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從清代詩文及詩注可知,“大雅齋”是慈禧自署的齋號,是她寫字作畫的地方。光緒時期,政府企圖重整瓷業,陶瓷業進入了一個相對比較繁榮的時期。與此情況相同的瓷器款還有儲秀宮、天地一家春等。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瓷器,得名於口沿上書“大雅齋”三字,屬於堂名款瓷器,是慈禧太后專門為自己設計、燒製的御用瓷。長期以來,“大雅齋”瓷器珍藏深宮,世人很難一窺真容。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這些濃豔華麗的瓷器,代表了晚清時期的宮廷風尚,也展現了慈禧個人的審美追求和取向。異樣的奢華,為漸趨衰微的晚清制瓷業平添了一道獨特風景,堪稱晚清最為著名的御窯瓷器。

同治皇帝親政後,並不能完全掌握朝政,為了擁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權,他一直在尋找機會讓慈禧退出權力中心。於是,以感恩皇太后為大清朝所作貢獻為名,下旨重修圓明園,把圓明園闢為慈禧頤養天年之所,以示自己的孝心。慈禧曾經居住過的“天地一家春”是此次重修工程的重點。

慈禧對於“天地一家春”的重修參與良多,多次召見負責設計的雷氏父子,並對裝飾中用到的各種花卉畫樣給出許多修改意見。同治十三年正月十九日,圓明園正式開工重建。在圓明園開工重建的兩個月後,內務府傳辦江西九江關燒造一系列的陳設及日用瓷器,並且下發了瓷器的畫樣,在這些畫樣上標有“大雅齋”、“天地一家春”和“永慶長春”的款識。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故宮藏瓷(大雅齋)

故宮中留存的畫樣詳細地記錄了燒造“大雅齋”瓷器的釉色、紋飾及器形等方面的規定,現存實物也與之對應。畫樣中,器形設計和紋飾描繪均出自內廷如意館畫工之手。晚清如意館畫風多流行工筆花鳥,故而瓷器上的紋飾也多花鳥。同時,畫樣的回收制度也體現了統治者對於這種物質載體的壟斷性和皇權的不可侵犯性。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鳥紋大雅齋花盆

從現存的“大雅齋”瓷器來看,釉面並不十分光滑,多存在氣泡和橘皮紋現象,且在色地與彩繪紋飾之間有明顯的接痕。“大雅齋”瓷器與雍正、乾隆時期的粉彩瓷器相比,缺少了工藝上的精細度,這與當時御窯廠客觀存在的困難有很大關係。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綠地粉彩花鳥圖渣鬥

這些“大雅齋”瓷器的原意,是為重建後的圓明園“天地一家春”內的西間堂室陳設和日用所用。但彼時,清政府的國庫並不充盈,對內危及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運動剛剛平定,對外在與列強簽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已無力負擔重修圓明園工程龐大的開支,甚至連修園所需的大型木材都難於購得。加之朝中大臣的極力反對,圓明園不得不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月二十九日被迫停工,慈禧期望重溫當年景象的願望也成為了鏡花水月。因此,“大雅齋”瓷器轉而入紫禁城專供慈禧在後宮裡使用,並主要集中在長春宮內。

藝術風格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松石綠地粉彩藤蘿花鳥圖橢圓盤

“大雅齋”瓷器燒造於晚清時期,在動盪的社會環境中,慈禧無暇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關注瓷器的創新,制式上更偏重於秀麗精緻,帶有獨特的女性審美特質。這種特質的形成與慈禧太后的喜好是分不開的,因為御窯瓷器本身就是君主審美觀念的物化。

釉色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藍地粉彩花鳥圖盤(一對)

“大雅齋”瓷器地釉的色彩有粉地、藕荷地、淺藕荷地、明黃地、大紅地、藍地、深藍地、淺藍地、翡翠地、豆青地、淺豆青地、淺綠地十二種。“大雅齋”瓷器充分表現了粉彩的裝飾性,整體的色彩搭配充滿了柔美的女性特徵。

