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線”的工廠,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遺蹟!

湖南道縣仙子腳鄉都龐嶺腳下,原來有個軍工單位,叫躍進兵工廠,後來改名躍進機械廠。2000年後搬遷出道縣大山腳下,落戶冷水灘。

其實這個不太有名的廠子和貴州黎明飛機制造廠等工廠一樣,都是老“三線”建設的軍工單位。

老“三線”的工廠,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遺蹟!

那麼什麼是老“三線”呢?

上世紀60年代前後,隨著和北方大國關係交惡,該國在中國北面陳兵百萬,嚴重壓迫我們的北部邊防,危脅首都的安全,甚至揚言要打核戰爭。東面,小島的人也在上竄下跳,積蓄力量,揚言反攻大陸。西南是得到超級大國支持的另一大國,野心膨脹,頻頻犯邊,製造事端。

國內呢?我們剛經歷了逼債後,又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59年與西南大國之間打了一仗。當時各種不利因素彙集,敵人的圍困,國內經濟形勢也非常嚴峻!

綜合國內國際兩個形勢,統帥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打一場惡仗”的號召,於是“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響徹天南海北,婦孺皆知。同時國家啟動了“三線”建設的偉大戰略,將雲集於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涉及國計民生及戰備建設的大企業,有規劃、有計劃地向內陸腹地搬遷,形成象道縣躍進兵工廠那樣的一大批“三線”工業。

老“三線”的工廠,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遺蹟!

統帥的三線建設的戰略構想是:把全國劃分為前線、中間地帶和戰略後方,分別簡稱為一線、二線和大三線。

一線地區指位於沿邊沿海的前線地區;二線地區指一線地區與京廣鐵路之間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東半部;

三線地區指長城以南 、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四川(含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廣東等省區的部分地區,其中西南的川、貴、雲和西北的陝、甘、寧、青俗稱為“大三線”,一、二線地區的腹地俗稱為“小三線”。

老“三線”的工廠,搬的搬,荒的荒,大山中只留下片片遺蹟!

“三線”建設,在當時的外部環境下,是十分具有戰略意義的偉大舉措!同時也是對我國工業重新佈局,以求各地均衡發展的一次偉大償試!

那麼也許有人會問:以現在的國際環境和中國的綜合國力,我們還需要“三線建設”嗎?

眾所周知,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加之我們改變了以意識形態劃線站隊的外交策略,我國的外部安全形勢和國內的經濟發展形勢都是史無前例的!雖然說現在國富民強,但工業及經濟重心雲集於東部地區的局面沒有大的變化!一旦發生戰爭,隱憂是很大的!所以當下討論“三線”建設這樣的話題,還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