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滿族人的祖先——靺羯人來源與歷史

靺鞨,又稱“靺羯”,中國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東北地區,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隋唐時寫作靺羯(見“鴻臚井碑”)。 遼宋時期恢復了最早的肅慎名稱,但漢語中改譯為女真或女直。清代建立後,清太宗皇太極將已經統一的本民族從龍六十六部各自的自稱統一廢除,改族名為滿洲,延傳至今。

靺鞨是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周秦時稱肅慎,世居白山(或稱不鹹山、徒太山、大白山、長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為業,根據所生活地區情況不同,也有農耕文明和小部分遊牧文明。

淺談滿族人的祖先——靺羯人來源與歷史

肅慎裔圖騰——海東青

靺鞨分為七部,分別為粟末靺鞨(與古高麗相接)、伯咄部(在粟末部之北)、安車骨部(在伯咄東北)、拂涅部(在伯咄東)、號室部(在拂涅東)、黑水部(在安車骨西北)、白山部(在粟末東南)。而黑水部尤為勁健,是古之肅慎氏。

淺談滿族人的祖先——靺羯人來源與歷史


唐代乾陵章懷太子李賢墓墓道東壁壁畫《客使圖》,許多專家認為該圖右一人物是來自東北的靺鞨。

肅慎族系挹婁之後,先後出現的族稱為勿吉、靺鞨,大體在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曰靺鞨。勿吉為中原人所知,是在5世紀下半葉。勿吉一詞含義,為“深山老林”之意,是今滿語“窩集”在古代的漢字異用。被用作族稱,是因該族散居深山密林中以狩獵為生之故。

靺鞨稱號始見於史書在563年(北齊河清二年),但最初靺鞨之“鞨”寫作“羯”,《北齊書·武成帝紀》河清二年條就是這樣寫的:“是歲,室韋、庫莫奚、靺鞨、契丹並遣使朝貢。”河清三年條記靺鞨朝貢也是作“靺羯”。565年(北齊天統元年)史書中開始出現“靺鞨”,同上書天統元年條載:“是歲,高麗、契丹、靺鞨並遣使朝貢。”二年、三年、四年條記其來貢,也皆作“靺鞨”,而未用“靺鞨”。在這以後,“鞨”並未完全取代“羯”,直到唐、宋、元三朝的史料中,有時還出現將靺鞨寫作靺羯。如714年(唐開元二年)唐冊封大祚榮的大臣崔忻返回途中在今大連市黃金山的刻石、《通典·烏洛侯傳》、《文獻通考·室韋傳》,都是將靺鞨寫成靺羯。《契丹國志》中也是靺鞨與靺羯互見。


淺談滿族人的祖先——靺羯人來源與歷史


勿吉與靺鞨雖出現於不同歷史時期,但並非族稱的改換,而是同一語詞在不同時期的異譯。因為今讀hè之“鞨”,不見於《說文解字》;羯,《說文解字》作“居謁切”,即讀ji,與吉(ji)音同。以今讀音而論,靺羯(mo jié)與勿吉(wùji)音也相近。可見,靺羯與勿吉只是同音對譯用字不同,靺鞨是靺羯的改寫。

勿吉、靺鞨族的來源,一般都根據史書記載,認為它源於挹婁。其分佈區域,《魏書》只籠統說“存高句驪北”,《北史》、《隋書》也未對其地域作完整介紹,只是在敘述諸部所在地時,講到它們在白山(今長白山)、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和黑水(今黑龍江)地區。按兩唐書載,其地“東至於海,西接突厥,南界高麗的,北鄰室韋”。相當於今地理,東臨日本海,西約以今俄國結雅河及我國嫩江附近與室韋、契丹相鄰,南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區及圖們江處與高麗接壤,北達鄂霍次克海及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在這一區域內,“數十部”靺鞨人散居各地。其中著名的七部大體是:粟末部最南,抵長白山而居,約在以今吉林省吉林市為中心的第二松花江地區;伯咄部在粟末部東北,在今拉林河流域;安車骨部在伯咄部東北,即今黑龍江省依蘭縣東南和以東地區;拂涅部在伯咄部東,今牡丹江下游以東至興凱湖一帶;號室部在拂涅部東,約在今興凱湖南的綏芬河流域;黑水部因居黑水兩岸得名,分佈在今松花江注入黑龍江處附近下至博朗湖一帶的黑龍江南北地區;白山部在粟末部東,約居於今牡丹江上游及其以東的延邊地區。七部之外的諸小部分佈,只知在今黑龍江以北和俄國濱海地區,尚有思慕、郡利、窟說、莫曳皆、虞婁、越喜等部。

此外,在隋末唐初先後有兩批靺鞨人遷出上述地區,移住今遼寧省朝陽市一帶。第一批約在612年(隋大業八年)。是年,隋煬帝楊廣徵高麗,當時附於高麗的靺鞨南境的厥稽部酋長突地稽,率其部及另七部凡千餘家歸隋,隋煬帝安置他們於柳城(今遼寧省朝陽市)。八部為:厥稽部、勾使來部、窟突始部、悅稽蒙部、越羽部、步戶賴部、破愛部、步括利部。唐太宗李世民時,此八部又一度被移居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昌平城。第二批在668年唐亡高麗國後,被遷的主要是後來創建渤海國的大祚榮所在的粟末靺鞨(即原靺鞨粟末部)人。他們在唐對高麗的戰爭中,站在高麗一邊與唐抗爭,高麗國亡後被強迫遷於營州(州治在今朝陽市)。

黑水靺鞨部,居靺鞨的最北面,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下游兩岸一帶,發展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時,在此大部落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其餘各部隸屬於都督府,稱為州,任命各部落首領為州刺史。

淺談滿族人的祖先——靺羯人來源與歷史


五代時期,契丹人稱黑水靺鞨為女真,從此,女真這一名稱代替了靺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