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看《三国演义》时对代表正义的刘备充满反感,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时也不太喜欢喜羊羊呢?

东东先森儿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心怀仁义,有恢复大汉救民于水火的宏愿,一生奔波,艰苦创业,终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就,在书中是一个很正面的人物,很值得同情学习和赞扬。《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喜洋洋,是个聪明有智慧小羊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地斗大灰狼,取得一次次胜利,也是令人可歌可泣的。两部作品都是以弱胜强,以勤奋智慧勇敢战胜邪恶强敌,都是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最好样品。但提问者却对代表正义的刘备充满反感,对喜洋洋不太喜欢,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也许是你的逆反心理在作怪?人大凡都有逆反心理,社会时时称道的,书本里处处赞扬的,有时候在逆反心理作用下,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它好,我就认为它不好;它值得赞扬,我看不赞扬。它不就是怎么怎么着了嘛,有啥可值得称道的?有正三国,我就来个反三国,能有什么?逆反心理有好的一面,就是推动自己去努力探求创造,打开新天地;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颠覆社会价值观,把人引入歧途。也许是你忌弱变强?本来你自己在一些事情中一直是强者,一直压服着那些弱者,心理认定了他们弱者的地位,弱者就是弱者,怎么可能成为强者?怎么可能战胜强者?看了《三国演义》和《喜洋洋与灰太狼》,你心里自然不舒服,反感刘备最终成为强者,反感喜洋洋能胜过灰太狼。也许你认为刘备太无能、喜洋洋太软弱?刘备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正是遇到了诸葛亮,他才有了一席之地,他事事都靠诸葛亮,他有什么能为?他凭什么领导诸葛亮?他凭什么做皇帝?喜洋洋就一小羊羔,人性化地给它编排了些智慧,羊和狼永远不在一个级别,喜洋洋都是人为给予的小聪明、小智慧罢了,哪能有这回事?也许你在看《三国演义》前已受到一些专家教授的讲演影响?现在黑三国,黑刘备,黑诸葛,黑关羽等等的说词很多,满天都是,而且都搞到了第一手证据材料,很有可信性的,刘备是伪君子,是地地道道的私心小人,是枭雄,什么刘备摔孩子?什么刘备痛哭抹泪?那都是他收买人心的手段,都是假的,某某专家早就把他批得体无完肤了,虚仁假义,刘大耳最可恶。也许提问者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由于本人不是心理医生,能力有限,只能胡乱说出这些,又不知合不合胃口,是不是很可笑很肤浅啊!

不过我们要清楚,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到底是假仁假义还是真心爱民,确是不好说,但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确实被塑造成了仁人君子形象,是真心为天下苍生的,这点儿无庸置疑,他的所作所为,都是正能量的,确也无可厚非;喜洋洋不是小绵羊,大灰狼也不是真的大灰狼,二者都已具了人性化,代表了善良和邪恶,启示善良的少儿们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要勇敢去战胜那些貌似强大的不良善者,是很好的启蒙电教片,喜洋洋是满满的正能量形象,怎么能会让你不喜爱呢?


sunjin72976689


你这个问题会误导很多读者的,什么时候开始,刘备成了正义的代表者,提问题一定要用词准确,这是对回答者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所谓正义,那是要和邪恶相对应的,而在三国这样一种权利的争夺中,没有所谓的正义,大家都是为了重新统一,只是打的口号不一样而已,其目标并没有所谓好坏之分。

因此,形容刘备,最好用仁义与正统来表达,这是我个人的建议。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回答为什么有仁义之心的刘备反而令大部分人讨厌与反感呢?

