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文/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个初中毕业在家养娃种地的农村妇女,和一个在北京港资公司当律师的职场女性,谁会更有优越感?


你心里有了答案?


但实际的情况是,前者。


因为她结了婚,有了孩子,而后者依旧单身。


这不是段子,而是最近很火的纪录片《剩女》(又名《中国剩女》)中真实的一幕。


也是2020年的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幕幕。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邱华梅今年34岁,出生于山东滨州的某个小山村。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家里除了她,还有4个姐妹。


在这样的农村家庭,早早结婚、生子、顾家,过着平平无奇的一生,几乎是每个女孩的宿命。


但华梅有自己的想法。


她从小就是个学霸,高中毕业考入北京某政法大学,之后又在一家港资律师事务所工作。


从农村,一步一步骄傲地扎根在了首都。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这本该是个一把烂牌打成王炸的励志故事。


但华梅每天都在万人鄙视的日子里艰难地活着。


一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围成一圈“批斗”她。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催婚。


父亲说:


“我真搞不懂你是怎么了?”

“以前以你为骄傲,现在你让我烦透了心。”

“亲戚朋友问起来,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母亲说:


“你这种人就是少有。”

“我愁得都睡不着。”


姐姐更狠:


“不结婚的人都该判刑!”

“你不结婚,再幸福那也不叫幸福!”


就连外甥都喊她:“光棍姨!”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一开始,华梅还能凭着自己的阅历和见识有条有理地反驳。


但在一句句“你就是读书读傻了”“你不正常”“你太自私”的轰炸下,她还是哭了。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为了不让家人失望,华梅开始将自己投入相亲市场。


当红娘问到她的择偶标准时,她只提了两点要求:


受过良好的教育。

愿意做家务。


红娘听了,不屑地一笑,对她连开三枪:


长相一般,年纪太大,想得太美。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言下之意,你都这条件了,还敢对人家提条件?


华梅解释道,我34岁,年纪很好啊。


红娘下巴一抬:“哦?是吗?”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与相亲对象见面,还没等华梅提出什么要求,对方就强硬摆明态度:


“我要占主导地位,可以一半一半,但我要占更大半......女生不能比我强太多。”


句句暗示:到了你这年纪,要结婚,先学会顺从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种种努力无果,行动派的华梅干脆主动在相亲公园为自己征婚。


但每当她鼓起勇气上前“推荐”自己,别人一听她的职业,瞬间没了兴趣。


“律师啊,不行不行,以后吵架都吵不过你。”


甚至有大妈赶她走:“别聊了好吧,我害怕。”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一次次被打量,被贬低,被质疑。


华梅不禁反问:是否我再上进努力,只要还没结婚,就是一文不值?


可她的委屈,没有任何人理会。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剩女》,拍摄于四五年前。


“剩女”这个词,也是2006年被生造出来的。


可就是这么个古早的老土概念,在十几年间给无数单身女性扣上了铁帽子。


25岁是剩女,30岁是大龄剩女,35岁之后还单身的,基本上就被全家围着转了。


更甚,被全世界戳戳点点。


我想起前两年有个挺奇葩的新闻。


一个26岁的年轻女孩,主动跑到医院神经科,跪求医生让自己住院。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为什么?被催婚吓怕了。


“有没有认识男孩子?今天有没有跟男孩子接触?”

“你已经年龄很大了,再不结婚,以后没有人要了。”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每一天,她都在被家人盘问、逼迫,以至于一听到这种话就会“头皮发麻,浑身发抖”。


而经医生诊断,她真的患上了轻微的抑郁症。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一个好端端的姑娘,活活被催婚催病了。


可“病”的,又岂止她一个人?


《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问48岁的俞飞鸿:“老是一个人呆着,你觉得精神会正常吗?”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35岁的田馥甄被记者围着追问:“外界传你是黄金剩女哦,你想几岁结婚啊?”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还有30岁就成清华最年轻博导、42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女神颜宁,在社交媒体上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她为什么不结婚”,“女人事业再好,不结婚生小孩也不完整”。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不管你事业是否成功,学历如何,和周围的人相比取得了多大成就。


哪怕你是个精英,明星,女博士,抑或是个富婆。


只要身为女孩,这世上就没人根本关心你的星辰大海。


你的结婚与否,成了被评判的全部标准。


再怎么一身光鲜,只要大龄未婚,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奇葩,异类。


一个女人的全部价值,就这样被定义。


到底是谁病了?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婚姻的束缚就像一双鞋子,有些人脚小,穿进去正合适。


可我偏偏脚大,我还有很多理想和期待,这鞋子我穿进去会疼,我不想穿。”


这是《剩女》中律师华梅说的一段话。


那些妖魔化“剩女”的人不会知道,单身对很多女生来说,只是一双更大的鞋子。


是更多的选择。


我很欣赏陈乔恩在《女人30+》中对“剩女”的反驳。


40岁的她,中意滑冰,给自己买花,四处旅行,收拾自己的小屋。


但总有一些喜欢指手画脚的人,比她还着急她的年龄,不停追问:


你都40了,怎么还不结婚?


陈乔恩回击说:


“为什么现在这个社会,对大龄未婚女性这么苛刻,我们说我们很快乐,大家却不相信呢?


我说我今年就40岁了,我不恨嫁,大家就会在我这些话里找一些蛛丝马迹,觉得我一定不快乐,一定在装。


为什么要有一些,所谓的这种道德标准,或者是利用攻击,甚至恶意的东西,慢慢缓缓地去戳你。”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单身姑娘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们有事业,有爱好,读书健身看剧。


她们不但不是异类,甚至长得漂亮,小有成就。


只是生活本就不只有一种模样,她们恰恰选择了更让自己舒服的那一种。


作家Glynnis MacNicol,在自传里,开心地描述过自己的单身生活:


只要她想,随时可以去旅游,做一切想做的事情;


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朋友,不会因为缺乏空间而感到恐惧。


无论何时,单身从来不是走投无路的结果,只是走了与旁人不同的那条路。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前些天,微博上整齐划一地喊着“保护中国女孩”。


我看到律师吴杰臻的发声,其中一条颇有感触:


要保护中国女孩,能做到尊重女性结婚和不结婚的自由,不进行剩女羞辱就很好了。


“我34岁,资深女律师,父母要给我判刑”:结婚越晚,结局越惨?


在人人逼婚的年代里,单身女孩被贴上了太多苛刻的标签。


但她们值得更多的自由。


今天,我想告诉所有人,怎样才是对中国女孩最大的呵护:


单身,恋爱,同居,结婚,生孩子,不生孩子,一切选择都属于我。


你可以不赞同,不理解,但不可以批判我,更不可以用“剩”这个词来形容我。


有人选择一套房,一碗粥,一个比肩共立的爱人,一个温馨平和的家庭,这是一种幸福;


也有人选择养一只猫,种一棵花,去每一个不同的远方,记下每个有趣的念头,这也是一种幸福。


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不枉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