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风中有朵雨做的雾状云


1、总督是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域中实际或者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清朝多被称为督宪、制军或制台,最初是朝廷派往地进行军事巡查的虚职,到清朝变成了常驻地方的封疆大吏。明朝是朝廷临时授予文臣监督军事的一种官衔,明末《涌幢小品·总督总兵》记载“文臣称总督,武臣称总兵,都是虚职。”,与总兵一样是没有品秩的差遣。通俗点讲就是兼职,一般都是带有实职(兵部尚书、都御史之类)的兼总督,巡查范围有遍及数个省的、也有限于一省或者几个州府的。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才开始常设两广总督,正德年间将总督改为总制,此后总督兼掌民政,成为地方军政首长。

清朝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和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正式官衔“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某地,提督军物粮饷”,官衔正二品,如果兼兵部尚书的就是从一品。

2、巡抚又称抚台、抚军,管辖地界从是千平方公里至数十万平方公里不等,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权力。巡抚一词出现于1391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此后皇帝经常派遣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巡抚地方,事完成后复命,如同钦差。明宣宗时,常设巡抚,节制三司(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明英宗一度废除巡抚制度,次年恢复,嘉庆时巡抚成为常设官职,主要职责是税收、水利和内政,通常有调动军队的权力,15世纪后,以省区为单位配备巡抚。

清朝沿袭巡抚制度,设立16个巡抚,正式官衔“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某地。”,为从二品,兼兵部右侍郎则为正二品,监管行政和司法,少数监管军务加衔“提督军务,兼理粮饷。”

3、将军:明朝未设将军一职,由都指挥使主管地方军务,明太祖采用卫所制,1370年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设置都司管理,明朝共设立16个都司、5个行都司和2个留守司,未设置将军常职。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特有的组织形式和军事制度,是清朝军队的核心,八旗有满洲、蒙古和汉人之分,但都是基于同一套制度下,差异不大,旗人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终身不变,居住地也是固定的,在汉地的驻防军更设立“满城”供旗人居住,并与非旗人隔离,旗人不受当地总督、巡抚管理。

大家在“武状元苏乞儿”看到的广州将军之所以厉害,就因为是八旗驻防军,官衔与两广总督一样,地位更高。清朝共设立23名驻防军将领,其中13名称为某某将军,将军一职为从一品武职。

4、都统:自前秦苻坚发兵攻打东晋开始设立少年 都统,统领富家子弟兵。唐朝后期曾经设立行营都统,统领各倒兵讨伐藩镇,并设都都统节制行营都统。辽、金时也设有都统一职。

清朝开始为常设职务,在武职中品衔仅次于驻防将军。分为八旗都统和驻防八旗都统,八旗都统是清代八旗制度每一旗的最高长官,为从一品;清朝驻扎于各地的“驻防八旗”的长官也称为都统,在不设驻防将军的地方都统为最高长官,社驻防将军的地方一般设副都统,受将军节制。

5、提督:也叫军门,为从一品,就品级上看,受总督和巡抚节制,但一个是行政统治,一个是统帅权力,没有一定的上下级规定。

明朝提督是委派的差遣,不是正式官职,除东厂提督外,通常都由文官担任,

清朝提督演变为正式武官,为从一品,共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

6、总兵:正式名称为总兵官。明朝也是武职差遣,由勋爵兼任。

清朝军权为各省巡抚掌握,总兵听从巡抚命令为正二品,视驻地不同,统领兵员一万五到数百名不等,共设总兵83名,陆路总兵70名,水路总兵13名,统辖十八省614防营63万兵力。

以上是对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的简要介绍,清朝绿营,军衔依次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明朝一般都为虚设,也就是兼职,类似于钦差,事毕回去享受原官职。

清朝来说,从官衔来看肯定是总督和将军一般为从一品,将军只是武馆,只管辖军队,总督军政大权独揽,肯定总督官大。

至于相互制约好像不好制约。驻地同城肯定是要看谁的官衔大了,但也有可能汉人肯定地位要低于八旗,官衔差不多的时候肯定八旗比较厉害。镇压省内叛乱肯定要听武官的,这几个武官里面提督最大。


今天的过去式


同时出现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这些官职的是清朝。其中总督、巡抚属文官,将军、都统、提督属武将。下面有书君带大家来理一理这些官职大小。

一总督(从一品官)

