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漢景帝中元二年,臨江王劉榮“坐侵太宗廟壖垣為宮”被傳喚至中尉府接受審問,竟然一去不復返,以自殺而終。

據《漢書·傳·景十三王傳》記載,臨江王劉榮出發時,“既上車,軸折車廢”,並通過百姓之口預示著凶兆即將來臨,“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且以“燕數萬銜土置冢上。百姓憐之”表達冤情。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臨江王劉榮

當初,太子劉榮被廢,雖引起重臣反對,但並未導致朝野驚駭,而今漢家首位被廢太子劉榮蹊蹺而死再次將焦點拉回至“因何被廢”。

一、慄姬驕而失寵,殃及太子

漢景帝即位後,其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而太子劉榮的生母即是齊人慄姬。雖然薄氏享有皇后之尊,卻因無寵,在被冊立的同年便被廢。慄姬得漢景帝之寵,且其子貴為皇太子,若行事無差錯,有朝一日母儀天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慄姬

據說,劉榮被立為太子,慄姬便想當然地認為“母以子貴”,加之她於做人上稍有欠缺,竟然觸犯了館陶長公主。據《史記·外戚列傳》記載,“長公主嫖有女”,為了能讓女兒將來成為後宮之主,便有意結交慄姬“欲予為妃”。

但慄姬對館陶長公主怨恨已久,據《史記·外戚列傳》記載,“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慄姬,慄姬日怨怒”,於是對館陶長公主求親之事“怒而不許”。

館陶長公主是漢景帝的姐姐、竇太后的掌上明珠,哪受得了慄姬得氣,她與慄姬結親不成,轉身便將目光轉向了王夫人所生皇子膠東王劉徹。據《史記·外戚列傳》記載,“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館陶長公主與王夫人聯手

從此以後,館陶長公主於漢景帝“日讒”慄姬,而“譽王夫人之美”。據《史記·外戚列傳》記載,漢景帝本來對王夫人有好感,進而“自賢之”,於是,便日漸疏遠慄姬,甚至萌生恨意。

另外,王夫人絕非善類,她趁漢景帝對慄姬怒而未消之機,“陰使人趣大行”,讓大行建言漢景帝立慄姬為皇后。“歷史倪說”認為,不是王夫人手段高明,便是大行愚昧無知,大行惹怒了漢景帝而被當庭訓斥,“遂按誅大行”。

據《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記載,漢景帝前元七年,受大行被誅殺的影響,“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慄姬“恚恨”,“不得見,以憂死”,至此慄姬“母以子貴”夢破。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慄姬夢碎

當初,漢景帝立劉榮為太子,且欲以慄姬為皇后,但慄姬非但不解天心,而且出現不遜,令其日漸失寵。據《史記·外戚世家》記載,“景帝嘗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慄姬”,願“百歲後,善視之”,但慄姬怒,非但“不肯應”,而且“言不遜”。

據《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記載,漢景帝前元七年,這一年漢室註定是多事之秋,太子劉榮被廢為臨江王,慄姬“恚恨”而“憂死”。數月之後,漢景帝“立皇后王氏”,不久,“立膠東王徹為皇太子”。

當初,漢惠帝懦弱,呂后得以專政,進而女主稱制,漢家天下幾乎亡於諸呂。諸呂被剷除,諸大臣議立新君,而屬意代王,便因代太后家薄氏謹良。據《史記·外戚世家》記載,“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強,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

由此可見,漢家有呂后前車之鑑,以慄姬之為人,落得“恚恨而死”的下場並未獲得多少同情。

二、王夫人“脫穎而出”,尤以臨江王“自殺”,引各方警覺

“歷史倪說”認為,太子劉榮被廢,慄姬“恚恨”憂死,均未成為社會的焦點,真正引起各方關注的是出身平民的王夫人“脫穎而出”以及臨江王劉榮離奇“自殺”。

據《史記·外戚列傳》記載,當初,王夫人先嫁,“為金王孫婦”,且“生一女”,被其母搶奪,而入宮,可以說歷經拋夫棄女之大悲大痛,才被送入太子劉啟宮中,但其在爾虞我詐的宮廷爭鬥中,不但獲得恩寵,而且給漢景帝留下“賢惠”的印象。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王夫人示人以“孝”

而今,王夫人母儀天下,而且有可能有朝一日可以左右漢家天下。與其說王夫人被“立為皇后”引起以下勢力“關注”,不如說他們為漢家未來擔憂。

1、“憂己、憂漢家”的魏其侯竇嬰

據《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記載,漢景帝前元七年,太子劉榮被廢為臨江王時,“太子太傅竇嬰力爭”,當“不能得”時,便“謝病免”。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魏其侯竇嬰力保太子劉榮