这要从三方面回答:

  • 三国演义

  • 评论家的扬曹抑刘

  • 仁义过头

一、三国演义

作为一个评书演绎的小说,对三国真正的历史已经做了很大改变,故事、人物的虚构与杜撰太多太多。因此,不可避免,三国演义里夹杂了太多作者吴承恩个人的感情,为了让人物更加鲜活立体,当然把刘备的仁义与曹操的奸诈推向了极致,这也是导致读者开始讨厌曹操,但是后来慢慢又喜欢与欣赏曹操了,因为他的性格里面有很多可爱的成分。而刘备不一样,他从始至终都是一副仁义样子,性格单一,而且很多时候,由于仁义过头,反而令读者讨厌。

二、评论家的扬曹抑刘

我觉得这个还近代以及现在电视上讲解曹操有很大关系,曹操被平反,树立英雄形象之后,自然刘备就显得没那么仁义了,曹操如果是真性格,那么刘备当然就是假仁义。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评说,这是一种手法。

三、仁义过头

刘备整个人的身上就又一个标签,仁义。从故事开头看到结尾,看着看着审美都疲劳了。他不像曹操那样,性格有一种矛盾存在。这种物极必反的心理效应,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弗洛伊德的噩梦


三国演义也好,三国正史也罢,魏蜀吴各自为了本集团的利益,你杀我战,互有攻伐。他们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没有谁是真的为了天下百姓。

曹操征伐徐州,目的是要给他的养父曹嵩报仇,下狠心决定打下徐州后屠城。这是什么行为?军阀还是强盗?

孙策借兵开创东吴之地,立稳脚跟后也很张狂,做的最过火的事就是不顾百姓求情,执意杀死于吉,后来于吉每晚都来索命。这一桥段是否以于吉做为百姓代表,说明民心欺不得?得罪了百姓,你就算是一国君主也不好使,早晚灭了你。

到了孙权,年轻时还算励精图治,可到了晚年,开始走向骄奢淫逸,大杀功臣之路。这是昏庸的标志吧?

刘备,看似最忠厚,其实他的所作所为实在不怎么样,甚至让人仔细想想都觉得他是三国演义里最无耻的君主,没有之一。我这么说话大家先别喷我,试想刘备都做了什么?开始穷的叮当响,后来走了桃花运,娶了漂亮媳妇儿,还一连娶了两个。开挂啦?还没窝蹲呢,就迈向皇帝生活了,东宫西宫的伺候你?有了漂亮媳妇儿你倒是珍惜呀,先前下邳丢了,夫人陷于吕布之手;后来徐州失陷,俩夫人又被曹操逮去。长坂坡前,直接把两位夫人弄得不知去向。糜夫人伤重跳井而亡,要不是赵云拼死,连甘夫人和刘禅都得死在乱军之中。危难时刻老婆都能丢,够狠!

刘备在益州发展成王,成皇帝,可这地盘是他本家兄弟刘璋的,被他抢来了,还把刘璋“发配”了。这是好汉子干的事吗?初期被曹操打的到处跑,逃去了荆州境内,刘表念及同宗,收留他,让他住在新野。后来刘表死了,他儿子刘琮投降。我想,幸亏刘琮投降的早,否则荆州全境都得被刘备抢去。以刘备的为人,没他干不出来的事。这人比曹操,孙氏兄弟还不济呢,他能代表正义?

至于喜羊羊嘛,和刘备不是亲戚关系,他们的角色之间跳跃性太大,让人一时脑筋转不过弯来。

单就喜羊羊来说,能勇敢的和狼搏斗,可敬可佩,但是除了勇敢和聪明,也就没什么了。所以看这部动画片必须得综合着看。力气大的暖羊羊,武功好的沸羊羊,懒惰成性的懒羊羊,漂亮单纯的美羊羊,它们在一起互补才能拥有完美的性格和特点。题主看不惯喜羊羊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做为主角的它特点比较大众化,没什么突出的重点吧。拥有主角光环却没有人们期望中的表现,所以是不讨喜的。


