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如何打好中小微企業保衛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很大困難。危機時刻,政府和企業必須攜起手來共克時艱。如何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提和基礎上,打好中小微企業保衛戰?

  

把脈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如何打好中小微企業保衛戰? | 川商頭條

2月10日,遂寧市經開區利普芯微電子車間,工人正在生產線上有序復工復產。

  專家名單:

  王海林 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

  管清友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全國工商聯智庫委員會委員

  聶輝華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鄭世林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

  石敏俊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尹宏禎 省委黨校經濟學教授

  疫情影響有多大?

  ◎服務業企業首當其衝,製造業企業也面臨嚴峻考驗

  ◎對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負面影響大,且持續時間長

  ◎政府投資項目方向調整,將直接影響配套或關聯企業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聶輝華:目前還難以全面估計。短期來看,對餐飲、旅遊、農牧、批發零售、物流和教育行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長期來看,未來幾乎所有企業都將不得不在正常供應鏈之外考慮應對大規模疫情的不確定性,例如,投資購買線上辦公系統,使用機器人替代人工,發展智能非接觸式物流。這些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的擴展,會帶來新的商機。當然,在此次疫情中,一些藥品生產企業、遊戲開發公司以及辦公自動化供應商將獲益。

  石敏俊:服務業企業自然首當其衝。製造業企業也面臨嚴峻考驗,一是由於延遲開工,導致企業違約可能增加,國內乃至全球供應鏈將受到影響;二是產業鏈內部上下游企業的生產不能同步,也會影響企業正常生產;三是企業現金流收入少,資金鍊面臨考驗;四是疫情過後原材料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加上招工難,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

  由於服務業企業大多為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製造業企業也有許多是中小企業,它們抵禦衝擊的能力相對較弱,受影響更大。

  鄭世林:不應忽略對外貿企業的影響。我們通過對SARS疫情的研究發現,其顯著抑制了我國企業出口,疫情期間的外商訂單流失還會對企業出口持續產生1~2年的負面影響,疫情對低技術企業出口衝擊更大,對高技術企業出口影響不是很明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涉及面更廣,如果疫情持續,預計對我國出口的影響將超過SARS疫情。勞動密集型的中小微出口企業很可能因為外商訂單流失,退出出口市場。

  尹宏禎:有兩個長期影響值得關注。一是產業結構性調整的影響。疫情過後,人們的生活方式可能發生較大改變,需求結構也相應可能會發生較大調整。就消費而言,不接觸人的居家消費行業會出現持續發展,涉及人流聚集的餐飲、旅遊等行業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蕭條;就生產領域而言,會加速三次產業無人化的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將會在疫情結束後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二是政府管理和宏觀調控思路調整的影響。比如,政府強化網格化管理,這要求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更加規範。再比如,政府投資資金和引導基金可能會嚮應急類項目傾斜,中小微企業作為配套企業或關聯企業必然會受到影響。

  管清友:受疫情影響,一季度的經濟數字不會好看,每個省市產業結構不同、疫情程度不同,受到的衝擊不同。四川是文化旅遊大省,餐飲業發達,勞動密集型企業也多,要警惕有些行業受到的衝擊不可逆,疫後重建任務不會輕鬆。

  復工復產怎樣有序推進?

  ◎有序復工復產是防疫、民生、穩定的迫切需要,也是企業持續經營的迫切需要

  ◎要在嚴防死守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推進復工復產,並循序漸進

  ◎支持醫用品製造企業增添設備擴大生產,促進實體服務向網絡服務轉型

  記者: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企業復工復產能否緩一緩?

