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庄子》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

醉墨客


它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解释。

其一,就是网络上可以查询得到的,大意为:大智慧的人豁达,小聪明的人计较,大道之言光芒火势,小道之言琐碎无终。在此小可不做赘述。单说第二种解释。

大知之所以闲闲,是因为物质充足,或因博学而志向高远。而小知间间,是因为物资匮乏,在我们眼中的斤斤计较,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我们看不上的这些斤斤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

因为少,所以在乎!

因为缺,所以斤斤计较!

同理,所谓大言,往往空洞无根,浮虚美幻,不着实处,空空地画一张香香的大饼,自然让人感觉光芒四射,热力冲天。

但小言的琐碎的其实才是务实之道,落在实处,落在具体的衣食往行,柴米油盐里,总比落在子曰诗云上更有责任感。

可是世间的人们却并不如此看,他们需要角度,需要速度,需要成绩,需要小知无条件地信任他们

所谓大言,就是蓝图,就是希望,就是未来。或者可以理解为空中的楼阁

所谓小言,就是当下,就是现在,就是目前,或者可以理解为执行的细则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要大言,我只要小言,我只要有学上,有书读,有病看,有房住,家里的牛丢了衙役可以在第二天找回来,我和地主的纠纷知县可以秉公而判,邻居张三欠我的三吊钱可以在今天晚上给我送来。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大知可以了解可以尊重农民对于一亩三分地还是四分地的苛刻,同样也不能要求一个月只有一吊钱的老百姓不要去斤斤计较。

只有小知的间间,才能喂养出大知的闲闲。


亦有所思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庄子》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话? 本段话出自《庄子•齐物论》。我们要真实的理解这段话,就要从两方面入手可能更能接近这段话的本意。一个是从作者一贯的主张,一个就是字面本意。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忠实的实践者。所以在他的人生理想里,一定是主次分明,有舍有得,追求“道”而孜孜不舍。道就是大,非道就是小。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而顺乎天道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不违逆最高的道理。而至于其他琐碎的事项并不去执着不放。

闲闲本意就是门框或者门栅栏,间间就是门缝;炎炎,炎字有两个火,也有三个火的炎字,说明光彩夺目,日月辉映,而詹詹就是语句繁赘、罗嗦。

综合起来这段话大约的意思也许就是:有大智慧人的恰如能抓到问题的主旨,看到事物的全貌的人。不偏废不偏执,反而没有错漏,并且从容自在。有小智慧的人犹如门缝里看物,过于细密,反而失去窥视全貌的可能,过于局限于局部和细节,而不能全局明朗。有大智慧的言论,就如同日月一样光耀大地,让人一下清醒明白,犹如醍醐灌顶,画龙点睛;而小智慧的言论,犹如走在迷宫的蚂蚁,回还往复、累赘繁杂,却让人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如果用现实一点的语言去总结:两害相搅,取其轻;两利相搅,取其重。或者可以符合这段话的结果,却又完全能解释它的真意。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捡拾然后放下的过程,对于智者来说,放下后剩余的多数都是精华。很多时候,你得到什么和失去什么,都在你的一念之间。智慧就在这一得一失之间吧。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或能给友友一点启示,把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能更珍惜和明了,那么也就是我的一点初衷。

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和转发。谢谢!


晨曦小荷


《庄子》是对道家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01 具体出处

语出《庄子·内篇·齐物论》。内篇现在认为就是由庄子本人撰写的,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齐一的。


02 正确理解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意思是大智广博,小智琐细;大言气焰凌人,小言喋喋不休。闲闲,广博的样子。间间( jiàn ),琐细分别的样子。炎炎,火势猛烈,形容说话盛气凌人。詹詹,喋喋不休,说个不停。


春秋战国,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并起,相互攻伐。井田制崩毁,铁器牛耕出现。教育下移,原本不会读书认字的人学会了读书认字,对周围世界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著书立说,久而久之,诸子百家形成。各家各执一说,互相攻讦,都认为自家学说是真理。说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上面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了。庄子认为这些都没有意义,不如等待事物暴露本性,无为。


诸子百家争鸣是有意义的,理越辩越明,人虽然对客观世界的评判标准不同,但人是可以认识客观世界的。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保身全形,认为儒家那些礼仪道德虚伪至极,儒家认为有时候可以为了道义可以放弃生命,这就是舍生取义。综合两家,可得到正确结论,平时应该注意养生,修身养性,以终天年,但人终究不是纯粹趋利避害的动物,遇到义不容辞的事情,应该挺身而出,虽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儒家重礼仪制度,法家重刑律,不信重儒家的东西。综合两家,一方面宜重礼仪道德,宣化教育,一方面应修治法律,严防作恶之人。


我是含笑小友,专注于古代文化和阅读分享,欢迎【关注】!