紋飾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松石綠地粉彩仙芝壽桃圖大缸 (一對)

由於慈禧生平酷愛花卉,所以“大雅齋”瓷器上自然也以花卉紋飾為最。然而,“大雅齋”瓷器的紋飾已經不是選取單一的花卉主題去表達了,而是幾種花卉共同組合成富有象徵意義的複合主題。畫面構圖不追求多層次疊加,只是選取自然中的一個場景,經過宮廷畫師的審美想象,創造出一種兼工帶寫的繪畫風格,呈現了柔美嬌媚、清新淡雅的女性氣質。

器形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綠地墨彩花鳥紋捧盒

“大雅齋”瓷器在器形選擇上並無太多大件器皿,多是秀麗小巧的器皿,突出了慈禧太后的女性專用標識。概言之,主要有如下兩個特點: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粉彩荷塘鷺鷥紋缸

一、品種十分豐富,多日用瓷。“大雅齋”瓷器是為慈禧太后專門燒製的堂名款瓷器,準備燒成後在大雅齋中使用的,故而其品種十分豐富,涵蓋了陳設和日用的多種器形。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二、花盆的款式眾多。在“大雅齋”瓷器中,花盆的燒造量也很大。

款識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黃地墨彩花鳥圖碗

“大雅齋”瓷器口沿處有“大雅齋”三字橫款,右邊多用紅彩圖章款“天地一家春”。對於裡外均繪製粉彩紋樣的碗盤類器物,在內壁的口沿處書“大雅齋”及“天地一家春”,而內裡施白釉或綠釉無紋飾的器物,則在外壁口沿處書寫二款。橢圓形的“天地一家春”篆體閒印章的印紋文字排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雙排法,“天地一”三字居右側,“家春”二字居左側。另一種被稱為“頂天立地”法,即“天”與“地”二字上下分佈,中間空白部分是“一家春”三字。其中“一家”列右側,“春”獨自撐起左側。款字的外圍是海水雙龍戲珠圖案。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大雅齋”松石綠地粉彩藤蘿花鳥圖渣鬥

但也有人說大雅齋瓷器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慈禧的庸俗與低品。大雅齋的瓷器色澤絢麗,但不用細觀就可看出釉面粗糙得猶如老女人的臉,凹凸不平。想當年雍正帝的瓷器“琢器皆卵色,圓類瑩素如銀,皆兼青彩,或描錐暗花,玲瓏諸巧樣,仿古創新。雍正作品中那種嘔心瀝血的成分,那種精緻、唯美、古雅的風範,幾乎無人可以企及。俗不可耐的慈禧,炫彩而又粗糙的大雅齋,大雅何在?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瓷器也有女人味——解密慈禧的瓷器人生

但在清代的女性中,無論是貴為後宮之主的皇后,還是各個貴妃、福晉,使用的瓷器都無如此的專屬標識。慈禧之所以能享此特權,是緣於同治十三年後,整個國家的權力都已經歸在她的手中。“大雅齋”是堂號,同時也是慈禧個人審美情趣的象徵,在處理朝政之餘,她舞文弄墨、寫詩作畫,“大雅齋”正好契合了她對於“藝術”的追求。

慈禧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以“慈禧太后”聞名於天下;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操持國柄48年之久,影響深遠。而作為一個女人,或者是一個普通人來說,她愛好京戲、攝影,還不時舞文弄墨、寫字作畫,而且對於宮廷瓷器的燒製也是情有獨鍾,用力頗多。從目前清宮留存的慈禧時期的上萬件器物來看,無論在器物樣式、紋飾圖案還是釉彩色澤上,都體現出了慈禧老佛爺的個人愛好與審美情趣;而如此眾多器物的存在,足見瓷器也是老佛爺的最愛了。

什麼是慈禧的瓷器呢?