清朝的地方官中,乌纱帽最大的是总督,从一品官,是最高行政长官。掌管政治,军事,经济。

清朝时候共有九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还有云贵、四川、陕甘、东三省总督。

其中直隶总督在天子脚下,比其他八个总督权利还大些,如李鸿章就是直隶总督。左宗棠当时是陕甘总督。

除此之外,清朝还设有专门管理事物的总督,如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

二:巡抚(从二品官)

巡抚刚开始是临时派遣性质,巡抚某某地,相当于现在的上级检查团。

清朝时候已是定制,巡抚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正二品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管理一个省的军事、吏治和刑狱。

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巡抚是刘铭传,任台湾巡抚,还有一位是于成龙,曾任福建巡抚。

三:将军(从一品官)

清朝的将军分三种,都是从一品官,第一种是宗室爵号,并非实际职务。

第二种是带兵出征时任命的临时统帅,虽是临时工,但担任这种职务的都是王公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五大战区司令员。

第三种是驻防将军,以八旗兵分别驻于各省要地。驻防将军是当地驻防八旗兵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集团军军长。

清朝时候全国共设有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全国各处要塞,如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等边塞之处,镇守边疆。

清朝最有威望的大将军是雍正时的年羹尧,平定了西藏。

四:都统(从一品官)

都统是清朝八旗中各旗的最高长官,从一品,管理各旗的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的事务。都统是由皇帝任命的。都统一般是由满蒙王公和朝廷重臣兼任,比如历史上的和珅就曾任过都统的职务。

五:提督(从一品官)

提督在清朝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官,是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就是统管汉人兵员的官员。一般一个省设一位提督,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另外清朝还另外设水师提督,如福建、广东、长江水师提督。还有九门提督,也称步军统领。

六:总兵(正二品官)

清朝设有总兵一职,正二品,受提督统管,总兵管理本镇军务,提督和总兵都由绿营中的汉人担任,是汉人武官能出任的最高官位了。全国在编制内的总兵不过才80多人。

将军、都统、提督都是武官,品级相同,没有高下之分,但提督用的汉人,清朝重用八旗子弟,轻汉人。所以实际上提督是没有什么实权的。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吃瓜群众们经常看电视,对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耳熟能详,到底谁官大,小编先给大家打一个比喻,然后再和大家一一道来。

总督在古代基本上是封疆大吏,如果按现在的级别对应来看,相当于两到三个省的省委书记之和,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东西南北,党政军民学,党指挥一切,总督是对这几个个省全权负责。

巡抚最好做比喻,也就是一个省的省长。

至于将军,就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加政委。

提督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战区司令。

都统这个职务比较尴尬,暂且定性为直辖市市长吧。

总兵的话相当于一个集团的军长。

从刚才的比喻来看,大王小王基本上大家有一个大概的来了解,也就是总督第一,将军第二,提督第三,巡抚第四,都统第五,总兵第六。总督最大,总兵最小,下面小编以清朝为例,一一给大家分解如下:

总督:一般为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最高长官。清朝共设有十一位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这十一位总督是真正意义上的牛逼人物,近代的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等,都是有名的总督,按理说,他们应该是正二品,可实际上,一般的总督都是高配,可以兼任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也就说,有些总督还是“政治局委员”,所以总督绝对是六个官职的龙头老大。 直隶总督 李鸿章

将军:将军这个称为历朝历代都有,拿现在解放军的编制来说,只要是有将军军衔的都是将军,从少将到上将,多如牛毛,还有很多文艺家是文职将军,比如宋祖英、阎维文等。在清朝,将军一般称之为驻防将军,负责旗兵的调度,因此又被称为旗兵最高长官,清朝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在全国各地。当然有人会说还有大将军,比如抚远大将军周培公,征西大将军年羹尧等,大将军和将军不同,一般全国只有一个,指的是有战争时出征的总统帅,深受皇帝新任,职务也更高,如果真要举例的话,相当于出征朝鲜的彭德怀彭老总这个位置。