  王海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非常緊迫,這是防疫、民生、穩定的需要。當前,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階段,防疫的規模越來越大,防護用品、治療藥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急需擴大生產,保障供應。同時,中國有14億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201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萬億元,其中四川超過2萬億元,這其中除了少量鮮活農產品,絕大多數是工業製成品,需要企業生產供應。隨著家庭春節前存貨的消耗,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購置高峰也即將到來,這也急需企業生產供應。

  復工復產也是企業持續經營的迫切需要。沒有生產的恢復,企業的固定費用將無法攤銷,銀行貸款利息將成為沉重負擔,流動資金將逐步消耗殆盡。隨著停產時間的延長,中小微企業的問題會影響到現有產業鏈和供應鏈,進而影響大企業生產。隨之而來的就業問題更應高度重視。四川常年有2500萬農民外出務工,勞務收入超過4000億元。其中在省內務工約1400萬人,如果這1400萬農民工在春節長假後長期不能復工就業,必將給社會穩定、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無論對企業自身,還是對整個社會來講,有序復工復產都十分重要且緊迫。

  記者:儘管緊迫,但有效防控是復工復產的前提和基礎,否則可能一切歸零。

  王海林:是的。首先還是要嚴防死守,聽從黨中央的統一指揮,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此基礎上,各地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推進復工復產,並循序漸進。具體到四川,我有六條建議:

  第一,大力發展醫用品製造業、網絡服務業。千方百計擴大醫用品產能,支持醫用品製造企業增添設備,擴大生產;支持同行業關聯企業轉產短缺產品,保證省內急需;支持醫藥企業與醫療單位和科研單位合作,從事抗病毒“老藥新用”的研究篩選,四川作為中醫藥大省,理應發揮更大作用。

  第二,促進實體服務向網絡服務轉型。四川有強大的通信傳輸能力和數據中心支撐能力。建議鼓勵實體院線發展網絡院線,增加電視節目平臺與點播節目源;鼓勵遊戲企業開辦網絡遊戲室,開發居家遊戲節目;鼓勵實體零售店增加網絡零售服務+物流配送服務;鼓勵實體餐飲店增加網絡訂餐業務+小區配送服務。鼓勵遠程教育發展,集中我省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製作各課程節目,通過網絡電視定時、定頻播出;大中專學生課目種類較多,可通過手機APP構建導師+學生群,定時授課答疑。以上成果在疫情結束以後還可長期發揮作用。

  第三,智能化自動化生產企業與車間,高溫生產企業與車間可根據市場需求復產。智能化自動化企業與車間生產線基本沒有工人,主控制室少量操作人員採取目前小區防護措施即可。新冠病毒不耐高溫,高溫生產企業如鍊鋼鍊鐵、鋁冶煉、一些化工企業應儘快復產。

  第四,分散作業、野外作業、遠程作業企業可即時復產。地面採掘業、水力發電業、貨物運輸業保持生產狀態。

  第五,樓宇經濟在採取有效防控措施下復產。樓宇經濟是高智力、高資本集聚、低資源耗費的新經濟形態,是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但樓宇經濟有人力密集的特點,容易導致病毒傳播。樓宇經濟的復工復產關鍵取決於樓宇病毒防控措施。

  第六,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條件復工復產。優先恢復裝配式建築業生產。傳統建築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裝配式建築將大量建築構件轉移到車間內進行自動化生產,可顯著降低施工現場作業人員,還可節水、節材、減廢,應優先安排復產。組裝式流水線生產企業,需要調整流水線密度,增加機器人作業數量,更嚴格的人員防護條件才能復產。

  政府幫扶政策如何更精準?

  ◎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摸清企業受影響情況,在此基礎上提高政策針對性

  ◎既要防止“政府點菜、企業買單”,又要防止不切實際的減稅減費

  ◎保證政府訂貨不欠款,加強能力建設促投資

  記者:目前包括四川在內的一些地方,已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幫助支持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怎麼才能讓這些政策措施更有針對性更有效?

  聶輝華:首先要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掌握疫情對企業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的基本數據,在此基礎上提高政策的針對性。政策措施還應該更加精細,針對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些企業要減稅、緩交稅收,一些企業要提高補助,一些企業要鼓勵留住員工。尤其重要的是,政府應該鼓勵企業和員工在非常時期協商工作方式和工作報酬。此外,要根據疫情嚴重程度,逐步恢復交通和物流。沒有人流和物流,企業迴天無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家裡辦公,尤其是製造業。

  王海林:有建議提出,非常期間企業緩交或免稅。但目前抗擊疫情基本靠政府資金支撐,如果政府沒有收入來源,財政也難以支持。企業貸款利息由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停產期間仍然在計息,這意味著疫情影響的後果銀行完全沒有承擔,建議至少先緩息,待國家後續政策出臺後再處理。

