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贵难得之物,安心生活---读《道德经》笔记


第十四课 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少为盗。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可欲,使夫知者勿为也。无不为,则无不治。


不贵难得之物,安心生活---读《道德经》笔记


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不看见心里所想又得不到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就不会分散。有的人电影看多了,看人家高消费、高享受,自己条件又不够,总想去试试,怎么办呢?所以整天都在想方设法去借钱,借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抢,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我们的精力大部分用来学习和工作,自然就没有时间关注人家的高标准生活了。比如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人,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来搞科研和治病救人,哪有时间去想高标准的生活。有些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就不思进取,总想着享受生活,眼睛总是往上看,看到人家比自己的生活水平高,就想法设法去效仿,这就容易分散精力。

《老子道德经新译》在第四十三课中讲: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道德修养高的人的欲望就是不欲,为了减少欲望,最好的办法是不看重难于得到的物品,也就是生活尽可能俭朴,不要把心思用在高消费上。我们通过学习并践行《道德经》思想,不看重这些难得之物,做事情才会安心,本性才能守静。如果你乱想,欲望太重了,这样本性不守静,是学不好《道德经》的,事情也处理不好,道德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