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人來說地震最可怕的不是“震”

前段時間遠在四川的朋友說他們瀘州市那裡又地震了,但是3.0級地震,沒什麼事。所以想寫這一文。

我們可能會以為地震會離我們很遠,但是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恰巧沒有來到,以下是官方給出的2019年以來的地震發生情況,尤其是在各個大陸板塊交界處最明顯。

對古人來說地震最可怕的不是“震”

今年世界各地發生地震情況

對古人來說地震最可怕的不是“震”

今年世界各地地震發生情況

關於地震來臨時自救的手段,基本就是在學校學到的那些東西。然而之後如果出現大的瘟疫才是最可怕的。古人有句話叫,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在古代,真正震死的沒有多少,都是之後發生瘟疫不治而死。

對古人來說地震最可怕的不是“震”

地震後生存環境基本破壞

飲用水的破壞是最直接的,古人有水井之類,但是很多水井在地震中已經被破壞,生命之源直接面臨威脅,可能有人會想古人不是連河的水都敢直接喝嗎?

但是地震之後,死亡人口得不到及時處理很多都會腐爛,加上地震也會導致微生物環境變化,細菌病毒急劇增多,這個水是很難想象的。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地震之後都會有下雨,空氣中的粉塵和地殼運動產生的能量會通過裂縫上升到雲層加速形成積雨雲和小水滴重量增加。這時候的水,和我們平時說的誰就有很大區別的。很多次大地震中,附近但凡有菜市場什麼的,都會出現蔓延幾公里的惡臭,這些氣體對人體都是不友好的,加上古人免疫能力本身不高,所以大災之後特別容易流行瘧疾這種病。

環境有利於瘟疫傳播

需要注意的是,到現代不是每次大災都會伴有瘟疫的,因為現在信息化比較好(這裡感謝一下汶川地震十五勇士!),很多地方在地震發生之後都會迅速組成檢查站等,根據一些有經驗的人群結合政府的快速救援,能夠迅速擺脫險情。

但是古代人在災難發生情況下,一因為交通通訊的原因沒有迅速的統一救援,二是因為古人因為教育不普及等原因,災後見水就喝,如果他們死亡,會有各種身體中帶有的病毒之類的迅速傳播開來,如果不死亡,回最為傳播媒介,一傳十十傳百,加上災後體能得不到及時補充,免疫下降,也就很容易形成了大瘟疫傳播的環境。

對古人來說地震最可怕的不是“震”

請記住每一個頑強的生命

所以對古人來說,地震最可怕的不是震,畢竟房屋什麼的都是木質結構,甚至很多都是茅屋,但是不治之症才是最可怕的。同樣大家也不要認為什麼抗震演練沒用,有時候再看看他們拍的照片,真的感觸頗深,尤其是廢墟中露出一雙稚嫩小手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