大将军 年羹尧

提督: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或几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提督这个官职也是只有清朝才有的,看过康熙王朝的都知道,姚启圣是总督,施琅是提督,两个督在打台湾上策略不一样,施琅对姚说:你是督,本督也是督,老子凭什么听你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提督和总动基本上官职差不多大,但提督是纯粹的军事长官,一般来说要让总督三分。当然,有一个提督最牛逼,那就是九门提督,掌管整个京师的兵马,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北京警备区司令员,官职不高,但是手握皇家姓名,所以九门提督选拔非常严格,只能够由皇帝的亲信充任,起初的时候多是由满清贵族担任,后期才慢慢的启用了一些汉人担任,著名的有康熙时候的“铁丐”吴六一,力助康熙平顶鳌拜,还有扶持雍正的隆科多。

九门提督 隆科多

巡抚:刚才说了,巡抚就是一个省的省长,管一个省的民生,民政,官司等等,基本不涉及到军权,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在清朝,巡抚一般为正二品,无论是权力还是职级,都要比一品的总督和将军要低一些。比如晚晴山西巡抚张之洞1881任山西巡抚,推行洋务,在太原设立洋务局,后来升了官,担任湖广总督。

都统:清朝开始设立都统是管理旗人,基本相当于巡抚,后来专门为了边缘的地区设立的,在一些边境地区,中央直接管理不太方便,于是就出现了都统,算是在当地最高的军政长官。雍正元年,皇帝设立八旗都统衙门,八旗都统的出现,就是皇帝削弱八旗旗主,让自己更好统治八旗的结果,都统的权力越来越小。

八旗都统服饰

总兵:总兵也是有着很大实权的军事长官,不过它的职级算是最差的,直接受到提督的管辖,和上面的这些大官比起来,就显得没有什么重要的了。

当然有人会说小编说的不对,认为要按照品级来分谁大谁小,对于这个说法,小编笑了,大学校长是省部级,能和省委书记比大小吗?所以,按照实际权力从大到小排列绝对是:总督将军、提督、巡抚、都统、总兵。


葛大小姐


官职大小,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空间里看,时代不同,情况可能不同。

很多时候,同样的官名,以前是小官,后世可能是大官,比如侍中,尚书,还有书记。

下面仅以清代简单讲这个问题。

一、先说总督和巡抚。

总督和巡抚都是文官系统。

很多人以为,总督和巡抚是上下级关系,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垂直的上下级关系。

巡抚是一省的行政长官,全称是:巡抚某处,提督军务钱粮等事务

总督的全称是: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都御史衔,总督**处,提督军务钱粮等事务,到。总督可能管着一个省,这时官衔后面会加兼巡抚事字样,也有可能同时管着几个省,比如两江总督,管着江苏,安徽等地。

可见,总督和巡抚具体负责的事务是差不多的,只有辖区大小之分。但总督和巡抚有品级的高低,比如有加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都御史衔的总督,就是从一品,就要比巡抚的正二品高一级。如果没有,总督和巡抚并级。当然,到了后期,担任了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成为了定例。

总督和巡抚非但没有正式的上下级关系,有的时候还有矛盾。有个词叫督抚之争,特别容易发生在总督、巡抚的驻地都在同一个城里的情况下,到底听谁的,比如四川总督和巡抚,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四川巡抚就裁撤了,只留下了四川总督。而山东只设巡抚而没有总督。

所以总督属于职级高配,实则二者为同僚。

二、将军、提督、总兵,

将军、提督、总兵,都是武官系统的。

清朝的将军,主要指驻防将军,受制于中央,和总督一样都是从一品到正一品,排名在总督之前。

提督,正二品到从一品,则为一省军事长官,但受制于地方总督。

总兵正二品。



空桑空桑


从实际品级来看,应该是总督>将军=都统=提督>总兵=巡抚。

从民政实权来看,应该是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

看了这么多分析,感觉有点乱,不通俗易懂。其实古代和现在都一样,分中央官和地方官,比如:现在的省委书记(不兼任政治局委员)、省长时就是地方大员,国务院各部长就是中央官员。人民解放军就是保家卫国的,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武警部队是维护地方稳定的,也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我也简单讲几句:

1、总督:品阶从一品时,对应到现在称副国级,相当于现在一些大省(人口多、经济发达)的省委书记兼任政治局委员。品阶正二品时,现称省部级,相当于现在的一般省的省委书记。直隶总督类似现在的直辖市的市委书记(北京、上海等书记一般兼任政治局委员)。

2、巡抚:品阶从二品时,对应到现在称副省部级,但职权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只能理解为享受正省部级待遇。品阶二品时,现在称正省部级,在本省不设总督时,省长兼任省委书记,才名正言顺可为正省部级。