  管清友:制定政策,既要防止“政府點菜、企業買單”,又要防止不切實際的減稅減費。政府、企業和個體,要有基本共識,既要考慮到企業和個體所受衝擊,也要考慮到財政的壓力。這次應對疫情,幫扶中小企業政策的核心,應該是政府、國企和國有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讓利。

  政府一方面要緊盯國家宏觀政策,抓緊時間彙總梳理重大項目,儘早爭取國家專項貸款等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好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協調工作,幫助金融機構梳理優質企業並及時提供貸款、股權融資等服務。有些企業並非經營不善,只是暫時困難,比如西貝莜麵在獲得浦發銀行4.3億人民幣授信後,企業就鬆了一口氣。最近西貝莜麵“出租”員工給盒馬鮮生,既保住了西貝員工的工作,也減輕了盒馬這類企業用工方面的壓力,這種合作值得推廣。

  王海林:有三點具體建議:要保證政府訂貨不欠款。目前醫藥用品、防疫物資的訂貨方主要是各級政府及部門。要保證按時付款,有條件的做到日結日清。這既是企業生產持續的保障,也體現對企業加班加點工作的鼓勵。

  要用能力建設促投資。根據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應急系統短板,公共衛生方面急需加強能力建設。一是公共衛生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建設。佈局一批定點工廠,政府全額設備投資或政府補助、企業投資增加生產能力,委託企業代管,產品不計提設備折舊成本,優先滿足政府訂貨。二是應急產品儲備基地建設。三是在全省建設一批較高水平的傳染病醫院。四是加強醫藥科研能力建設。促進醫藥企業與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中醫藥研究院等機構合作建設藥品、試劑、器件等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加快我省醫藥新產品的研發和技術轉化。

  要加強對企業用工的服務。對生產醫療用品的企業擴大生產,政府協助組織員工,當地公立醫院免費提供體檢服務,優先調配防疫用品,社保部門補助相關培訓費用。對其他復工復產企業,政府優先調配防疫用品,定期派出防疫人員上門問診,發現醫學觀察人員,及時安排到政府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觀察。

  鄭世林:政府應該出臺專門針對出口企業的政策措施。近幾年,大量勞動密集型行業正在向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轉移。如果疫情持續,可能更會加速製造業的轉移,容易造成部分地區製造業的空心化。疫情也會影響高技術企業國際出口競爭力。中美貿易摩擦加徵關稅的主要針對中國的高技術產品。新冠疫情的衝擊將增加高技術企業的運營成本,這將直接影響到我國高技術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企業自救措施如何更有效?

  ◎關注現金流,力保資金處於相對充足的狀態,同時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

  ◎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鼓勵有實力、有現金流的企業加大併購重組力度

  ◎建立跨區協調聯動生產機制,積極組織貨源,避免海外訂單延滯帶來的損失

  記者:面對這場生死存亡的考驗,企業自身應該怎麼做?

  

石敏俊:中小微企業需要儘快調整自己。首先需要有信心,危機來臨的時候,信心比黃金重要。第二,保守財務,只有資金的運用是高效能的,才真正具有安度危機的基礎,因此要關注現金流,做好自我保護,加大資金的自我籌措或對外融資,加強與客戶或供應商的溝通,爭取在應付款或應收款上有協調的餘地,力保資金處於相對充足的狀態。同時,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這是危機時期中小微企業最關鍵的行為,也是底線。第三,與員工達成共識,建立命運共同體,共渡難關。第四,順應變化,真正貼近顧客,讓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能夠為顧客創造真正的價值。第五,以創新應對危機。危中有機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而現在則需要中小企業真正用創新去尋求機會。最後,能否應對這場疫情危機,還取決於中小企業的領導者的經營意志力。

  管清友:四川有大批質地不錯的公司,在軟件開發、生物醫藥等方面有優勢的擬上市的公司,應儘快申請科創板、新三板掛牌,充分用好資本市場的作用,從而解決資金壓力並獲長遠發展支持,同時鼓勵有實力、有現金流的企業加大併購重組力度,穩住行業,穩住就業。

