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敏感有多重要?韩安国告诉你,很重要

政治敏感,听起来是只有大人物才会重视的。还记得《猎场》里罗伊人评价胡歌的话,这是你个人政治上的胜利。听起来很怪,但实际上却是事实: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体,别人的评价很重要。

那么历史上有政治敏感的人能介绍一下吗?韩安国,大概是我第一次理解政治敏感的人物了。其实历史上的政治敏感,会有一点后知后觉,马后炮的感觉。因为国人成王败寇的心理,往往成功了,就是各种敏感。但是如果都这么看问题,大概就会陷入不可知论了。对于这些额外因素的影响,我们要警惕,却也不必过分关注。

1.坚决站在汉朝一边,平定七国之乱

之前聊周亚夫、晁错的时候也讲过,七国之乱中,汉朝主力部队的策略很简单,坚守不出,等待吴楚联军粮食不足,自乱阵脚。其实安史之乱中如果唐玄宗能坚持采纳高仙芝同样的策略,大概就不会败的那么惨了。

然而这个策略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韩安国所在的梁国。其实周亚夫也不是完全不了解政治,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投降也不会有好下场,保不齐还会作为人质。反正你也不敢投降,自然会坚守到底。但是不得不承认,刘武还是有些动心的,毕竟太难了。几十万大军包围,谁也不敢打包票汉军能来。

这个时候韩安国的作用就特别大了。老成持重,虽然历史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想见,就凭刘武后来的性格,肯定坚持不住。坚定支持汉军,韩安国要记一功。

2.刘武胡闹摆阔,韩安国劝阻求情

对于逾制,也就是下级排场比上级好,我们常常觉得简单就是嫉妒,其实不完全。因为礼制是一整套制度,需要很多人配合。如果单纯一个官员或者诸侯王想要违制,是会有人制止他的。除非上上下下都同意,也就是说,这个诸侯王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这就不妙了。

梁王恰恰如此。汉景帝听说了弟弟的行径,自然不高兴。我刚刚大大地奖赏完,你扭过头去就违制,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让皇上不高兴,问题很严重。韩安国立刻感到了危险,赶紧去见长公主,捎话给太后。

1)梁王大功,是大大的忠臣。要是真有异心,七国之乱的时候就反了。

2)现在的行为,虽然有些违制,但都是陛下赏赐,严格来讲也不能算真的违制。

3)梁王很孝顺,天天想着您老人家。

政治敏感有多重要?韩安国告诉你,很重要


这就是会说话,理性上把问题讲清楚,绝无异心;又会打感情牌,套近乎。有这样的大臣,完全不担心政治风险,连窦太后都开始喜欢这个人了。

3.关键时刻抓住问题关键,救下梁王

之前说梁王是熊孩子,就是得寸进尺。按理说韩安国这么救你,已经是虎口脱险。结果后来还是因为没有把江山传给自己,竟然派人暗杀大臣。此时此刻已经不是违制的问题了,可能要连带治罪。

又是韩安国,此时也只有他有分量跟梁王说这个事。必须把主谋羊胜公孙诡杀了,来保全梁王。本来梁王还在犹豫,是韩安国一再讲道理,该出手时就出手,才保住梁王。

政治敏感,刨除“成王败寇”的反推逻辑,其实是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有些事情,是韩安国想不到的,比如七国之乱汉朝能不能挺住,梁王派人刺杀朝中大臣,韩安国肯定不会同意。然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让他能够做出正确选择。

斯多葛学派讲,抓住自己能控制的,了解自己的能力限制,不能控制的只好放弃。韩安国对于自己能控制的,做到了最好。

如果喜欢,就点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