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眼下三月正是春暖花開之際,如果你去菜市會發現,菜市的“春天”早已到來。新鮮脆嫩的綠葉蔬菜、不管你叫不叫得出名字,青翠的“春菜”已經大把上市。

香椿、蕨菜等時令野菜“爬”上了市民的餐桌,也在春天迎來了“巔峰時刻”。炸香椿魚兒、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生機的美味,讓人慾罷不能。

舌尖上的美味可能讓你過敏

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然而這樣的美味,卻讓有些人很受傷。5歲的天天,前天在奶奶家吃飯,奶奶特意給天天做了香椿煎蛋。結果吃後當晚,天天口唇麻木,全身劇烈瘙癢,出現皮疹,爺爺奶奶趕緊帶天天到醫院掛急診。經診斷天天過敏了,造成過敏的元兇是香椿。

醫生表示,天天對香椿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係。其實,除了香椿頭外,日常餐桌上的一些野菜,也容易引起一些人過敏,有的還會誘發日光性皮炎。

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為啥有些孩子會發生過敏現象

隨著過敏類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過敏性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人體免疫系統在接觸到來自空氣、水源、接觸物或食物中天然無害物質時出現的過度反應。嬰幼兒過敏的發病率可達20%。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期會發生過敏。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施嬰嬰主任表示,導致寶寶過敏的諸多因素中,遺傳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如果父母一方有過敏史,寶寶發生過敏的風險增加至20%-40%,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史,寶寶發生過敏的風險高達60%-80%。

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另外,寶寶自身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佔很大一部分;其表現為,寶寶腸道屏障和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容易被過敏原鑽空子;另外,剖宮產也是引發過敏的原因,大量臨床研究表明,對於無家族過敏史的剖宮產兒,其過敏風險增加23%。

對於其他環境因素中,準媽咪在孕期接觸二手菸、服用導致過敏的藥物、接觸花粉、食用易於發生過敏的食物等等,寶寶出生後過早用普通完整蛋白配方奶粉餵養、過早添加容易發生過敏的食物、吸入二手菸、接觸環境中塵蟎等致敏物質等都可能引發過敏。

過敏的歷程從嬰幼兒時期開始,不同年齡階段表現為不同症狀,溼疹、持續腹瀉便秘、過敏性鼻炎、哮喘、營養不良、影響睡眠,寶寶承受著消化系統、皮膚、呼吸系統疾病的痛苦。如果你家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可以通過預防手段來改善孩子過敏的發生。

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預防過敏,這些正確姿勢要GET

遠離過敏原

在日常生活中,淨化寶寶生活環境,遠離二手菸、揚塵、花粉、樹粉等過敏因子,寶寶的衣物要選擇純棉製品,減少化纖和羊毛織物的刺激。

塵蟎也是引發過敏的元兇,家中環境應儘量保持無塵蟎狀態。定期將寶寶寢具、玩具等進行高溫清洗殺菌,並在陽光下暴曬。不要讓寶寶接觸太過刺鼻的氣味或空氣。

重視日常護理

媽咪們給寶寶選擇洗護用品時,儘量使用不含皂基、香料、酒精、致敏防腐劑的嬰兒專用洗護用品。洗澡水溫控制在32-34℃,洗澡10分鐘左右即可。

寶寶發生過敏,要注意皮膚屏障的修護。在專業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規律性使用皮膚溼潤產品可減少復發次數和激素的用量,減輕副作用。

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飲食要清淡

寶寶輔食添加初期,從鐵強化的米粉開始。推遲過敏類食物攝入,常見易過敏食物有雞蛋、花生、魚、小麥、燕麥、大豆。寶貝皮膚過敏期間,少食魚、蝦、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同時,避免過量進食,減少鹽糖攝入。

家長們給孩子適當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補充乳清蛋白,其中的主要成分乳鐵蛋白和益生菌協同作用,為健康築起一道“安全防線”。

及時看醫生

一旦寶寶出現鼻癢、咳嗽、皮疹等症狀,應儘快就醫,切莫自己私自服用藥物,更不要自己亂用外用藥膏。媽咪給寶寶要在專業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在過敏發生期間,要注意給寶寶洗澡水溫不宜過高,避免使用鹼性過高的沐浴產品。寶寶衣物儘量穿純棉衣物,以寬鬆為主,腰帶不要過緊,以免皮膚受壓迫。

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家中要整潔

媽咪要經常給寶貝換洗衣服,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床上用品貼身衣物,要經常把拿到太陽光底下暴曬,另外,保持家中乾淨整潔對寶貝預防過敏的發生有著重要的作用。

適時開窗通風,室外的清新空氣可以進入室內,保持屋裡空氣流通,空氣中的微生物得到稀釋、清除,就可以避免呼吸汙濁的空氣,預防寶貝過敏的發生,維護健康。

愛吃香椿的人迎來“巔峰時刻”,可是有人卻因此過敏……怎麼破?

日常多注意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特別適合帶寶寶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但是眼下還不是出門的好時機,我們要繼續聽從專家的號召,耐心地待在家裡。

寶貝在家中鍛鍊身體,適當進行一些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寶寶居家鍛鍊時,一定要注意鍛鍊強度,不宜進行強度過大的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