“慈禧的瓷器”是對慈禧時代燒造瓷器的一種統稱,也可以直接稱作“慈禧瓷器”。“慈禧瓷器”包括了廣義的和狹義的兩層含義:廣義的概念是指在慈禧掌政期間景德鎮御窯廠按照朝廷指令燒造的各類宮廷用瓷,狹義的概念是指景德鎮御窯廠專門為慈禧本人燒造的日用瓷器。無論狹義還是廣義,“慈禧瓷器”都指的是宮廷用瓷,是御窯廠燒製的官窯瓷器,而不包括民用器物。從目前存世的器物來看,無論是為慈禧慶壽和日常使用燒造的器物,還是為同治、光緒皇帝大婚所燒製的器物,以及宮廷日用器物,都是在慈禧的直接授意和指令下燒造的,因此“慈禧瓷器”不僅僅是與慈禧本人的使用相關的器物,而是包括更廣的範圍。

2013年3月,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館聯袂推出“故宮珍藏:慈禧的瓷器”特別展覽。通過這些往昔與慈禧朝夕相處、有過親密接觸的瓷器實物,或許能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慈禧。

按圖索驥高要求

官窯瓷器的燒造不同於一般器物,是有著嚴格的程序和規定的,慈禧瓷器同樣如此,所有的器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圖樣來完成的。這些圖樣被稱作“畫樣”。畫樣由被稱作“畫士”的清宮宮廷畫家們完成。

同治、光緒時期在如意館供職的畫士有50人左右,他們無論作畫還是畫樣都要按照皇室的審美與要求來完成,而不能有太多個人的發揮,瓷器畫樣就更是如此了。

畫樣的中間是用墨線勾勒的器物側視圖,器物下部是裝飾器物的圖案紋樣,這些紋樣都是以展開圖的方式描繪出來的;器物造型是立體的,而圖案是平面的,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在圖樣的左上方和右上方貼有紅籤和黃籤,紅籤標明編號,黃籤則是對於要燒製器物的顏色、種類、數量的具體要求。如意館畫士完成畫樣後,需要經過老佛爺的認可,如果不滿意還需要重新繪製,確定以後發往御窯廠按圖燒製。而在御窯廠燒造完成後,這些畫樣還要原樣交回宮廷,絕不能流到宮外。

慈禧是個色彩控

當我們第一次看到慈禧瓷器的時候,映入眼簾的便是五顏六色的豐富色彩,紅、黃、藍、綠、紫等大面積的、純粹的、鮮豔的色彩令人應接不暇。色彩的運用在慈禧瓷器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很多色彩在以往的瓷器品種中是沒有應用過的。

慈禧瓷器中大面積使用色地為基色,除了白地以外,還有藍地、深藍地、淺藍地、豆青地、淺豆青地、藕荷地、淺藕荷地、黃地、明黃地、大紅地、粉紅地、粉地、紫地、翡翠地、淺綠地、綠地等。其中,藕荷地、紫地、翡翠地等色彩都是慈禧的新發明,在以往的瓷器中是沒有見過的。

除了使用以黃、綠、藍、紫、藕荷等彩色為地外,更是以深淺不同的紅、黃、藍、綠、紫、粉、金、黑、墨等色彩描繪各色圖案和紋飾,展現出色彩繽紛、絢爛濃豔的百花園。

慈禧好像尤其鍾愛墨彩,在這些瓷器中,用各種色地襯托墨彩繪畫的器物非常多,見有綠地墨彩、黃地墨彩、白地墨彩、藍地墨彩等,就是在兒子大婚典禮和自己的生日慶典中照樣使用墨彩器物,可見其喜愛程度了。墨彩器物燒造數量大大超過了以往,由此也可以看出墨彩風格器物受慈禧喜愛之深和宮廷中使用之多了。

瓷器也有女人味

置身於慈禧瓷器的包圍中,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色彩繽紛的花花世界,一個女人的天地。瓷器也有女人味?!

