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各国的抗疫,真的有那么“佛系”吗

近期,随着疫情在海外的快速蔓延,海外各国抗击疫情的政策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最初新加坡、日本的“一切生活照常”,不进行“封城”,到英德等国“轻症病人在家自我隔离,不集中医治”,各国的花式做法,的确让大家不免为海外各国的抗疫前景感到忧虑。

但事实看来,海外各国的抗疫举措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没有我们最初所担心的那么糟糕。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海外各国政府抗疫举措过于“佛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好在西方,“公共卫生”与“传统医学”之间存在的差异。

海外各国的抗疫,真的有那么“佛系”吗

你可能也发现了,最近每当特朗普、约翰逊等政要发表讲话时,总有些人会站在他们的身旁。

这些人,大都是技术专家和公共卫生人员。

海外各国的抗疫,真的有那么“佛系”吗

他们大都负责利用专业的知识对当前的现状进行评估,向政府官员提出专业意见(如有无必要关闭商场、封闭学校等等)。通常,政府官员也都会听从他们的建议,做出相应的决策。

他们,和传统的医护间有什么区别呢?

您别说,区别还真的不小。他们在看待疫情下,病人是否需要医治的视角上就大相径庭。

在传统医护人员的眼里,治疗病人,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所有的病人都是平等的。尽一切可能挽救所有病人的生命是他们所追求的。

而在公共卫生人员眼中,情况就并非如此。他们对待疫情的态度,就类似于对待一场战役。

一场战役下来,注定是要有士兵牺牲的。如何将牺牲人数控制到最低,是他们的使命。

在突发疫情的当下,如何有效协调好现有资源,减少致死人数,成为了他们决策的出发点。

海外各国的抗疫,真的有那么“佛系”吗

所以,传统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一个侧重于微观的具体病人,一个侧重于宏观的医疗资源分配;一个侧重于局部,一个侧重于整体。

有人或许会说,公共卫生人员这样的做法过于冷血无情。放弃对年老危重病症患者的救治,花费更多精力在年轻的患者身上。的确,这确实有些“社会达尔文主义”。

但在西方各国医疗体系接近崩溃的当下,从长远的角度决定该救谁,不该救谁,也确是无奈之举。

海外各国的抗疫,真的有那么“佛系”吗

本文也并不是旨在支持海外各国此类的抗疫举措。只是希望能通过对西方世界传统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差别的角度,让你拥有更为全面的认知,而不是简单主观地评价“佛系”与否。

或许,站在其他的立场与角度上,你能看得更深、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