含笑君


《庄子》中的这句话: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大概的意思为:那些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的态度,那些小有才气的人,却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选择斤斤计较。那些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往往如燎原的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往往是琐琐碎碎的废话连篇。

那么这句话到底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我们又怎么去理解它呢?首先那些聪明的人往往是表现出豁达大度的模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而那些持才傲物的人往往会因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

只要你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而且是有理有据的,即使你没有刻意去传播你的说辞,别人也会主动帮你说话,这就是公道自在人心。相反那些只是耍小聪明的伎俩,即使能骗得了别人一时,最早也会被人们发现它只是无用的废话。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心胸豁达的人比那些信心胸狭窄的人更加容易令人信服。对人也应该真心实意,不要耍小聪明,因为别人也不是傻子,即使骗得了一时,最终却失去别人的信任,怎样就得不偿失了。


妙哉书道


在读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句话的时候,我第一个联想到的诗句就是“观棋不语真君子”,然后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其实这三者具体所说的并非是同一个现象,但撇开现象看本质,大鱼感觉这根本就是在说同一件事,那就是都有一种坦坦荡荡和琐琐碎碎相对比的既视感。

庄子的这句话同样出自于《齐物论》,字面翻译还是比较简单的:

大智慧都总是广阔豁达的,小聪明总是斤斤计较(明察细别);合于大道的言论总是气焰胜人的,拘泥智巧的言论总是琐琐碎碎,没完没了。知道了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后,我想就有人能体会到为什么我会将此和观棋不语、君子小人这两句话联系在一起了。

大知小知,大言小言,闲闲间间,炎炎詹詹,这四组词语本来就有相对的意思,这是老子和庄子等人比较惯用的比较方式,举例事物的两面性,或者是多面性,大鱼建议道友翻看《庄子.齐物论》原文,其实这句话所属的一大段几乎都是在例举实例。

为什么会出现大知小知,大言小言的这种现象呢?

同是一般人,生在天地间,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在《齐物论》的阐述中,庄子已经给出我们答案了。

《齐物论》开篇就是在谈论风,他将自然的风发出的声音叫做地籁,人创造的“言”叫做人籁,地籁和人籁合在一起成为天籁。人籁是有非常大的局限的,因为人的思想、认识都是有局限的,我们会给诸多事物加上是非、对错、好坏等等的标签,且会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这些标签也是在不断变化,这是独一份的、属于人间的声音。与人籁相比,地籁天籁就客观多了,它们没有这些人为的标准,只是由己而发,自然而成。正是因为上面所说的这种人的“言”,以及它所附带的“局限”属性,造成了后来这种嘈嘈杂杂的声音。

我们很容易片面的认同自己的观点,小到家长里短琐碎事务,大到学派纷争,哪一个不是因为某一部分人的主观认为造成了不间歇的争执?没错,庄子本身对于所谓如墨就某些观点的各持己见觉得甚是无聊,认为造成这种局面完全是因为人的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论》

大知小知、大言小言的现象本质是什么呢?

大知小知所展现出来的现象本质,其实就是一个高度的问题,或者另一个更时髦的词,维度,关于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种大概提到一些。

地籁,以至于天籁,是没有人的思想认知的局限的,到达了“道”的层次就更没有这层阻碍了。所以,人越接近天地,越是遵循自然道法,高度就会越高,视野就会越宽广,就如攀登者,越往高处,山脚的一切最终会变成蝼蚁,甚至消失,人在山顶看到的是更广阔的天地;同理,视野越小,高度越低,那你入眼入耳入心的越是脚下的琐碎。

人和人不同,有的人精神层次高,有的人相对较低,这两者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越是处于高处的人,距离真理更近一些,针对同样事物,视角也就更开阔,他们的思考也就更接近真相。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齐物论》

除此之外,这还会直接造就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容量。当一个人的思辨超越了问题的高度时,那他所面临的冲突和矛盾自然也会跟着提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普通人看一张纸,我们看到的就是这张纸的色彩、厚度、形状等属性,但是同样一张纸让一个相关方面的科学家来看,除了普通人所看到的之外,他还会考虑这张纸色彩后面的波长、成分组成、受力程度等等。很显然,后者比前者拥有更大的知识储量,所以在你还在纠结纸张的颜色的时候,科学家却在考虑怎么更大可能的实现它的更多价值,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思考。所以,在你还在为一些生活琐碎斤斤计较,无法释怀的时候,有些人却从未为你所谓的“过不去”奉献一个眼神,因为对方心中有更有价值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做一个精神世界的攀登者

为什么生活中总是琐碎不断,为什么总是陷入斤斤计较之中?因为我们的高度不够高,因为我们的心胸容量太小,一点点事情就占满了我们的生活和大脑,哪还有空间去思考大知大言的事情?

诗云“高处不胜寒”,但是在精神世界中,越往高处的人,他的世界应该越是平和的,他看到的景色越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要时常空空我们的脑子,把那些琐琐碎碎、斤斤计较的事情倒一倒,多装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进去,也要多往高处爬一爬,只有如此,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不是吗?


