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今年年初爆发了百年难遇的疫情,那些如果让你30天不出门的奇葩问题如今真的出现在了现实生活当中。曾经拥挤的地铁站和中心街,现在格外的冷清。而企业的日子,与地铁站并无太多差异,产品、服务需求不足,收入没有了来源,让大多中小企业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然而,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可不是这样就完事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裁员和优秀员工出走的现状。裁员我们倒好理解,因为企业收入大幅下降,不得不裁掉部分员工来缩减成本。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员工出走呢,其实也是因为他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过于悲观,认为自己的企业挺不过去了。这也就导致了人才的大规模洗牌。下面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关于企业和人才的话题。

一、很多中小企业面对这次疫情慌乱了阵脚。

大部分企业出问题说白了就在这两个方面:

①平时没有太多的留存现金。

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我们都知道,这次疫情让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发生裁员倒闭的风潮。但是这也只是大多数,还是有部分企业挺过去的。

而这些发生危机的企业,大多都是出在了钱上的问题。很多企业由于尽量把生产和效率压制到最大化,基本上把现有的现金全部都放在了生产和服务上。这也就严重地导致企业“失血过多”。

长时间的停业一下子就让现金流强行中断,这也让它承担了很大的债务压力,例如贷款利息、应付原材料的欠款和员工薪酬外加水电费。

②由于日常没有管理好人的问题,发生了人才外流。

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相信职场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老板一遇到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冲着你发火了。就好比老板让你去写一份产品说明书,下周一交给他。然后你花了几个晚上熬夜写作并且查资料核对。

结果下周一老板看到你上交的说明书后,感觉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就冲你大发脾气。而你其实并没有做错什么,自己那么用心写的东西竟然被狠狠地批了一顿。

这其实就是老板管理人的问题,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员工。总以为员工上班拿工资让自己很亏,就感觉员工好像欠他似的。

如果你是这样的老板,那么员工对你绝对没有忠诚度可言,他们为你卖命都是为了拿工资养家。而一旦你的企业由于疫情的打击遭受困难后,员工看到企业未来希望渺茫,能走的肯定都要走,留下来的都是那些能力差找不到下家的人。

所以,我认为这两点就是大多数企业挺不过去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要想遇到危机可以顺利度过,就必须做到下面这些。

二、“BIC”反馈机制+高薪资+长远的眼光,让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快速脱颖而出。

下面三个办法,帮助我们尽可能地解决企业发展的困境:

①你还在冲员工大喊大叫吗?千万不要,赶快用BIC

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你认为领导力能在教室里学会吗?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不可能,这取决于一个人的阅历和天赋。

但我要告诉你,是可以的,外国人在这方面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有不会的东西,他会给你制造一个工具帮助你掌握。而领导力也不例外。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你认为员工做错了事情,但员工认为自己做的没错。这时候你怎么办?

主动批评他,肯定会引起员工的反感,但要是放任不管呢,员工肯定会继续犯错。

这时候就要运用一个工具,叫“BIC”。

“B”,指的是反映事实;

“I”,指的是事实“B”的影响;

“C”,指的是结论,主要讲述担心和不利的结果。

我们还是通过举例分析。

小萌是一个公司的培训师,有一次他给某私企进行了六顶思考帽的会议培训课。

但是领导看到后,感觉小萌的讲课有些问题,于是他就用“BIC”的方法询问了小萌。

老板:小萌呀,今天你讲课的时候我也在后面听了会,我记得你说“通过六顶思考帽的方法,我相信对未来开会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这不是一个看似高大上的概念,我朋友的那家公司用这个方法最起码缩减了1/3的开会时长,那是由于......”你是这样说的,对吗?(陈述事实“B”)

小萌:是的,老板。

老板:你为什么要说你朋友的例子?

小萌解释是因为这样可以让被培训者加深理解。

老板: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会让客户搞不清一些重点,因为讲的内容如果过多的话,客户是很容易分心的。(事实的影响“I”)

老板继续说:这样也许对我们的培训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别人对你也许还会有着不好的影响,会感觉你讲不到重点上。当然,我也想听听你的意见。(C)

小萌:老板,我感觉你说的很有道理,这确实是个不好的习惯,容易让对方找不到重点。我以后一定改。

老板:不,你讲的很有特色,真的挺好,有时候对这点小问题上稍微把握一下就好。

我相信,只要老板可以这样说话,绝对就再也不会得罪员工了,反而员工会很认真地吸取不足,从而获得成长,企业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人才来为企业做出贡献。这就是“BIC”的魅力。

②尽可能用高薪资留住人才。

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华为企业的高薪制度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华为所倡导的狼性文化,其中的核心就是要给员工足够多的钱。

只要员工的口袋满了,他们才会努力地为企业工作,而且也会效忠于企业。

所以,要想让企业可以在市场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员工的激励机制必须要完善。也只有给员工的薪资足够多,员工才可能为企业做出更多的业绩,企业也才可以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这绝对是一个正循环。

③要有长远的眼光,打造拳头产品。

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巴菲特曾提出护城河的概念,大概意思说的就是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个产品的竞争力是不可替代的。

而往往能够有着拳头产品的企业,一定是领导者长远眼光领导下的产物。这样的企业一般都可以保持着长久的市场竞争力而不衰。

所以,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是脱颖而出,领导者就必须拥有远见和格局。

我个人认为,只有将“BIC”反馈机制、高薪资、长远的眼光,三者联合起来才能尽可能地由内而外地让企业保持竞争力,前两个是员工内部层面,第三个是领导者眼界、格局的外部层面。这样企业一定可以发展的比之前好。

三、这次疫情给企业经营方面的启示。

  • 不论什么时候,都一定要有充足的现金流。

我们都知道,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的血液。如果缺血,企业必定活不了太久。管理者通过疫情这次的影响,一定要吸取足够的教训,不要把企业现金运转的过于极限,万一黑天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保持充裕的现金流,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而不衰的强力保障。

  • 管理者不要忽视员工的感受。

这次疫情让很多优秀的员工主动离职,这也就说明了管理层在平时一定不要不把员工当回事,不要想着自己总比员工高一等。要知道,当你身边优秀的员工在危难时对你失去忠诚度的话,你的企业将很难翻身。

就比如这次疫情,很多优秀员工看到企业难以为继时,不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而是选择离去。其实并不是员工无情,而是你在之前的平日里对他就缺乏照顾和共情。

  • 未谋胜,先谋败。

兵法云:未谋胜,先谋败。在战场上首先要想好怎么样才能不败,再想取胜的方略。

换在企业也是一样的,任何时候都要防患于未然,这也就告诉管理者们,有的时候不要贸然突进,谨慎一些也是有好处的。

十年难遇的疫情,让企业发展进入寒冬?不!是管理层缺乏这些战略

四、展望未来。

随着疫情控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相信现在距离疫情结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相信未来我们的国家会发展地越来越好,企业也会经过这次黑天鹅事件而变得更有竞争力。时代依旧向前,未来一切可期。我们的国家也会日益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