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祕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在歷史上每個朝代必不可少的就是君臣,王朝有暴君和姦臣,奸臣因為自己手中的權力逐漸強大,所以在朝堂上面肆無忌憚起來、禍亂朝綱,導致一個朝代的滅亡。王朝也有明君和忠臣,他們開國之後不忘初心,制定了合適國家發展的計劃從而使國家強盛。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嚴嵩

有些臣子並不是一入朝就變成了奸臣,就如同清朝的權臣鰲拜一樣,鰲拜可以說是大清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大清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入駐中原,其中很大的軍功都是鰲拜立下的。但是人一旦有了權便會貪,連鰲拜也不例外,但是鰲拜究竟是怎樣從一個輔佐了三代皇帝的臣子變為了權臣又一步步走向了罪臣。

要了解鰲拜的一生,首先就要從他的家世到步入政壇說起。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鰲拜劇照

鰲拜的叔父叫做費英東,而費英東對於鰲拜的啟示很大,換個角度說,沒有費英東也就沒有日後立下赫赫軍功的鰲拜。費英東這個人非常的驍勇好戰,在1588年,努爾哈赤起兵的第六年,費英東的父親索爾果,帶著部落前前後後五百戶人投奔了努爾哈赤。

當時費英東24歲就練得了一手百步穿楊的好功夫,努爾哈赤看到費英東覺得他年紀輕輕功夫如此之好,便越看越順眼,去哪裡征戰都會帶著費英東。費英東也是十分爭氣的,不管戰役是多麼艱苦,最終也是有驚無險的勝利了。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費英東

歷史上記載關於費英東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滅葉赫,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與葉赫女真是世仇。打葉赫的時候,是費英東當主帥,但是努爾哈赤看到葉赫一族非常厲害,久攻不克,怕軍隊損失慘重,便下令撤退。但費英東年輕氣盛又怎麼可能撤退呢?

於是便繼續攻打葉赫一族,努爾哈赤在軍營中左等右等還是等不來軍隊的撤退,於是第二次傳達命令讓費英東撤退回守。費英東正在戰場上,怎麼可能撤退,便再次回絕了撤退的命令。努爾哈赤非常的生氣,在第三次傳達命令的時候,費英東回來說不用撤退了,我已經把葉赫攻下來了,並且還將葉赫的首領帶回來了。

根據《清史稿》記載努爾哈赤看見這樣的場景不僅說了一句:“費英東乃萬人敵也。”鰲拜有這樣一個叔父,可想而知他以後的言行舉止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費英東滅葉赫

而到了皇太極稱帝的時候,鰲拜才正式的步入了朝堂之上,此時的鰲拜20多歲,只是皇太極手下的一個護軍的首領,並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舉動。而讓鰲拜真正大展身手,則是去幫助阿濟格攻打皮島的時候。

皮島這個地方進可攻退可守,也是當時的一個交通要塞,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個人幾次三番都沒有打下來,這個地方一直是清朝的心頭大患。阿濟格去攻打皮島時也遇到了這個難題,這個地方並不好攻打,一時間被困在了這裡。

這時鰲拜出了一個聲東擊西的計策,表面上派幾萬人馬從東南方向攻打,再抽取一支精銳的部隊從後方形成兩面夾擊的局勢,計策很好,但是後方的部隊由誰統領呢?鰲拜說,我願意領兵去後方。但是阿濟格並不相信鰲拜的實力。

根據《清史列傳》記載鰲拜這個時候說“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你,勢必克島而歸”。但是,皮島經過十多年的攻打,什麼樣的戰術沒有見過,這聲東擊西早已對皮島不管用了,所以他們在後方留守的也是精銳的部隊。

鰲拜一看才發現自己上當了,於是衝到了島上,發起信號將在東北的士兵全部召集過來一舉攻克皮島。鰲拜勝利的消息很快傳到皇太極耳中,皇太極非常高興賞賜了鰲拜巴圖魯的稱號,並且將鰲拜官位升成了將軍。

巴圖魯在當時的意思是勇士,可見皇太極對鰲拜是有多麼的滿意,鰲拜對皇太極也是忠心耿耿,通過這次戰役獲得了皇太極的器重。此時的鰲拜不到30多歲便已經成為了八旗將領中的一員,此後在很多戰役中也愈戰愈勇。這個時候的鰲拜權利已經非常大了,八旗將領都聽他一人的命令。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皇太極

