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讲大道理的父母招人烦?说教等同教育无用功,智慧父母这样做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把讲道理和讲“大道理”混为一谈,在发现孩子犯错了,父母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一大堆“大道理”。

当父母沉浸在自己无懈可击的“说教”中时,孩子的耳朵却早已经闭上,随之而来的是厌烦和抵触。

爱讲大道理的父母招人烦?说教等同教育无用功,智慧父母这样做


周末的时候,欣欣跟着妈妈一起去公园玩,一路上孩子很开心,终于不必去上兴趣班的快乐溢于言表。上了地铁后,妈妈为欣欣找到了一处座位,安顿欣欣坐下后,妈妈便扶着一旁的栏杆看手机。

没多久欣欣就“不耐烦”了,开始在座位上动来动去。欣欣妈妈有些不高兴地说“别和熊孩子一样,有座位就安静地坐着!”

孩子听到妈妈的批评后有些不开心,但是也收敛了许多,但是过了一会儿,欣欣还是忍不住动来动去。

欣欣妈妈有些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有座位给你坐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你不懂得珍惜呢?你没看到妈妈还站着呢吗?难道我和你说的坐有坐样你都忘了吗?”

欣欣被妈妈一大串的“说教”弄得不知所措,眼泪在眼圈里打转。

“妈妈说的不对吗?这样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吗?妈妈和你说过多少遍了,出门要有出门的样子,这又不是在家,你再这样我就不带你出来了!”

虽然欣欣不动来动去了,但是妈妈的说教却没有停止。终于妈妈说得累了,在听到欣欣保证自己“乖乖听话”之后心满意足地闭上了嘴。

地铁到站了之后,妈妈才发现欣欣尿裤子了。原来孩子动来动去的原因是因为想要小便。不过欣欣妈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误解向孩子道歉,反而责怪孩子临出门的时候没有去上厕所。孩子委屈地听着妈妈的说教,去公园玩的快乐心情一扫而光。

△为什么很多的父母喜欢对孩子进行说教?

大多数中国式父母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当父母选择性忽视孩子的内心状态时,父母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

父母沉浸在自己“幻想”的教育愿景中,认为自己的说教会让孩子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

事实上,父母的大部分说教并不会让孩子有这样的感受,反而会因为“不接地气”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教育家卢梭认为,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而父母的说教通常就是以这三种方式展开的,孩子不接受也是自然。

父母把自己的惯有认知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准。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就是听不懂?”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为什么做不好?”

爱讲大道理的父母招人烦?说教等同教育无用功,智慧父母这样做


当父母觉得自家的孩子无可救药时,却没有发现自己正在以一种高姿态对孩子指手画脚。父母把自己放在一个和孩子不平等的位置时,以过来人自居的父母把说教当成一种最“顺手”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容易被“完美主义”裹挟,父母们不愿意看到孩子犯错,孩子稍有差池父母就容易上纲上线。

父母教育的焦虑感无形中放大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父母在不断地说教中寻找心里安慰。父母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十分关注,但是因为缺少对教育方式的探索,信手拈来的“说教”成了父母教育方式上的掩耳盗铃。

△说教会带给孩子哪些负面的影响?

语言攻击

父母自以为很有道理的道理有可能因为夹杂着自身的坏情绪而变成了对孩子的语言攻击。父母在不断地说教中负面化了孩子的行为表达。原本孩子只是犯了一点小错,但是父母开始由此“翻旧账”、“过度解读”使得孩子对于自身行为的认知发生了偏差。

并且在父母不断重复的说教中,孩子身上的一些错误行为反而被一再地强化。

打击自信心

父母的说教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当父母企图通过一些大道理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时,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父母对自己的失望和否定。

在孩子自信心培养的过程中,枯燥难熬的说教消磨了孩子对于自我的正面评价,于是便出现了父母越管孩子越差的教育窘境。

消磨耐心

爱讲大道理的父母招人烦?说教等同教育无用功,智慧父母这样做


说教消磨了孩子对于父母教育的耐心。当父母采取言简意赅的教育方式和孩子沟通时,孩子常常会积极地进行回应。

而迷信说教的父母,在絮絮叨叨的老生常谈中消耗了孩子的耐心。孩子不会花费心思去琢磨大道理背后的内涵,更加习惯于开启自我保护机制的封闭自我。于是在父母滔滔不绝的说教中,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

△聪明的父母怎样管教孩子?告别说教教育的无用功

适当地犯错反而更能让孩子懂得道理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应采儿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教育经验。当时家里有一个柜子,因为柜门很紧,开关门的时候很容易夹到手指。应采儿的儿子很淘气,于是全家人开始担心柜门会伤到孩子,十分纠结要怎么和孩子沟通才能够让孩子“乖乖听话”地远离柜门。

应采儿想都没想很直接地带着孩子来到柜子前,开关门的时候夹了孩子的手指一下。孩子吃痛地大哭,虽然当妈妈的应采儿很心疼,但是令她开心的是孩子再也没有对柜门感到好奇。

很多父母对于“试错教育”嗤之以鼻,家长们对于孩子犯错的容忍度极低,认为犯错就意味着孩子身上出了问题。

而事实上“试错教育”带给孩子的教育引导比说教要有效果得多。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根源

爱讲大道理的父母招人烦?说教等同教育无用功,智慧父母这样做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区看世界。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世界,习惯性地低估孩子所遇到的困难。当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时,父母才能够明白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

而这远比空洞的、不易于理解的说教更加有意义。毕竟父母要规范的是孩子的言行,纠正的是孩子的想法,只有被孩子高效地理解和接纳才能够实现教育的目的。

拒绝双标教育,教育孩子也约束自己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以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自处,双标的教育方式会让说教变成一场可笑且没有说服力的表演。

父母约束自身行为更加能够成为孩子眼中的良好示范。严于律己的父母为孩子传递的是一种正面的榜样力量,孩子更加信服。

爱讲大道理的父母招人烦?说教等同教育无用功,智慧父母这样做


△小结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看似无可挑剔的说教教育并不靠谱。

没有一种教育方式是可以万无一失的,找到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待才能够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大家对于说教的教育方式有哪些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