3、将军:品阶从一品时,职权对应到现在称战区司令员。但官比战区司令员大,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享受副国级待遇。

4、都统:品阶从一品时,职权对应到现在没有,(因为现在军队全面由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在民国时期相当于国民党领导的正规军)级别也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享受副国级待遇。

5、提督:品阶从一品时,职权对应到现在没有,(因为现在军队全面由中央军委统一指挥,在民国时期为联合抗日,相当于共产党领导的入编八路军)级别也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委员,享受副国级待遇。

6、总兵:品阶从二品时,对应到现在称副省部级,职权又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军区司令员,但官比各省军区司令员小,因为现在的各省军区司令员一般都兼任省委常委,属正省部级。

以上为大致分析,不知对否?


HUAPAI




答:这个问题,抢答的人不少,但叽哩咕噜说了一大堆,很乱,而且,说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甚至有人拉倒说,这些官员,是互相制约,互相抗衡的,不好说谁大谁小。

好吧,那么,还是由我来回答好了。

用我的方法——最直接、最形象,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方法:例举法。

话说,道光十八年 (公元1838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得道光皇帝亲授“钦差大臣关防”,前往广州禁烟。

林则徐抵达广州之日,广东大小官员全部出动,聚集在广州珠江天字码头躬身相候。

这些人,有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广东将军德克金布、都统左翼奕湘公爵、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广东海关监督豫堃等等。

不难看到,题面上说的几种官职都出现了。

下面分别说一下这些人的官场升迁,就知道这些官职到底孰大孰小了。

先说邓廷桢。

邓廷桢此前是安徽巡抚,因为前任两广总督卢坤禁烟不力,得道光皇帝提升,于道光十五年升任两广总督。

再说怡良。

怡良是满洲正红旗人,原为江苏布政使,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2月,出任广东巡抚。邓廷桢与林则徐同时被撤职后,怡良曾短暂署理两广总督一职。道光二十年(1840年),琦善出任两广总督,其私订《穿鼻草约》,惹怒道光帝,被被革职查办。怡良遂兼署两广总督,后又被实授闽浙总督。

补叙一下邓廷桢,他与林则徐充军伊犁后,又被起用为陕西巡抚、陕甘总督。

那么,从邓廷桢和怡良的升迁过程来看,很明显,总督的官职比巡抚大。

然后来看广东将军德克金布的情况。

德克金布是满洲旗人,最初任乌鲁木齐提督,后提升为荆州将军,后又转为广州将军。

再补充一下,怡良在担任闽浙总督次年,因受达洪阿的牵连,一度去职。到咸丰二年(1852年),才被起复任为福州将军,次年转任两江总督。

由此可见,总督的官职比将军大,将军又比提督大。

都统奕湘在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被提升为荆州将军,后历任广州将军、盛京将军和杭州将军。

即将军的官职比都统大。

关天培原本为江南苏松镇总兵,后来署理江南提督,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调任广东水师提督。

不难看出,提督的官职比总兵大。

有了此上材料,再补充一下,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武职,而总督乃是封疆大吏,通常署理一个或两个省以上,拥有包括属地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最高级别的管理权。巡抚有“巡行天下,抚军安民”之责,管一个省的民生,民政,官司等等。

而武职之中,将军、都统属于旗人专属,汉人不得染指。

综上所述,这几个官职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就是: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


覃仕勇说史


都别抢,我来答。

这个得看你从哪方面来评判,是官阶还是权力?我们不妨来一个一个的分析。

总督官阶:

总督在清朝属于封疆大吏,全国只有九位,它的官阶是正二品,但是兼任兵部尚书的话,它的官阶就能达到从一品。

嘉庆十四年,定以二品顶戴授者兼兵部侍郎衔,俟升品秩再加尚书衔——《清史稿·职官志》

总督权力:

总督一般都管着两个省的军政要务,它的职责范围叫做“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就是负责考察和推荐地方上的文武官员,维护地方统治。

总督是名义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并不代表他是一把手,对于省内的内部事务,很多他都是插不上手的,譬如有时总督连巡抚都指挥不动。

这是总督的性质决定,所谓“督”,就带有监察的性质,可见它只是皇帝排到地方上去监督地方官员。所以总督一般为了能够顺利行使权力,都会推荐自己的亲信当巡抚。


巡抚官阶:

巡抚官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头衔,正二品。

巡抚权力:

巡抚早期并不是固定的,今天巡视一个地方,明天可能又跑到另一个地方。所以前期巡抚是受到总督节制的,但是随着巡抚成为正式的定职,巡抚开始有了和总督对抗的资本。

毕竟总督并不能够罢免巡抚,他只能上奏弹劾,那至于皇帝听不听,也不是总督所能控制的。所以到了中后期,巡抚虽然在名义上受总督节制,但是如果关系不好,巡抚压根就不会听总督的。

比较经典的就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江西巡抚沈葆桢的故事,曾国藩跟沈葆桢要军费,沈葆桢不给,气的曾国藩要和他绝交,还要弹劾他。

文宗莅政,命浙江、安徽、江西、陕西、湖南、广西、贵州各巡抚节制镇、协武职;总督兼辖省分,由巡抚署考会题,校阅防剿,定为专责,职权渐崇。光绪季年,裁同城巡抚,其分省者,权几与总督埒,所谓兼辖,奉行文书已耳——《清史稿·职官志》

驻防将军官阶:

清朝有十四位驻防将军,官阶为最初为正一品,后来改为从一品。

各省驻防将军等官将军,初制正一品。乾隆三十三年改从——《清史稿·职官志》

驻防将军权力:

驻防将军属于典型的“位高权低”,当年年羹尧从一个总督都要受他节制的抚远大将军被雍正贬为杭州将军。

这个杭州将军属于驻军司令,只能管驻地的军事,遇到打仗和暴动的话协助总督或巡抚进行镇压,其它的他都管不了。


都统官阶:

都统的官阶为从一品。

都统权力:

这个都统属于“八旗制度”中的最高军政长官,满语叫做固山额真,清军入关以后改名都统。他直观八旗以内的事情,譬如他是正白旗的都统,那么他只能管正白旗以内的事情。

正白旗和八旗以外的事情他都管不了。


提督官阶:

提督的官阶为从一品。

提督权力:

这个提督属于武官中的最高等级,譬如最著名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算是提督中权力最大,地位最显赫的一位。

提督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某某陆军司令或某某海军司令,所以有“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之分,每个省都有一名提督,主要管辖的绿营兵。

但提督没有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力,所以它也带有监察性质,它也只能管辖军队内部的事务,军队以外的它就管不了。


总兵官阶:

总兵官阶为正二品。

总兵权力:

总兵是提督的配属官员,受提督节制,这个总兵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团长、旅长之类的武官,每个总兵都管辖得有军队,但是总兵同样不能直接调动军队。

调兵权都在兵部和皇帝那里。

虽然总兵也属于典型的“位高权低”,而且又是武将,在和平时期权力自然无法伸向军队以外了。

在上述这些官职中,综合来看权力最大的是总督和巡抚,但是有趣的是后面这些武将在官阶上都和总督持平,甚至比总督的官阶还要高。

不过总督既管不了这些武将,这些武将也管不了总督,这些人虽然多数集中在一省,但是权力交接却是错开的,只有像总督和巡抚由于都是文官,所以难免有政务上的来往。

而巡抚有时又不卖总督的帐,所以整的还挺尴尬。

当然这是总督和巡抚不合的情况下,所以一般来说总督都会推荐和自己关系要好的巡抚,一旦两人达成政治联盟,那基本上就是呼风唤雨了。

另外九门提督权力也很大,他不仅是北京的卫戍司令,还是北京的公安局长,既管皇城安全,又管京城治安。

总督到了北京也得受九门提督的管辖。

有人说清朝没有党派之争,实际上清朝虽然没有党派,但是却有派系,这些派系既有“满汉之争”,也有各大总督培养起来的势力,譬如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

此外如果省内发生叛乱,一般就先驻防将军和提督一起协调,总督和巡抚也会参与进来决策,从名义上来说应该说总督说了算,但是这得看皇帝让谁去平叛。

如果皇帝指定人选了,那么其他人就插不上话了。

所以说清朝是君主集权做的最好的一个朝代,真正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下面都是一群奴才。

不过随着后期绿营和八旗兵都不堪大任,清廷要求各省自己招募军队进行训练,总督和巡抚才开始拥兵自重,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

所以清朝最后灭亡的一大因素也在于失去了兵权,到后期根本调动不了军队了,像袁世凯的北洋军根本就不听清政府的指挥。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在中国古典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官职名称,它们有的名称虽然很相似,但职权、品级则是千差万别。举例来说,我国古代有着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高级官职,那么,他们中谁的官职更大呢?