古代哲学思考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智广博,小智精细,大言气焰淩人,小言则论辨不休,他们睡觉的时候精䘥交错,醒来的的时候形体不宁,和外界交接相应,整天勾心斗角,有的出言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用词机谨严密,小的惧怕惴惴不安,大的惊恐失魂落魄,他们发言就象放出利箭一般,专心窥伺别人的是非來攻击,他们不发言就象咒过誓一样,默默不语地等待致胜的机会,他们的衰败如同秋冬景物凋零,这说明他们日益消毁,他们沉溺于所作所为当中,无法使他们疢复到原来的情状,他们心灵闭塞好象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老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俱,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象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又象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日夜在心中交侵不已,但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旦烧悟到这些情态发生的道理,就可以明白这些情态所以发生的根由了吧!


秋阁一凭栏


先一个个词来剖析一一

大知:堪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

闲闲:人虽豁达开朗,但却自以为是,

甚至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小知:指怀有小才,也有微善。

间间:有点斤斤计较,唯利是图。

大言:伶牙利齿,能言善辩。

詹詹:指唠叨,琐碎罗哩八嗦。

一言以蔽之,大知者“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丧尽还复来”。故物丰利厚,恒无

匮乏。而小有学问的一般市民,就只好

斤斤计较,有点势利眼,缠算着过日子。


广法居士


“大知闲闲”

闲:限制、约束、防止

闲:空虚、安静、无事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懂得防范于未然,故而总是显得安闲自在。

老子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中庸》云:“君子居易以侍命”

佛曰“菩萨畏因”

“小知间间”

间:隔开、参与、拔除、非难

间:间或,断断续续

爱逞能、爱表现小聪明的人,要不断应对间或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故而总是招致失败和非难。

老子曰:“执则失之,为则败之”

《中庸》云:“小人行险以曒幸”

佛曰“众生畏果”!


淡漠千里1


言与行是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主体活动的两种方式,而语言又是与人沟通交流的最直接方法。但是,生活中总有人自我感觉良好,稍微有点学识,坐下来就是整个世界都是他的。处事上,一点亏吃不得,只想赢,不能输,又喜欢斤斤计较,还乐此不疲。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让人异常的反感。




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庄子是谁?

庄子(本名庄周,生卒年不详),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中代表作品是《庄子》。

先来看看它的出处

这句话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内篇·齐物论》。

什么是齐物论?

“齐物论”:它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

闲闲:指的是广博豁达的样子。

间间读(jiàn):这里是“间”的古体,现在简作“间”,“闲闲”即间间,明察细别的样子。

炎炎:猛烈的意思,这里借猛火炎燎之势,比喻说话时气焰盛人。

詹詹:这里是说言语琐碎,一直说个没完。

译文:这里说的是最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总是一种豁达大度之态;那些只是小有才气的人,总喜欢因为一些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那种合乎大道的言论,它的形势就如燎原烈火一样,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种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听了让人觉得反感。





总结

这四句话,用16个字告诉我们, 是非以不辩的选择是一种解脱,就像利刃一样用糜套得以藏锋。而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会让自己的思想深度的被过多的饶舌所遮蔽。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如果开口说话有的时候是一种机智,那么在适当的时间地选择沉默则是一种更加睿智的成熟。

我们用两年半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真正有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会通过多说话以显示自己。行胜于言,言胜永远抵不过行动换来的信服。学会察言观色才能抓住一些翻身的机会,说得多不如一针见血的总结到位来得好,做人要有大智慧!


芷兰小时光


《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总的意思就是夸大口的言论非常猛烈。比喻过高估计自己,渺视别人。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我们要真实的理解这段话,就要从两方面入手可能更能接近这段话的本意。一个是从作者一贯的主张,一个就是字面本意。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忠实的实践者。所以在他的人生理想里,一定是主次分明,有舍有得,追求“道”而孜孜不舍。道就是大,非道就是小。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而顺乎天道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不违逆最高的道理。而至于其他琐碎的事项并不去执着不放。闲闲本意就是门框或者门栅栏,间间就是门缝;炎炎,炎字有两个火,也有三个火的炎字,说明光彩夺目,日月辉映,而詹詹就是语句繁赘、罗嗦。


综合起来这段话大约的意思也许就是:有大智慧人的恰如能抓到问题的主旨,看到事物的全貌的人。不偏废不偏执,反而没有错漏,并且从容自在。有小智慧的人犹如门缝里看物,过于细密,反而失去窥视全貌的可能,过于局限于局部和细节,而不能全局明朗。有大智慧的言论,就如同日月一样光耀大地,让人一下清醒明白,犹如醍醐灌顶,画龙点睛;而小智慧的言论,犹如走在迷宫的蚂蚁,回还往复、累赘繁杂,却让人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如果用现实一点的语言去总结:两害相搅,取其轻;两利相搅,取其重。或者可以符合这段话的结果,却又完全能解释它的真意。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捡拾然后放下的过程,对于智者来说,放下后剩余的多数都是精华。很多时候,你得到什么和失去什么,都在你的一念之间。智慧就在这一得一失之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