禁街虎1


因为他们站在了道德的最高点,也是作者想要塑造的正面角色

当一个正面角色,太过正面,反而就显得有点假了

所以,一个角色的刻画,还是非常重要的

越小的时候,越发现,自己喜欢刘备这样,为国为民的大义角色

长大了才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曹操,这样有才有略的奸雄

再长大一点,才发现,其实孙权才是最聪明的

他中庸却不迂腐,他聪颖又不锋茫

他很好的将自己隐藏在了刘备与曹操中间

既不是出头鸟,又没人觉得他好欺负,活成了平凡,却又伟大的人


子羽的文库


物极必反。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被刻画的太过仁德,就显得虚伪。汉献帝血衣带诏书给国丈董承,刘备也参与其中,后袁术兵败欲投袁绍,刘备以防止二袁合兵一处为由,离开京畿,取了徐州,衣带诏东窗事发,他割据一方免于一死,置皇帝于不顾;荆州刘表临终欲托付大事,刘备恐人心不服,坚决不受,后夺取荆州,多送美女给刘琦,刘琦身体衰弱,早逝。。。三国演义把刘备刻画的太过,不如曹操真性情。

同理,喜羊羊虽然代表正义一方,但是将他的才智刻画的太过,让人觉得不真实,而且这么强的表现欲,也会引起人不适


cycpczcy


几个所谓的历史领悟创作者能不能专业一点。首先分析历史人物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在讲究忠义的汉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肯定不是正义的。第二,即使是以现在的眼光,魏蜀吴三国唯一没屠过城的就是刘备,如果这算假仁假义,我宁可选择这样假仁假义的统治者。第三刘备能从织席贩履走到割据一方,人格魅力是远远胜过曹操孙权的,可以参考黄权,许贡等事。


一懒xinn众衫小


《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不是历史故事,因此,作者刻意捧刘备,贬曹操,这就造成了后世的普世观点,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但是,如果仔细看小说之后不难发现,其实作者对刘备的描写并不是那么完美的,至少他做人不够真实,他的成功只是因为他姓刘,是汉室宗亲,唯一的能力就是笼络人心,临死还不忘考验诸葛亮一番,搞了一个白帝城托孤的把戏,说什么阿斗能力不行,先生就继位吧,其实诸葛亮如果真的不识时务的话,当时就会被账外的众将杀死,可见刘备的险恶用心了。所以小说中的刘备是越看越可恨,我甚至认为,整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第一号大奸大恶之徒。


鄞粤强


宁交真小人,不交伪君子


杨维起来


问题:为什么我看《三国演义》时对代表正义的刘备充满反感,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时也不太喜欢喜羊羊呢?

看《三国演义》时对刘备反感很正常,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不太喜欢喜羊羊也没错。

解答与分析:

看《三国演义》时对代表正义的刘备充满反感的原因:

一,《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倾向明显,人们看《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基本是以曹操做比照。

人都是有缺陷的,性格缺陷和外表缺陷一样,不能刻意修整。整过容的脸往往不柔和、不自然,甚至僵硬难看。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就写得自然、真实、生动。 而《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则雕琢的痕迹很明显,就像整过容的脸,总觉得有哪里令人不舒服。

比如说,“刘玄德携民渡江”一节,刘备抛妻弃子,带百姓渡江逃跑。

刘备有必要携民渡江么?假如不携民渡江,曹操难道会把荆州和新野的百姓都给杀了? 曹操并非异帮侵略者,难道他夺江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屠杀百姓? 即使作者硬给曹操一个屠城滥杀百姓的罪名,那也是为了尊刘贬曹的需要。 “刘玄德携民渡江”,几乎损折赵云这员大将。而赵云救出了刘禅,刘备把他抛之于地——沽名钓誉,收买人心,假仁假义的面孔的确令人反感。

二,与曹操的奸诈狡猾、直截了当,狠毒任性、豪爽不羁相比,刘备惯用鳄鱼的眼泪,九易其主,过河拆桥,落井下石,更令人生厌。刘备这方面的特点,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清楚。不赘述。

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时也不太喜欢喜羊羊的原因:

为什么人们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不太喜欢喜羊羊?人们喜欢不喜欢喜羊羊,都是相对于喜欢不喜欢灰太狼来说的。灰太狼很真实,如同真实生活中的人,无论它的优点还是缺点、善还是恶。因为真实,所以人们喜欢它。两相比较,喜羊羊过于完美了,高大全形象,没有缺点本身就是缺点。这也补充说明了,人们为什么对《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反感:美化过的刘备不真实!


初晓兒


因为题主是灰太狼,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