我们先来说说总督,这是在明朝时中央派驻到地方的高级官员,他的主要任务是总领当地军政大权。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朝廷派出十五万大军征讨麓川(今云南省陇川县西南一带),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出征事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总督”职务。此后,朝廷又多次任命重臣为总督,但都是临时设置,负责处置短期地方军政大事,等到任务完成后,总督职务也就被撤销了。直到成化五年(1469),明宪宗朱见深廷设置两广总督后,总督逐渐从临时性官职变为了固定官职。总督在清朝属于封疆大吏,全国只有九位,它的官阶是正二品,但是兼任兵部尚书的话,它的官阶就能达到从一品。

下来说巡抚,巡抚官阶从二品,加兵部侍郎头衔,正二品。巡抚早期并不是固定的,今天巡视一个地方,明天可能又跑到另一个地方。所以前期巡抚是受到总督节制的,但是随着巡抚成为正式的定职,巡抚开始有了和总督对抗的资本。毕竟总督并不能够罢免巡抚,他只能上奏弹劾,那至于皇帝听不听,也不是总督所能控制的。所以到了中后期,巡抚虽然在名义上受总督节制,但是如果关系不好,巡抚压根就不会听总督的。比较经典的就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江西巡抚沈葆桢的故事,曾国藩跟沈葆桢要军费,沈葆桢不给,气的曾国藩要和他绝交,还要弹劾他。


再说将军,“将军”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官职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将军”的称谓,随后逐渐成为了正式的官职。至于将军级别的高与低,则要根据他的前缀来决定。比如,战国时期的“上将军”便是一国的最高统帅,代表人物有白起、乐毅等。到了汉朝,高祖刘邦册封韩信为“大将军”,也是最高的军事统帅。汉武帝时,封名将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卿以下皆拜。”汉朝时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地位仅仅低于丞相,是高级别的官员。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就被称为“五虎上将”。明朝时,把戍边的将领称为将军。当遇上战事,朝廷就会设置临时大将军等官职,班师回朝后,将军之职也就随之撤销。清朝在军事重镇设置有将军,如伊犁将军、乌利雅苏台将军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驻防。在清朝,还有用“将军”名号来封赏官员的现象,受封人员的最高待遇可以达到正一品。

都统和提督官职其实和总督是差不多的,都是属于从一品,不同的是,他们的官职是不一样的,都统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官职,在内地也没有这样的官职,它是专门为了边缘的地区设立的,在一些边境地区,中央直接管理不太方便,于是就出现了都统,算是在当地最高的军政长官。提督情况就不同,他是主管绿营军事的长官,手里有着兵权,虽然是从一品,要比巡抚还要高出一些,可实际上它是要受着巡抚的管辖,提督的实权还是挺多,可是却处处受到限制。最常见的就是九门提督,在文学作品中这个名字不断出现,这个官职其实听起来挺吓人的,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不过它的位置还是比较关键,一般在京师或者是海军都会有提督,职权也不算太小。



总兵——在清朝时期,总兵是正二品的官职,有点类似于现如今的小军区司令,但是因为掌管士兵的稀少,他们只相当于现如今的师长。 掌管士兵最多的总兵一般掌握着15000名的士兵数量,而掌管士兵最少的总兵,则只掌握了几百名的士兵数量。而京城的总兵实际就是“九门提督”的副官。乾隆十八年的时候,坐冷板凳的总兵一职终于得到重视。在此之后,清朝设总兵定员83名,分别管辖全国的水军和陆军。
如此,无论职权上与官阶上,总督的权重都要大于巡抚,虽然巡抚不是属官。如果总督与将军(都统)同驻扎在一个地方,专折上奏朝廷同一事件,一般由将军领衔,仅就这点来看,将军地位高于总督。但将军只负责军事,地方大权在总督手中。而只设巡抚的省份,出现了抚提交恶,文武殊途的局面,不利于地方的稳定。康熙十年,清廷做出调整,逐步提高了巡抚的权力,可以节制总兵以下绿营兵。 但无论八旗序列的都统、将军还是绿营序列的提督都只有统兵权,调动军队需要经兵部批准,擅自调动将视为造反,清廷中央政府以此防止地方作乱。综上所述谁的权力更大已经很清楚了,有些是品级高但是还得受制于品级低的,更有文官武将之别。


