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醫學實驗室現狀:曙光還有多遠

近幾年,獨立醫學實驗室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其中連鎖實驗室快速搶佔先機,目前已佔到整體實驗室數量的1/5,市場份額超過95%。獨立醫學實驗室因政策利好而不斷髮展,同時受制於目前的醫療政策。縱觀國內外的行業發展情況,獨立醫學實驗室在國內的佔比遠遠低於國外。

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不斷擴大

國內獨立醫學實驗室數量從2010年開始爆發,每年保持著20%左右的增長率,其中2015年-2017年,三年增長率更是達到了40%, 部分獨立醫學實驗室營業額的增長率15-20%。據統計,現有跨省的連鎖獨立醫學實驗室有30家,其註冊在業子公司:迪安診斷43家、金域醫學39家、艾迪康24家、博奧24家、凱普20家、華大醫學19家、美康盛德17家。

獨立醫學實驗室現狀:曙光還有多遠

獨立醫學實驗室市場份額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2019年上市公司公開財報,綜合來看,獨立醫學實驗室開展的臨床檢驗服務,營業額由高到低依次是:金域、迪安、華大。這三家機構2019年臨床檢驗服務收入接近100億,同比增長均超過10%,整體行業營業額預計150億左右。

獨立醫學實驗室現狀:曙光還有多遠

圖表2:部分連鎖獨立醫學實驗室臨床服務情況


以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全年醫療總費用的10%,臨床檢驗費用預估為5799億,2019年數據暫未出。以2018年臨床檢驗總費用為基礎,獨立醫學實驗室國內的市場份額不到3%,2011年獨立醫學驗室在醫學診斷服務市場的份額僅在1%左右(《產業經濟》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研究報道)。

ICL行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雖然政策已經有了不少的正向引導,但是獨立醫學實驗室在國內的佔比份額,仍然增長緩慢。由於種種原因公立醫療單位仍然沒有放開檢驗服務領域,以及受制於深層次的因素影響,獨立醫學實驗室在這種環境下,艱難探索,不斷前行。近幾年新成立的機構數量不斷增長,合作模式根據醫改政策,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

市場這股無形的力量究竟會引導行業走向何方,這次新冠疫情的聯合防控,會不會產生一些逐漸放開國內檢驗服務領域的希望,每朵烏雲背後都有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