瓷器上的圖案是女人的。女人愛花,看看這些器物的紋飾就知道了:黃地粉彩梅花春燕紋碗、黃地粉彩蘭花紋渣鬥、藕色地錦上添花茶缸、綠地粉彩萬福寶相花紋杯、黃地粉彩朵蘭紋碟、海棠花鳥紋五瓣花形敞口盆、牡丹芙蓉花魚缸、葵菊紋魚缸、粉彩桃花紋大缸、粉彩荷花鷺鷥紋圓盒、粉彩鷺蓮花盤、綠地粉彩藤蘿月季花魚缸……

瓷器上的顏色是女人的。藕荷地粉彩花鳥紋盆、藕荷地粉彩花鳥紋魚缸,藕荷色在淺紫中泛出微微紅色,冷豔而夢幻;紫地粉彩蘭花紋長方花盆、紫地粉彩折枝花鳥紋盆,紫色既有紅色的溫暖,又有藍色的冷峻,高貴而典雅;黃色明快,綠色寧靜,粉色活潑,墨色淡雅,金色華貴,在紋飾的表現上無一不體現出女性的細膩與輕巧。

瓷器的造型是女人的。無論盤、碗、杯、碟,都輕盈小巧,便於把持與使用,就連宴飲時盛放殘渣骨刺的渣鬥也都高不足10釐米,置於案頭,真是可愛得很。愛花就要養花。花盆是慈禧瓷器中的重頭器,紫地粉彩蘭花紋長方花盆、黃地粉彩蝴蝶八喜字方花盆、藍地粉彩花鳥紋海棠式花盆、藕荷地粉彩花鳥紋四足盆奩、黃地墨彩花鳥紋小花盆、牡丹花八角花盆、八角連體亞腰花盆、雙圓連體亞腰花盆、腰圓式花盆、方勝式花盆、扇形花盆、元寶式花盆、圓花盆、六角花盆……真是要什麼樣有什麼樣。

“大雅齋”瓷器的神秘面紗

說到慈禧的瓷器,必然會提到“大雅齋”,大雅齋瓷器幾乎成為了慈禧瓷器的代名詞。雖然看到了這麼多的大雅齋款瓷器,但是一般人卻不太知道“大雅齋”在什麼地方。

“大雅齋”是清代皇室一處宮室的名字,目前已經找到了原匾題字。題字寫在灑金青藍地箋紙上,外加飾雙燈草線錦邊的木框;墨書“大雅齋”三字,“雅”字上方蓋有一方“大雅齋”朱文印章,再往上蓋“海涵春育”白文方印。

清咸豐五年,也就是1855年的時候,咸豐皇帝寫了兩面“大雅齋”匾賜給了當時的懿嬪,也就是後來的慈禧,一塊掛在皇宮紫禁城內的平安室,一塊掛在圓明園的“天地一家春”建築群中。平安室位於養心殿後殿的西耳房,是慈禧從咸豐四年開始跟隨皇帝居住的地方,從嬪到妃再到貴妃,一直住在這裡。而掛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的“大雅齋”匾已在英法聯軍的大火中蕩然無存了。同治皇帝為了取悅兩宮太后而重建圓明園,其中就包括“天地一家春”建築群,同時讓景德鎮燒造標有“天地一家春”的“大雅齋”瓷器,用來裝點這處建築,但由於圓明園重建工程中斷,這批為“天地一家春”專門燒造的瓷器在完成後也就沒能進入圓明園,而是最終留在了皇宮大內。

“大雅齋”瓷器之稱,並不僅僅因為瓷器是為大雅齋所燒造的,而是在這些瓷器上有著特殊的符號和文字,那就是在每件器物的明顯位置都題寫有“大雅齋”三字楷書。一般是在器物外壁口沿下或是盤、碗等內壁上自右至左橫寫三個字,字的右側是“天地一家春”盤龍篆書印章圖記。而“天地一家春”印章款也有不同的排列方法,一種是雙排,即“天地一”三字在右邊,“家春”兩字在左邊;另一種是上下頂天,中間分左右,即“天”和“地”兩字分開,分別位於上下兩端,中間是“一家春”三個字,而“一家”兩個字在右邊,“春”在左邊。無論瓷器上的圖案如何變化,這種款識是基本不變的。也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款識,我們才將慈禧時期的這類瓷器習慣地稱作“大雅齋瓷器”。

