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昌当了33天的憋屈帝王,最后下场为何还那么悲惨?

张邦昌是一个读书人,好不容易考了个进士,为了一步步往上爬,投靠了当时的权臣王黼。这王黼就是一个善于巧言献媚,但并无学识的草包,靠的是巴结蔡京被提拔上来的。所以,在对待金国上作为宰相的王黼一直是主和派的首领。张邦昌既然是王黼一党的,当然也是主张和金国议和。

张邦昌当了33天的憋屈帝王,最后下场为何还那么悲惨?

而宋金议和,大宋就要派一个亲王,到金国那当质子,派了谁呢?就派了老九康王赵构,同时得有个使节代表团,团长就是张邦昌,这俩人要说也是患难之交,关系还不错,而且这俩人到了金国之后,还很受人家金国欢迎。

金国君臣对这俩人态度都不错,感觉也不错,所以后来靖康之难,把北宋攻下来之后,金国人觉得宋朝这么大江山,我们马上来统治怕有困难,我得立一个儿皇帝,我找个汉人取代大宋江山,帮我来维持统治。

金国人就想到了谁呢?张邦昌。

张邦昌当了33天的憋屈帝王,最后下场为何还那么悲惨?

但是张邦昌非常清楚这个皇帝不好做,所以百般推辞。可是金人却不愿放过他,甚至以全城百姓为威胁逼迫他称帝。当时的他根本没有话语权,更是没有办法遵从自己的想法做事。在这样的处境下,他想要保命就只能听从金人的吩咐,所以也就因此获得了汉奸的骂名。但是回过头去看这段历史的话,可以发现他其实并没有做过出卖宋朝。

张邦昌当了33天的憋屈帝王,最后下场为何还那么悲惨?

卖国求荣者那必是在外出卖国利益,一般都是皇帝的宠臣,但张邦昌不是。在第一次受命前去金营议和期间,竟然发生过宋军突袭金营的事情,可见钦宗并不把张邦昌的性命放在心上,何来的宠臣之说。

其次就是求荣。主要是他被立为君主之事。其被金人扶持为楚帝事件,这里要澄清的是,张邦昌开始并未接受金人的给予的皇帝位,最后是金人以屠城向要挟才被迫同意的,原因也很简单,金人对张邦昌很了解,他为人怯弱,在北宋官场中是主和派,便于控制。

张邦昌当了33天的憋屈帝王,最后下场为何还那么悲惨?

据史书记载,登基那天张邦昌是痛哭流涕,他心里也明白,这绝对是把我架在火上烤,我这辈子名声算完了,张邦昌总共当了33天皇帝,这33天皇帝之间,他从来没敢自称是朕,从来不敢拿出一个皇帝的架子来,跟群臣商议个事,也都以平等同僚的身份。

张邦昌当了33天的憋屈帝王,最后下场为何还那么悲惨?

等到金人撤走,张邦昌立马自觉地将玉玺交给赵构。本以为看在他如此自觉的份上,赵构会网开一面留他一命。但是赵构却觉得他曾经听从金人做事,所以留不得。于是他就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将他给赐死了。张邦昌不曾做过伤天害理与祸害国家的事情,最后不仅不能善终,还背负了一生骂名,真是太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