大老二爷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总督:

总督一般是地方的最高大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封疆大吏,正二品。

历史上出现比总督大的,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朝末设置的督师一职。由于当时和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清)对战激烈且蓟辽地区情况特殊,就设置了督师一职,在总督之上,仅限于蓟辽地区,督师一般挂兵部尚书衔,正二品。

另一种就是地方藩王,如明朝初期出现的燕王、宁王等,权力能大于总督的,都是手上有兵的实权型藩王,而藩王是没有品级的,是属于爵位最高的级别。

在一般情况下,总督为地方官最大,以清朝为例:

总督一般有直隶总督、甘陕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一个总督管一到三个省,每个省都有一个巡抚,而巡抚则是总督的直属下级。

当然,有时候出现特殊情况也有一个省的总督,如姚启圣就曾经任过福建总督(对付台湾)

巡抚

巡抚一般是一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对于有些单个的省,比如直隶,因为太重要(负责保卫京城),以及四川,因为太大,人口太多,这两个省都设置了总督,为了避免重复,这两个省是没有巡抚的。

一般来说,总督偏重于军务,而巡抚偏重于行政,有时候巡抚归总督管,有时候不归总督管。

将军

在清朝,将军是中央委任的一个区域或者边疆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全国有14个将军,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品级是从一品。

比如乾隆朝定制为14位,即盛京将军、 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江宁将军 、 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

都统

由于清朝的八期制度,所以设立了都统一职,从一品。

清朝一共有24旗,分别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24旗的每一旗的最高长官就是都统,负责掌管本旗的全部军务民务工作。

提督

提督负责掌管除八旗之外的绿营兵,官阶从一品。

除了各省都有提督外,非常特殊的就是九门提督,因北京城的九座城门而得名,实际上就是京城警备司令,是由皇帝最为信任的人担任的,在所有提督当中实际上地位也是最高的。

清末还设置了水师提督,如北洋水师的提督就是丁汝昌,是北洋水师的最高军事长官。

总兵

总兵官职小于提督,官阶正二品,为本省或者水师提督管辖。比如北洋水师,提督是丁汝昌,总兵则有刘步蟾、林曾泰,他们受命于丁汝昌。

补充:清朝官阶补服




老威观史


直入主题,我们慢慢道来:

总督 ,巡抚

总督和巡抚又合称“督抚”,这是从明朝开始设立的。刚刚开始的时候两个都是属于临时性质的,就是中央到地方去暂时性的管理军务和粮饷,办完事以后就回去了。到了清朝的时候,总督和巡抚开始称为地方的最高长官,总督虽然要看着比巡抚大一些,但是两者并不是从属关系,他们一同从属于皇帝统一管理。总督一般管辖的是1个或者2到3个省的军民要政,而巡抚只是一个省级地方长官。直隶和四川只有总督,没有设立巡抚。这都是清朝封疆大吏级别的职务。



提督,都统

总督和巡抚都管的是军民要政,而提督则只管军务,比如说有陆师提督和水师提督。提督的职位要受到巡抚总督的节制和监督,但是总督和巡抚在没有皇上调令前并没有权力干预和调动提督的军队。这李提督所管理的军队主要是清朝汉军营。管理骑兵的最高统领就是都统,北洋军阀时期,在察哈尔,热河等地区设立特别区,这些特别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就叫都统。


将军,总兵

提到将军,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广泛的词汇,只要是军队的首领都可以称作将军。在春秋时期,确实军队的将领统称为将军。将军官职在前面加上不同的字眼,也会有不同的地位,比如说在汉朝时期的骠骑将军位置仅次于三公丞相。车骑将军和卫将军位置就次于上卿。清朝的时候辅国将军指的就是地方的最高旗营长官。

提到总兵,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陈塘关总兵李靖。其实总兵并不是一个有品第的官员,一般都是由当地的诸侯或者都督兼任的。清朝时候的提督其实就相当于是总兵,因为提督的全称就是提督军务总兵官。而提督下边也有专门管理军务的总兵,这些总兵在不同的地方带兵的数量不同,有的甚至相差数10倍,比如说有总兵只带几百人,有的带兵人数竟然达到近1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