慈禧瓷器的“現代味”

慈禧老佛爺不一般,欣賞品味就是跟別人不一樣。雖然她讓人畫油畫像要求不能有陰影,似乎顯出對於現代藝術的無知,但在瓷器藝術的表現上卻可圈可點,有著超越時代的“現代味”。這一點在墨彩器物上表現更為明顯。

在中國古代瓷器的燒造中,墨彩應用較晚,康熙、雍正時逐漸增多。但由於墨彩色澤發暗,表現較為單一,多數用在線條的描繪與勾勒上。且黑色與中國傳統的喜慶色彩相去較遠,不受青睞,以其為主要裝飾手法的器物較少。

在慈禧瓷器中,我們看到大量以墨彩為裝飾的器物。這些墨彩器物出現在不同的器形中,而且是同一種器形的不同彩色品種中較為突出的一種。慈禧瓷器中的墨彩器物繪畫風格獨特,裝飾意味濃厚,表現力極強。

慈禧瓷器中的墨彩確切的叫法應該是“水墨”彩。我們所看到的慈禧瓷器墨彩與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傳統墨彩有很大差別,後者多是以筆墨點染皴擦,表現的是傳統的文人筆墨技法,而前者純以繪畫技法出之,水墨氤氳,濃淡參差,灰白對照,層次分明。

慈禧瓷器的墨彩以白地、綠地(翡翠地)、黃地為基本色地,以工筆重彩法表現。器物上的圖案不同於一般瓷器上的裝飾紋樣,而是運用完整的繪畫構圖,如果在一張宣紙上展現,就是一幅極具欣賞品位的傳統繪畫。這種裝飾題材與方式的確定與慈禧太后本人的愛好以及執筆繪圖人的修養是有著直接關係的。

瓷器上的圖案紋飾一般用墨線勾勒出輪廓,然後在輪廓線內用濃深淺淡的墨彩塗染描繪。這些墨彩器物上的墨彩與粉彩、五彩器物上的彩色存在差異。粉彩、五彩器物表面彩料顯出較強的玻璃質感和光澤度,而墨彩器物的彩料表面則乾澀無光。從存世實物對比來看,無論是白地墨彩、綠地墨彩還是黃地墨彩,其藝術表現效果都不同於色地粉彩或五彩。墨彩器物較粉彩、五彩器物少了一分華麗,多了一分淡雅,少了一分富貴,多了一分精緻,好似在喧囂之中平添了一分寧靜與安詳。墨彩器物設色雖然單一,但卻十分有層次,自然分出了濃淡深淺,西洋繪畫的明暗技法表現較為突出;整體色彩淡雅柔和,色調有很好的透明度,有的又似有一層淡淡的薄霧籠罩,似有似無,有一種朦朧的意境。墨彩器物整體體現一個“雅”字,白地墨彩器物似傳統的水墨繪畫,綠地墨彩和黃地墨彩則在“雅”的基礎上更增添了一分貴氣。

慈禧是文化創意的高手

慈禧瓷器似俗實雅。雖然有如意館宮廷畫士的創意,更有御窯廠工匠的辛苦勞作,但幕後的真正操手是慈禧太后。這些瓷器從設計到燒造完成體現出很多的“創意”。

色彩上,大膽運用以往不能用或者不被世人接受的色彩,以女人特有的感覺投入到瓷器的設計與燒造中。藕荷色、翡翠色、紫色地等色彩的運用體現出了慈禧作為女人特有的敏感,水墨彩大量的應用和成功更是反映了慈禧的獨特藝術眼光和審美水平。

