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注:本文適合健身教練、資深健身愛好者。零基礎健身者請在教練指導下進行。

開門見山的說,在現實中並沒有那麼多的人骨盆前傾,如果僅僅依靠腰椎曲度變大或者髂腰肌緊張來判斷骨盆的狀態,可能你會得到一個錯誤的答案,因為在工作中我經常會發現有些客戶骨盆後傾也會有腰椎曲度變大,終其所以,是你需要把您的身體當成一個整體去看待,您不是一臺機械,可以分成一個個零件,您是一個活物,是每一條筋膜鏈環環相扣的人,如果在你想通過訓練解決假胯寬,膝超伸,大腿前側過粗,臀部太扁,膝關節疼痛,由於精準評估邏輯性很強,接下來請喝杯咖啡,仔細看~

我們來看看骨盆帶評估的先驅,最先提出骨盆前傾是布拉格學院的Janda教授在1987年提出的下交叉綜合徵,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這在當時的功能醫學上可以說是開天闢地,後人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斷髮展,知道了訓練矯正中還需要有關節的聯動,重視呼吸與重心,衍生出瞭解剖列車,sfma等等技術體系,所以當技術發展到今天,我在工作中我會發生很多假的骨盆前傾,有不少誤診的案例。因為柏齡公眾號的文章《骨盆前傾的自我測試和糾正的方法》已經寫的非常好,所以接下來我不會單獨的講解肌肉,而是通過整體觀寫出日常中容易遺漏的自我評估與訓練。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首先我們要找到兩個骨性標識,也就是左右的髂前上棘與恥骨,這三個點構成了一個平面, 在人的中立位中,這個平面應該和地面是垂直關係,常見的評估中認為髂前上棘跑到恥骨的前面去了就是骨盆前傾。但這種判斷有點「粗放」。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這種判斷其實可以再次細分,我們分幾點說明:

1. 需要站立位與跪位分別測量,有的人是站立位是髂前上棘跑到恥骨的前面,但在跪立位的時候這個平面又和地面垂直了,那問題不出在骨盆,而是出現在了膝關節和足踝,這也是在傳統評估中常常忽視的一點,我們忘記了人是活的,在每個體態下我們關節的狀態是不同的。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除了站立位,還需要跪立位查看骨盆狀態

如果你跪著的時候骨盆是正常的,那麼你解決你體態最快的辦法是鬆解膕肌與加強足踝的控制,膕肌的鬆解可以在坐位下固定大腿做小腿的內旋與外旋。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關於足踝的控制可以查看《如何高效瘦腿》一文。

2. 前傾不常見,骨盆前移非常常見,這是下腹部贅肉和膝超伸的元兇。如何看你有沒有骨盆前移呢?可以找本書在一個放鬆的狀態下做個託舉的動作,感覺一下自己在上舉的過程中會不會存在骨盆往前的趨勢,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如果有,可能你的下腹部贅肉是假的,骨盆前移是真的。當你骨盆前移時,身體為了不讓你往前摔倒,膝蓋會自動鎖死,控制住下肢的穩定,所以如果你有膝超伸時,最快的方法應該是控制讓骨盆往後,調整重心


3.需要把主動運動檢測與被動運動檢測分開。

比如需要查看仰臥狀態髖關節屈曲能力,正常人的髖關節屈曲能力是135度左右,但當骨盆前傾時由於屈髖肌緊張,在運動中髖關節就無法爆發出強大的力量——這一點你可以這麼理解,大家都做過託臂彎舉和直臂彎舉吧?會發現直臂彎舉的重量明顯比託臂的大,這就是因為肱二頭肌提前收縮變緊張了,我們人身上所有的肌肉都是這樣,只有在合理的狀態下它才有真正的力量。我們在這裡就需要去尋找更深層次的原因,如下圖,主動的收縮不足代表著你髂腰肌力量不足了,被動的收縮不足代表著後側臀肌的過緊,需要拉伸。分析的越清楚,你在訓練中走的彎路就越少。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1.前傾前移的糾正中容易被忽略的激活——胸椎的旋轉。

你會發現我們人類日常行走邁右腳的時候出左手,也就是我們的骨盆在每時每刻的前傾後傾時還會帶著上半身的旋轉,在解剖列車的螺旋線也會看到骨盆與胸廓之間被十字相連,在成人中,肌肉的失衡幾乎都是從骨盆遠端開始,如果想快點讓骨盆回到中立位,比如偉大的拉伸和一些揮拍類運動必不可少。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2.在體態糾正中永遠不要忘記動作模式的建立。其實不管是骨盆的後傾前傾也好,還是側傾前移也好,只代表了一件事,你無法在運動中維持你的中立位,這種情況我都是建議先用俯臥位或者仰臥位來進行糾正訓練,動作不容易變形,比如下圖的這個動作,動作模式類似分腿蹲,但在床上你無法骨盆前傾,這樣的練習訓練個幾次大腦就會記住骨盆的中立位在哪了。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我們對於美的追求是永恆的話題,特別是夏天的臨近,我們對身材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很多人體脂很低了,但身體的中段的形態就是好看不起來,問題就是在骨盆上,當我們骨盆前傾時,無法避免的就會有大腿的內旋(也就是假胯寬),前面也說一前傾屈髖就無力,那我們還要走路啊,怎麼辦?大腿就會來幫忙,久而久之大腿前面就又粗又寬了,而屈髖肌群又和屁股是好朋友,屈髖無力屁股也會跟著一起癟下來。如何少走彎路呢?就需要你把上面的評估好好的測試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不管什麼體位骨盆都不在中立位呀,做深蹲屁股總是找不到感覺啊,有了針對性的評估再進行訓練,相信大家都會進步的非常快,加油!

其實在現代生活中,因為長時間久坐,骨盆的受限太普遍了,但骨盆又是我們身體承上啟下的一個關節,它的受限導致的腰痛膝痛影響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所以在這裡寫了幾點大家可能忽略的點,希望大家有一個自由的髖關節,越練越健康!越練越美麗!

作者:陳德聖,國家衛計委認證康復治療師。靈活應用SFMA,DNS,ANRM,歐洲筋膜整復等多項技術整體評估與治療身體功能障礙。相信無痛治療,相信以人為本的功能醫學,相信我們的身體值得被溫柔以待。


(本文完)

最後,再次向大家推薦我新出版的兩本《量化健身》,作為一個標準化健身產品的嘗試,我相信這兩本書會系統性重建你對訓練的認知(所有網店和線下書店均有銷售)。

你真的有骨盆前傾嗎:整體視角下的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