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明明有親生兒子,為何到死都不立太子,把皇位讓給趙光義?

古代的皇子想要當上皇帝是一門玄學,有的皇子一直等到四五十歲的時候才可以等到父皇嚥氣,等他坐上皇位的時候,按照古代人普遍活不長的大概率來說,醫學技術落後,稍微得個重病就可能不治而亡,中老年皇帝還需日理萬機,殫精竭慮,他們的壓力更大,即便錦衣玉食地養著,該來的天災人禍是躲不過的,所以皇帝也很難活到長壽之齡。但有的皇子卻能在孩童之時就被強制坐上皇位,或許小到他們還不知道皇帝的概念,這在常人眼中是一件幸運之事,可往往只有幼帝本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艱辛。

趙匡胤明明有親生兒子,為何到死都不立太子,把皇位讓給趙光義?

所以許多皇帝吸取歷史經驗教訓,避免讓幼帝繼位,選年齡適當的兒子,或者先剷除了前朝後宮的威脅,然後再讓幼帝繼位,但即便這樣,有時也仍然不可避免地讓幼帝處於危險的政治漩渦中,皇帝子嗣單薄,朝政大事必須依仗重臣等原因,皇帝也無可奈何啊,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哪怕會預想到日後可能的結局。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為了避免幼帝即位,他在生前就定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為繼承人,可惜沒想到趙光義日後會害了自己的親兒子,還毀了他征戰一生所打下的根基。

其實發生這樣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趙光義得了哥哥的皇位,即便他與皇帝的血脈非常接近,但一般繼承人都是從皇帝的兒子中選的,所以趙匡胤的兒子在皇宮中的地位就會很尷尬,趙光義自然也尷尬,他的兒子和哥哥的兒子到底哪個會是正統。

趙匡胤明明有親生兒子,為何到死都不立太子,把皇位讓給趙光義?

而且趙光義能夠繼承皇位,完全是靠一面之詞 趙匡胤突然暴斃後,他提出了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說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后,日後將帝位傳給光義,趙光義再傳位於弟弟趙廷美,而趙廷美再傳位於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昭。雖說趙光義的皇位不能讓所有人信服,但趙匡胤的確有可能會讓弟弟繼位,不讓年幼的兒子繼位,而且他生前確實沒有立過太子,或者下詔宣佈哪個兒子是繼承人。

首先說這趙匡胤的皇位是怎麼來的,大家就可以理解他為什麼不讓年幼的兒子繼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皇帝柴榮手下的一員大將,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這就是趙匡胤可以在“陳橋兵變”中成功的關鍵原因,柴榮死後,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繼位,是為周恭帝,由符太后垂簾聽政,孤兒寡母很難在朝中立足,這不,馬上就被率領軍隊北伐的趙匡胤殺了個回馬槍,兵不血刃地篡了皇位。

趙匡胤明明有親生兒子,為何到死都不立太子,把皇位讓給趙光義?

趙匡胤登上皇位後,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是為宋太祖,他生怕自己重蹈覆轍,採取“重文輕武”的國策,此後宋朝三百年間朝堂上一直都是文官居多,武將人微言輕,多受限制,除了保家衛國的重要武將被視為國家的保護神可以有話語權,這也就造成了宋朝的對外軍事作戰能較弱,一直被外敵侵犯。宋太祖罔顧國家的軍事實力保護皇權,那麼選弟弟為繼承人也是很有可能的,弟弟趙光義的能力其實並不弱,只是急於完成統一大業而造成了窮兵黷武的結果。

趙匡胤有四個兒子,兩個早夭,二兒子趙德昭還有四兒子趙德芳,也分別在趙匡胤死後3年,和趙匡胤死後5年相繼去世,趙德昭被宋太宗趙光義痛罵了一番,後來自殺而亡,而年僅22歲的趙德芳更是在睡夢中突然就猝死的,這樣看來當初趙匡胤暴斃之時,他們只是十幾歲的少年,的確沒有能力執政,而且國家初建,還有許多的戰亂要平定,若讓年紀輕輕的兒子繼位,恐怕很有可能被篡權。

出於這樣的考量,趙匡胤很有可能將選擇將皇位傳給掌握兵權的弟弟,最起碼趙家的江山會被保住,但他萬萬想不到自己的弟弟趙廷美和兩個兒子都會被趙光義迫害,趙光義完全不顧江山的傳承,只顧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單從這點上來說,他就比不過自己的哥哥趙匡胤。

趙匡胤明明有親生兒子,為何到死都不立太子,把皇位讓給趙光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