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Scott公司的衛生紙


1903年,美國人Arthur Scott通過奮鬥,成立了自己的紙業公司斯科特紙業(Scott Paper)公司,就是上圖這個牌子。在20年代初的時候,Arthur讓自己的副手去採購一批紙張,結果副手是個二五仔,想當一個吃差價的中間商,買了一批很廉價的便宜貨。鑑於當時航運,尤其是水運防潮措施確實很差,所以這批紙張受潮嚴重,遍佈褶皺。二五仔見狀不妙,押貨到公司倉庫後趕緊跑路。

Arthur懊惱不已,面對一倉庫的無用的紙,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在主管會議中,有人建議將紙退回供應商以減少損失,這個建議獲得所有人的附議。 但Arthur卻不這麼想,再次帶相關部門人員來到倉庫現場,而且強調不研究出一個好辦法,大家都不許離開這裡。

就在這時,一位主管的鼻子突然流起血來,Arthur急忙拿起身邊一張受潮的紙張,遞給同事,沒想到,同事感覺紙挺軟,直接把紙張搓成一個球,堵在了鼻子裡。就是這一幕,引起了史古脫的興趣,他拿起一張受潮的紙,的確手感很軟,和普通的那種拋光,用於辦公寫字的紙有很大區別。那能不能將錯就錯,專門把這種紙賣出去呢?他當即拍板,把這些紙張進行一些必要加工,然後推銷到商場、工廠、學校等場所如廁使用。

一年後,現代衛生紙的發明就推廣到全美國,進而全世界

以上的小故事就是現代衛生紙的前身,別問我前身之前的生理問題。


我們來看看衛生紙的現狀,依然受到狂熱的追捧。


澳大利亞:

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加拿大:


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美國:


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英國


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全世界都在問一個問題:疫情面前囤水囤麵粉可以理解,為什麼要囤衛生紙。難道大家都開了P站高級會員嗎?要知道,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是具備生產衛生紙能力的。而且衛生紙並不能讓人當做口罩使用。

行為研究者(behavioural researchers)Liam Smith和Celine Klemm發表在《衛報》的文章《就算作為行為研究者,我們都抗拒不了想要買廁紙的迫切慾望。》指出,衛生紙體積大,缺貨後非常醒目,空貨架很容易引發人們害怕買不到的心理。原來如此。那麼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


不要覺得匪夷所思,即便是受過高級教育的知識分子,在整個社會環境恐慌的時候,很大程度上都會選擇盲從。勒龐給出了上面問題的答案。

古斯塔夫・勒龐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他自1894年始,寫下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響的

書中的這段原話很好的解釋了超市哄搶衛生紙的行為


書中的這段原話難道不拗口嗎?是人話嗎,我提煉一下:就是當一個孤立的人,往往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作為一個群體中一員,很容易因為其他人的選擇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做出各種獨立思考時做不出的事情。換句話說,社會在恐慌,你想冷靜很難。

想想我們原來是不是搶過鹽,是不是囤過大米,即便你知道米和鹽無論如何在國內都不會短缺。


勒龐本人也是一個金句大王,這本書除了這段之外還有很多金句,我摘一些,大家感悟一下

句大王,這本書除了這段之外還有很多金句,我摘一些,大家感悟一下:

  • 在與理性永恆的衝突中,感情從未失過手。
  • 掌握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也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
  •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 一個國家為其年輕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國家未來的樣子。
  • 身為一位領袖,如果想要讓自己創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條站住腳,就必須成功地激起群眾想入非非的感情。
  • 一個人終其一生性格保持不變的事情,只有在小說裡才能看到。只有環境的單一性,才能造成明顯的性格單一性。


多的不摘了,願意的話,去啃書吧。筆者最想說的是,所謂的荒謬,其實都有合理的科學解釋,而創造這種荒謬的,也許就是平時理性的各位。


衛生紙和《烏合之眾》

如果你經常在下午四點半摸魚,那麼也許你不妨看看這個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