲

《易经》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全吉,无不利。外有人,天外有天。一个人必须保持敬畏,才能规避祸患。曾国藩平叛有功,升任二品大员。但是他却没有把自己的蓝轿子换成高级官员的绿轿子。出行仪仗,一切从简。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他不敢居功,反而让弟弟辞职回家。自己主动裁撤湘军,低调谦逊。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满招损,谦受益。唯有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才能有福气,人生才能顺遂。唯有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人生才能不断进步。在满朝文武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时候,曾国藩没有傲慢自大,他虚心学习西方的数理化,积极兴办洋务,为清朝中兴做出巨大贡献。万事万物都在不断更新迭代,时刻省察自己,不断改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家败皆因奢

司马光说:奢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一个人,一个家庭,一旦挥霍无度,不懂节俭,那么就离祸患不远了。曾国藩虽为晚清重臣,仍以廉立身,以俭持家。他说:在曾国藩的家训中,"穷"是"善身"之道。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家里一旦养成骄奢的恶习,子女也会效仿,最终家庭就会走向败亡。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曾国藩在为人之道真的可以成为千古第一人,虽然不是聪明绝顶,但是他肯用心,他曾经说过他的成功离不开《智囊全集》,可以这么说把,《智囊全集》是曾国藩智慧的源泉,是他智慧的开始。曾国藩白天当朝为官,晚上夜品《智囊》,曾国藩就是从这本书中汲取到了知识,成为千古圣人,智慧便是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你没有成为圣人就是因为缺少了智慧。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智囊全集》这本书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前起先秦,后至明代,集合了历朝历代1238则智慧故事,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也涉及广泛,同时也不乏小人物之间的奇巧智慧。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清代才子纪晓岚不仅熟读此书,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每每机智过人、妙语连珠。曾国藩自己曾说:"每当夜深入静时,翻翻此书,细细品味。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而在当代,万达总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会发表年度工作报告,每次在报告中他都会推荐一本书给员工,推荐过的书单里便有这部《智囊全集》。我看过的版本是白话文的,因为文言文属实太难读懂了。下面这两册就是我读的那种,全片白话文,而且只要79,连一顿火锅钱都不够,属实很实惠啊!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看透现实

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