造型上,雖然沒有突破傳統的固有造型,但是在局部大膽出新出奇,大大豐富了傳統造型的樣式。以花盆為例,除常見的圓形、方形和長方形外,大膽應用了六角、八角、八角連體亞腰、腰圓、雙圓連體亞腰、方勝形、扇形、元寶形等各種樣式。以往常用的渣鬥尺寸都較大,便於吐棄廢物,但慈禧偏偏讓工匠們燒造與手掌大小的縮小版精緻渣鬥,令人愛不釋手。唾盂,我們俗稱痰盂,如此之物慈禧也讓人做得極為講究,以一折沿盆內套漏斗式活動屜格,上面再加上蓋子,不知者以為是一盆。設計上巧妙,用途上講究,真是極具巧心。

紋飾上,突破以往圖案化的獨幅構圖,將連綴全器的纏枝、折枝等圖案改變為以文人畫手法繪製的整幅圖案。器物每一面的圖案,特別是方形器物上,看似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圖案,但如果把每一面的圖案連綴起來,就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圖畫,而且是極具文人畫風格的作品。在紋飾題材上也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將來自異域的鸚鵡描繪在瓷器上,而且還與壽桃畫在一起組成圖案。“大雅齋”三字楷書和“天地一家春”盤龍篆書印章圖記款的變化應用同樣反映出了慈禧的獨特“創意”水平。

享受生活有品位

在我們的印象中,慈禧是一個生活奢靡、極度享受的女人,這一點毋庸置疑,但這種享受並不是沒有品位的,是奢華而不是奢靡。在慈禧的瓷器中,以陳設器和餐飲器為主,從這些器物的設計、製作以及使用上就可以看出老佛爺生活的講究與品位。

餐具是每天都會用到的器物,無非就是盤、碗、杯、碟、勺等,慈禧瓷器也不例外,但就是這些普通的日用器物,老佛爺也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從器物的種類上看,以滿足生活的極致需求為標準,每一個細小的要求和過程都有配套的器物與之適應而不厭其煩。

以黃地梅花春燕海碗圖樣為例,要求照著這種圖樣製作不同類型的器物,有“海碗四十件,大碗四十件,中碗四十件,飯碗六十件,懷碗四十件。九寸盤四十件,七寸盤四十件,二寸盤四十件,四寸碟四十件,三寸碟四十件,二寸五碟四十件,酒盅四十件,羹匙四十把,茶盅二十件,大茶盅二十件,蓋碗二十件,茶缸二十件。二寸五見元奓鬥十件,二寸五見元粉盒四件,二寸五見元剃頭缸四件,一寸見元胭脂盒四件。一尺五寸見方花盆三對,腰元水仙奩二對”。一種圖案就要做如此多種類和數量的器物,僅僅一種碗就有大、中、小的不同;一種圖案製作的器物組成一套用具,既有餐具、飲具,又有裝飾器具、衛生器具,還有觀賞用具。而其他題材的畫樣同樣要求依樣製作不同尺寸和數量的器物,尤其是碗、盤等的數量最多。什麼器物做什麼用,什麼尺寸的器物對應什麼樣的功用,都是有著明確要求的。老佛爺的生活夠講究吧!

無論是一日三餐使用的盤、碗、杯、碟,日常應用的臉盆、圓盒,還是怡情養性的花盆、魚缸,慈禧瓷器都極盡裝飾之能事,在圖案設計、細節描繪和製作上都用了心思,讓它在使用的同時也成為能夠“娛目”的藝術品。

慈禧瓷器繼承了官窯瓷器的製作傳統,在歷代成就的基礎上,融入了時代特色,又有所發展。無論是同治、光緒大婚瓷器,還是“大雅齋”、“體和殿”瓷器,都是特色鮮明,風格獨具。從整體面貌上來說,與前朝前代器物有很大的不同,在當時來看是融入了鮮明的“時代風”,反映了主政者的審美情趣與欣賞品味,也反映出中國在近代化過程中受到的西方文化特別是藝術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