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我年轻,抵抗力强,让我先上。”这是我们在这次疫情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本来还是孩子的“95后”,在疫情中迅速成长,独当一面。他们是医学研究生、是医生、是退伍军人、是社区干部……是年轻的他们,让我们心中有了“定海神针”。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今年25岁的朱超是一名医学在读研究生,回到安徽省五河县朱顶镇坪上村老家过年的他发现农村人对新冠肺炎疫情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防护。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朱超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每天在广播里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图为1月30日,朱超通过广播向村民宣传疫情信息。(李向前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除了通过广播宣传,朱超还挨家挨户的跑。为了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他放弃了休假期间的活动,能劝说一个就劝说一个,能阻止一个人就阻止一个人。在他的坚持下,大多数村民都意识到了防护的重要性。图为1月30日,朱超市场向经营户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李向前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今年25岁的陆江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为防控疫情需要,金秀瑶族自治县在与邻市道路的进出口设置了7个交通检测站,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大批医护人员、公安交警、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主动请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陆江敏就是其中之一。图为2月4日,陆江敏为进入金秀境内的司乘人员检测体温。(高如金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陆江敏所处的是离县城最远的防控一线,由于检测点离县城比较远,为便于开展工作,她和同事及值班人员一起食宿在检测站,每班一个星期,坚守一线甘当人民群众的"防火墙"。图为2月4日,陆江敏交班后在临时住所里吃夜宵。(高如金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今年25岁的退伍军人潘秦是安徽省肥西县紫蓬镇燎原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一名党员志愿者。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潘秦主动申请加入家乡的"党员先锋岗",每天驱车从合肥市高新区的家里来到乡村,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图为2月13日,潘秦在肥西县紫蓬镇燎原社区村口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徐勇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潘秦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村口执勤为来往村民测量体温,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帮助困难家庭进行居家消毒,用青春力量抗击疫情,守护村民的平安。图为2月13日,潘秦(右)在肥西县紫蓬镇燎原社区帮助困难家庭进行居家消毒。(徐勇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今年24岁的霍永琴是重庆市綦江区篆塘镇群乐村党总支书记,从大年初一开始,霍永琴和同事们就一直战斗在基层一线,开展人员排查登记、防控措施落实和防疫宣传引导等工作。图为2月12日,霍永琴在村办公室整理入户排查材料。(王京华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为了把底数情况掌握清楚,在前期摸排工作中,每天早上天刚亮,霍永琴和驻村干部、两委成员们就开始挨家入户排查宣传。那段时间,霍永琴每天步行2、3万步是常态,共走访了251户561人,排查出需居家隔离观察人员6户共36人。图为2月12日,霍永琴带着小喇叭向村民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王京华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今年24岁的刘成是湖北省武汉铁路公安处武昌车站派出所民警,离汉通道关闭以来,他一直坚守在此。96年出生的他,已经成为战斗在武昌火车站疫情防控一线的主力军,值班、巡逻、消毒打扫、抢运物资,他用工作填满了每一天。图为2月5日,刘成向党支部写下请战书,表达了冲锋在“疫”线的决心和愿望。(朱婷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客运停了,货运却更加活跃,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物资在这里聚集,除去整列物资列车在货场卸载,90%以上零散捐赠的援助物资都在这里卸货。“物资转运得越快越安全,前方被救治人员的生存几率就会越大”,这是刘成和他的战友们一直秉持的信念,武昌车站派出所在岗民警24小时值守,遇有停靠卸货的列车,都会全力保障物资安全。图为2月24日,刘成(左一)和同事加强重点场所的值守看护。(周磊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身着防护服刘成每日完成对行包房消防、秩序、物资安全和车辆进出的排查工作,“白衣天使守护着病人,人民警察守护着他们,我们共同守护武汉”,虽然做着不同的事,但都同处一个战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图为2月24日,武昌火车站,刘成(右一)和同事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周磊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今年23岁的李晓洁是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呼图壁镇阿同汗社区的一名社区干部,自疫情防控以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搜集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帮助居民购电、买水、买菜等等,成为了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图为2月28日,李晓洁(右)在五洋小区里用小喇叭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陶维明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疫情不能隔断人情,在走访过程中,李晓洁往往会多问一些,多了解一些,时时刻刻为不方便的群众解决困难。图为2月28日,李晓洁在该县五洋小区82岁独居老人董秀桂家中,了解老人生活和身体状况,向老人介绍服药注意事项。(陶维明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今年25岁的刘婧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医院普外科的一名护士,新冠疫情发生后,刘婧主动申请到发热病区工作,并在2月初赴定点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支援工作,完成工作任务后返回宣化区医院继续战斗在发热病区一线。图为3月5日,刘婧在病区核对用药。(陈晓东摄/光明图片)

“我年轻,我先上”——95后成长在抗疫一线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她一直的愿望,3月5日,组织批准了她的入党申请,交班后,党支部在病区为她举行了这场特殊的一个人的"火线"入党仪式。图为刘婧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陈晓东摄/光明图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