魏其侯竇嬰力保太子劉榮,令王夫人看在眼裡,恨在心裡。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記載,“魏其謝病屏居藍田南山之下數月,諸賓客辯士說之,莫能來”。

當初,臨江王劉榮獲罪,準備向漢景帝寫信說明緣由,以求得寬宥。但是,當臨江王劉榮向中尉府索要書寫所需刀筆時,素有“蒼鷹”之稱的中尉郅都,卻“禁吏不予”。據《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記載,“魏其侯使人間與臨江王”。

魏其侯竇嬰為臨江王劉榮提供了刀筆之便,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知已經無形之中與王皇后為敵。王皇后手段如何,僅以臨江王劉榮離奇死亡便可知一二,據《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記載,“臨江王既為書謝上,因自殺”。

王皇后來自平民之家,在宮中毫無根基,可謂勢單力薄,她雖獲寵而為皇后,但卻深知僅憑獲寵後宮,難以長久,便有意在漢廷內外尋找靠山。於是,王皇后傾其所有資助同母弟田蚡四處活動。田蚡鎖定的目標正是當時權傾朝野的魏其侯竇嬰,且是竇太后的從侄。

當田蚡還僅是個郎官時,魏其侯竇嬰已經官居大將軍。於是,田蚡傾其所有遊走於魏其侯及其門客之間,迎來送往陪侍宴飲,“跪起如子侄”。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竇嬰與田蚡

而今當王夫人出線為皇后,足以令與王夫人、田蚡有如此關係的魏其侯竇嬰為前途擔憂。另外,王夫人以弱勢之位脫穎而出,足見其手段非凡,尤其是臨江王劉榮離奇自殺。魏其侯竇嬰憂心漢家未來。

2、匡扶漢室的功臣之後條侯周亞夫

當初,漢惠帝懦弱,呂太后專政,進而稱制,以陳平、周勃為代表的功臣針對呂太后的咄咄逼人之勢採取了隱忍不發的策略,並未給呂太后留有任何發難的機會,不但維護了功臣集團的生命安全與利益,而且為剷除諸呂而恢復漢家天下提供了有生力量。。

慄姬驕而失勢,順應群臣之心,但當“景帝廢慄太子”時,時任丞相之職的周亞夫果斷出手,“固爭之”,雖“不得”,而且“景帝由此疏之”,但卻是不得已而為之。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周亞夫憂心漢室

而今,王夫人借館陶長公主勢力而成為一匹黑馬殺出,絕非朝臣所願。

3、竇太后表面上不明“手心手背都是肉”,實為憂呂后“再現”

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漢景帝前元三年,梁王劉武進京朝覲天子,“是時上未置太子”,“與梁王燕飲”時,在酒精的刺激下,竟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當時在場的詹事竇嬰見狀,立即幫漢景帝打圓場,“天下者,高祖之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梁王”。

漢景帝“千秋萬歲後”傳於梁王之言,雖未成為現實,但隨即在竇太后和梁孝王心中生根發芽,以至於將來再次升起波瀾,自此以後梁孝王卻日益驕狂。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竇太后

漢景帝前元七年,太子劉榮受其母慄姬牽連,被廢為臨江王,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竇太后舊事重拾,“心欲以孝王為後嗣”。此時梁孝王乘“七國之亂”之功,遠比漢景帝前元三年尊寵。據《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記載,“初,梁孝王以至親有功,得賜天子旌旗,從千乘萬騎,出蹕入警”。

竇太后不但有立梁孝王為嗣之心,而且還通過擺酒設宴付諸行動,將自己的想法明確告知漢景帝,逼迫漢景帝表態。據《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記載,“安車大駕,用梁王為寄”。漢景帝無奈之下,“跪席舉身”,當場應允。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竇太后逼迫漢景帝立梁王為嗣

竇太后見縫插針,欲將梁孝王推上皇帝寶座,置漢景帝、王皇后、太子劉徹的感受於不顧,其中原因除了梁王是少子有慈孝而獲寵之外,更多的是憂心王皇后有步呂后後塵的可能。

呂后前車之鑑,足以令漢家時刻記憶猶新,無奈漢宮“人才輩出”,王皇后成為“焦點”。

“呂后第二”脫穎而出,驚動漢宮內外

當王太后之時,氣勢不輸呂后


“歷史倪說”參考以下資料:

1、《漢書·傳·景十三王傳》

2、《史記·梁孝王世家》

3、《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4、《史記·外戚世家》

5、《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6、《資治通鑑卷第十六·漢紀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