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用生命去爱他

《诗经》中有一首《大车》让人感悟爱的真谛。

原诗:

大车槛槛,毳(cuì,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衣如菼(tǎn,初生的芦荻)。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zhūn zhūn,车行迟缓的声音),毳衣如璊(mén,红色的玉),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榖(gǔ,活着)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jiǎo,同“皎”,明亮)日。

大车槛槛行。青色毛毡作车篷。怎不思念你?怕你不敢和我好。

大车啍啍行,青色毛毡作车篷。怎不思念你?怕你不敢跟我走。

活着不同室,但愿死后可同穴。你若不相信,我对太阳发盟誓。


大车:用生命去爱他

男子驱车而行,想起心上人怕她不跟他走,并发誓纵使生前不能与她生活在一起,死后也要同穴。此心之坚,可对日月。

男子的爱情是忠诚的,至死不渝。他为什么担心不能与姑娘一起?也许是姑娘还在考验她,或许是姑娘家里人不同意。越是得不到,他就越想得到。陷入情网中的人尤其如此。

发誓这件事,古人看得十分庄重。他为了姑娘能发誓,说明他的之爱情是真挚的。他多么希望姑娘能勇敢地坐上他的马车,跟他一起奔向幸福的大道……

《毛诗序》说这首诗是“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以刺今大夫不能男女之讼焉”。讽刺周朝世风日下,道义不存,男女淫奔。但有人以为此诗是表现的息夫人之殉国殉夫。

息夫人,亦称桃花夫人,春秋时陈国的公主,因嫁给息国国君为妻,故称息夫人。

息国亡国后,息侯被俘,成了楚国的守门小吏。息夫人为了保住百姓免遭涂炭同意嫁给楚文王。楚文王十分宠爱她,专门为她建起一座紫金山,凿修了桃花洞。她为楚王生下两个儿子,而且成了楚文王的贤内助,但她总是沉默寡言。一天楚文王问他原因,息夫人流泪说话:“吾一妇人而事二夫,不能守节而死,又有何面目向人言语呢!”楚王听了没说什么。

大车:用生命去爱他

息夫人趁楚王出去打猎时偷偷私会前夫息王,说哭诉说:“妾在楚宫,忍辱偷生,一为保全大王性命,二为要再见到大王一面。如今心愿已了,死也瞑目了。”息侯也安慰她自己当守城小吏也是为了能见到她。息夫人听了肝肠寸断,感觉这么活着不如一死了之,于是一头撞死在城墙下,息侯阻拦不及,见妻子已香消玉殒,也一头撞死。楚文王打猎回来,听说此事,也感动于俩人的爱情,竟以诸侯之礼将二人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后人在山麓建祠奉祀,称为“桃花夫人庙”,至今仍存。

不论这首诗的历史本事是不是息夫人,但她忠贞凄美的爱情故事,倒也符合这首诗表达的意旨。

真爱的一对,是相互欣赏愉悦,相互鼓励负责,是专一不二,忠贞不渝,他们海誓山盟,生死相守。外人眼里,他们又傻和痴。其实这样的傻,每个人都想拥有,只是你没有,所以你不懂,你才酸溜溜地说人家傻。

最好的爱,是有呼应有共鸣的,能对等,两情相悦,情投意合。但现实中的很多爱情,少对等,比如单恋,就是一厢情愿,爱得痴狂,甚至失去理智,明知无果,但放不下,也不甘心失败,这其实是一种自苦。也许单恋的人不以为苦,耽耽其中,但结果必然是徒劳的自伤。而那些不依不饶、穷追不舍,甚至发誓殉情的,就更是愚蠢了。再比如一方卑微地爱着,总是被动,讨好另一方,这样的爱情,也不会长久,因为失去了自我,必然在对方心中失去地位。

大车:用生命去爱他

真正的爱情,是平等、对等有响应的,你来我往,有互动,彼此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且,他们心有专属,把此生交付给对方,忠贞不二,携手相伴,相扶到老。

希望你有一份对等专一的爱情,让你放心地把自己交付给他。

大车:用生命去爱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