  尹宏禎:中小微企業經營者要學會從危機中總結和積累經驗。首先,這次疫情提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確定的年代。大多從事傳統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在這個時代面臨著很多不可預測的經營風險,能夠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需求的黑科技可能會像這次疫情一樣瞬間打亂我們的生活。中小微企業經營者必須時刻思考,時刻謀變。在這樣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應對的唯一方法,就是時刻要有變化的思維。其次,大企業抗風險能力比較強,但中小微企業也有自己的優勢,船小好掉頭,在面對外部風險方面,中小企業也有著更多的選擇。比如,可以充分認識和研究目標顧客在疫情抗擊中所表現出來的、新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模式,在企業原有數字化轉型基礎上,大力拓展和創新企業的線上業務,對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所存在的數字化轉型機會進行深度挖掘。再比如,可以抓緊機會,苦練內功,充分挖掘成本節約潛力和快速的市場響應潛力,努力把握本次疫情市場擠壓所帶來的重新洗牌的機遇,在特定細分市場上謀求更有利的市場地位。

  鄭世林:對出口企業來講,還有個技術性策略。如果處在疫情嚴重區域,因疫情防控需要必須延緩復工,可以向其它無疫情或疫情較輕區域的企業組織貨源,形成跨區協調聯動生產機制,避免大批海外訂單延滯所造成的巨大損失。

  新聞多一點

  及時應變 新經濟前景看好

  成都市發改委經濟體制改革智庫分析認為,疫情導致大量企業復工推遲,短期內對經濟會造成一定衝擊,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疫情結束後會經濟增生會迎來反彈。成都企業應堅定發展信心,及早研究謀劃疫情防控期間及結束後的重點工作,做到未雨綢繆,及時應變。

  初步調查顯示,目前疫情對成都文化旅遊、教育培訓、餐飲酒店、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產業已造成直接衝擊,製造業、房地產業、金融業、進出口貿易等產業也將面臨第二波衝擊。

  由於疫情防控期較長,項目推進遲滯、運轉效率受限、現金流受阻,對身處經濟逆週期的企業會帶來較大挑戰。尤其是中小企業,它們總體較為脆弱,抗風險能力比較差,目前普遍面臨著需求進一步下降,企業開工面臨著物流鏈、原材料鏈、資金鍊和產業鏈有可能斷裂等困難。

  成都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出臺“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0條政策措施”,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提供稅費減免、信貸支持、財政補貼等各項支持,切實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恢復企業經營者信心,保護相關產業鏈資金鍊不會斷裂。

  從本次疫情發展來看,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遠程辦公等新經濟企業,受到疫情衝擊的壓力相對較小,甚至還有網絡遊戲等行業出現增長。成都應順勢而為,加大對新經濟的支持力度,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構建新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成都哆可夢遊戲創始人寇漢說,網絡遊戲是成都的優勢產業,2020春節檔網絡遊戲市場流水預計同比上升50%。哆可夢遊戲現已分批覆工,我們相信很快將會戰勝新冠病毒肺炎,今年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在一季度發佈全新的雲遊戲平臺,搶佔5G雲遊戲內容和流量的制高點。

  樂為科技董事長蘇方紅表示,“成都20條措施”對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公司正在積極應對疫情挑戰,採取員工分散辦公、業務不停、研發不停等措施,助力成都大數據雲存儲發展,儘可能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攜恩科技CEO劉洋說,成都出臺的應對措施乾貨很多,我們認為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在抓防疫的同時,還要快速抓經濟發展,這也是十分迫切。特別是之前有預算保證的項目要加緊推進,要用政府採購引導,重樹立企業家信心,用市場的行為支持企業,讓企業有事可做,才看得到發展的希望。

  錦美環保公司總裁趙希錦認為,企業應該即時調整自身生產經營策略,做好對市場結構、市場需求和經濟社會變遷的前瞻分析,最大限度地緩釋疫情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不確定性。只有邁過不確定的坎,企業才能真正成長、走向成熟。

  川商傳媒(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