但很不巧的是,皇太極在51歲的時候突然猝死,朝中決定立新王,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三個人分別是豪格,多爾袞,代善,這時的鰲拜誓死追隨豪格,但是多爾袞這邊也有很多人支持,代善主動退出讓氣氛頓時變得劍拔弩張起來,這時候濟爾哈朗提出立先帝的兒子福臨,也就是順治為皇帝,多爾袞也表示同意。

順治當上皇帝后,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則成為了攝政王,當時多爾袞想方設法的打擊鰲拜。這個時候李自成出兵攻打北京,鰲拜是八旗將領,所以由他率領著士兵們將李自成鎮壓。毫無疑問,鰲拜平叛成功升職了,此時的鰲拜位高權重,就算多爾袞是攝政王也無法撼動他的地位。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順治皇帝福臨劇照

但多爾袞一心想懲治鰲拜,剛好機會來了,順治皇帝的哥哥阿濟格一直叫順治孺子(小屁孩)。多爾袞一聽,就算順治皇帝是小孩,也不可直接叫他為孺子,所以下令讓譚泰和鰲拜面對著阿濟格的手下,讓阿濟格“檢討”自己。可鰲拜和譚泰也不傻,這是搞得讓所有人看阿濟格的笑話,這傳出去讓阿濟格的臉往哪擱?所以便私自將多爾袞下的命令扣下,多爾袞一聽便來興師問罪,將譚泰和鰲拜全部撤職。

多爾袞以為把鰲拜撤職後他這幾十年的努力也作廢了,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不巧四川張獻忠叛亂,鰲拜又隨豪格出兵平定四川,雖說鰲拜被消除了官職,但是他治軍才能還是在的,於是1648年豪格和鰲拜率軍回到了北京。本以為這次是慶功宴,卻沒想到災難隨之來臨。

在所謂的慶功宴上豪格被下令處死,不只是豪格被處死,這時參領者希爾良也被扣上了冒領軍功的帽子,功勞都沒有了還被削職為民,而鰲拜也被所謂監察不力,勘察不實的原因,再次被革職,罰銀一百兩。

但是鰲拜的倒黴並沒有因此結束,反倒接踵而至。當時有一個貝勒爺的兒子叫屯齊,他告發了濟爾哈朗當年擁立豪格為王並且包庇了豪格的種種罪狀,多爾袞聽到後命令手下的人去查,結果再次查到了鰲拜頭上,鰲拜也是當時擁立豪格為王的人之一,其罪當誅殺。

一個月之後,鰲拜府上的一個侍衛又告發了鰲拜當年擁立新王的那天擅自發兵守門,鰲拜是皇帝的手下,皇帝並沒有讓他發兵怎麼能私自發兵,該當論死。其實陳年往事還要被舊事重提,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鰲拜當時屬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結果又被革職為民。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鰲拜

轉眼間,到了1650年,也就是多爾袞暮年,這時候的多爾袞腿部受傷後便回家養傷,可畢竟曾經是眾星捧月的人現在回到老家難免生活過得很平淡,有一天就和錫翰(努爾哈赤的小兒子)暗示,說自己盡心盡力輔佐皇上這麼多年,皇上現如今卻不來看看自己,自己非常的傷心失望,錫翰馬上派人傳令下去,皇上聽後便從北京趕到了多爾袞養傷的地方。

多爾袞看到皇上來,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但是他裝作非常生氣的樣子,拍案而起,怒斥鰲拜說你怎麼搞的,為什麼皇上來了卻不通知我?這個時候的鰲拜已經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士兵了,經過多爾袞這一鬧將鰲拜趕回家了,徹底斷送了鰲拜的前途。

位極人臣的鰲拜,也曾被多次革職,揭秘鰲拜鮮為人知的年少時期

皇太極劇照

此時經歷了三次打擊的鰲拜,已經從當年輔佐皇太極的那個皇家衛隊指揮官變成了一個普通百姓,他的內心必定是痛苦和消沉的,就是這樣的鰲拜,我們怎麼也想不到他日後居然東山再起,再度回到了權力的頂峰。


參考文獻:

•《清史稿》

• 《清史列傳》

關注從仁說史,帶你每天瞭解一點歷史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