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中國人民經商曆史悠久達千年,早在春秋時期的書冊《考工記》中,就有“

江南的楠梓竹劍,燕、齊的魚鹽氈裘,袞,豫的漆粆。”之記載,足以見得當時的官營手工業發展勢頭蒸蒸日上,奠定了良好的商業氛圍與基礎。雖然在商朝之後,周朝認為經商導致國家不穩,遂重農抑商,逐漸形成“士農工商”的民眾等級排序,但這並沒有影響商業的蓬勃發展。

及至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資本主義萌芽也開始出現,徽商、晉商等商業團體日顯崢嶸,兩淮地區的鹽商也藉由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資源優勢崛起,而在數目龐大的明清商人大軍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只有鹽商擁有朝廷為之專門開設的商籍

那麼,商籍的定義究竟是什麼?為何獨獨鹽商擁有商籍?商籍帶給鹽商的改變與意義是什麼呢?一切超於常理的現象產生都並非偶然,而往往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本篇將層層深入,為讀者詳盡解讀。

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一、明清戶籍制度的變化與普通商人無商籍的原因

1. 明清戶籍制度的變化

何為“商籍”?這是一個在明清典籍中常見的詞彙,海內外學者也對此多有討論,成果卻較為分散,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商籍”並不等同於商人的戶籍,許多人將商籍認定為商人戶籍的簡稱,實際上二者並不等同,分別有各自的特性與產生原因,具有本質上的不同。要了解商籍的產生,就必須對明清的戶籍制度變遷史、科舉史、商業賦稅的變化有所瞭解。

首先需瞭解明清的戶籍制度,明代時將民眾的戶籍劃分為軍、民、匠、灶四大戶籍,清朝亦承襲此制度。

《清史稿》中“凡民之著籍,其別有四:曰民籍;曰軍籍,亦稱衛籍;曰商籍;曰灶籍”的記錄便是最好的佐證,此時的戶籍是作為統治階層核定人丁、依次繳納賦稅而用,政府以戶籍為斷管轄人民,防止出現異常的人口流動導致國家動亂,並以此督促民眾納稅,是明確到家戶的一種戶籍制度,而不是以職業為標準進行分類。

因此商人並未擁有專門的商籍,而是根據所銷售的物品與經營方式分入不同的戶籍,如既有店面又有作坊進行手工業生產的商人歸入匠籍,為軍戶經商者入軍籍等。而進入清朝後,戶籍制度方面並沒有大的改變,而是大致承襲了明代的戶籍制度,加之“攤丁入地”的制度施行,就更沒有必要為商人專設商籍了。

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2. 明清無商籍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明清沒有設置專門的商籍呢?這是由政治與經濟兩方面的因素決定的,明朝後期國力衰微,而清朝從戰火中穩固地位,入主中原,萬事萬物百廢待興,統治者想要完全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新一套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不得已的情況下,沿襲前朝的戶籍制度更易維持新生的朝代的政治穩固立場,以安定民心。

除此之外,戰火對於國家經濟的打擊是摧毀性的,戰火綿延為新一代統治者打下江山,卻也使得財政告急,如何充盈國庫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是最好的選擇,朝廷急需百姓納稅以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戶籍便是確定人丁及徭役的最準確依據,並沒有過多的精力進行制度修改,因此,商人多維持祖籍進行戶籍的註冊,歸入民籍。

而從經濟市場方面而論,設立商籍同樣是畫蛇添足之舉,戰亂破壞了人民原本的休養生息,商業經濟市場極度蕭條凋敝,大多城鎮的商戶復貿無路,難以養家餬口,更遑論納稅養國,就連宋代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江南兩淮地區,此時也不乏“屢經殘破,市井寥寥”、“人方復業,貿易無資”

的記載,足可見當時的商業發展慘淡,縱使朝廷有心從素來賺得盆滿缽滿的商人身上剪下羊毛來,也是難為無米之炊。

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二、明清專為鹽商設立商籍的原因

雖然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大多數商人並無專籍,一併納入民籍,但是鹽商卻是其中的一個特例,清代的“商籍”一說是政府專為鹽商而設立,甚至在文獻中專門被納入幾大戶籍之一,那麼,

為何明清政府要為鹽商專設戶籍呢?

1. 顯示對於商界傑出人士的珍視

明清典冊中曾有關於商籍定義的記載:“商人子弟,準附於行商省分,是為商籍”。依照此條典例而論,凡是商人世家的子孫們,只要在所在省有已登記的戶籍,就可以算作商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而更接近於《兩浙鹽商志》中的說辭,即商籍是為異地攜資而來的傑出商才而設,這樣鹽商子弟就可以在行鹽之處進行學習與參加科舉,其他商人採取另外的戶籍管理條略。

然而以此對鹽商的商籍進行解釋仍然稍顯牽強,在異地從商而成就傑出的商人並不僅只有鹽商,茶商、典商、布商等同樣遍行山河,成績斐然:“今徽商開當,遍於江北,貲數千金,課無十兩,見在河南者,計汪充等二百十三家”,這便是徽州典商所做出的輝煌成績,因此這一點原因並不能算鐵證。

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2. 鹽作為商品的特殊屬性

相較於探究鹽商身份的特殊性,鹽本身作為商品的特殊屬性或許更能成為朝廷特為鹽商開設商籍的原因。鹽作為中國自古以來餐廚間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其需求量勢必是極其龐大的,也正因其作為商品具有不可或缺性,朝廷自然不可能放鬆對販鹽關口的把控,將命脈緊握在統治者的手中。

自古以來,中國的販鹽史隨處可見官方的身影,雖然買賣權、經銷權下達給鹽商們,但是經營性質仍然是官營或半官營,以便於統治者向鹽商們收取高額賦稅。

朝廷和鹽商之間需要媒介進行關係的維繫與利益的轉化,而商籍就成為了最適宜的過渡工具,在鹽商幾近壟斷販鹽市場的蓬勃局勢下,他們急需尋得官方的庇護,而官方也同樣要依靠鹽商的繳稅獲取鉅額利潤,設立商籍相當於成全雙方,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在這樣的兩相催化之下,商籍作為鹽商的特殊待遇而出現也就順理成章了。

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三、商籍為鹽商所帶來的變化

特殊的商籍,存在即合理,那麼商籍的設立又為鹽商們帶來了什麼具體的益處呢?縱觀歷史書寫,無論是從即時利益亦或長遠利益而論,商籍都為鹽商們帶來了肉眼可見的好處。

1. 拉近與官府關係,減輕賦稅壓力

眾所周知,鹽作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重要的地位幾乎是不可撼動的,官府對待販鹽的態度也始終非常謹慎,而這同樣也是一個有利可圖的領域,心懷異念的大小官員無不姍姍而至,想要分一杯羹。鹽商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並在此基礎上獲取更多利益,則勢必要消耗大量資本打點官府眾人,用於此項的消耗是難以估量的龐大數目。

除此之外,每每賑災之時,雖然是國庫撥款,但官府往往同樣會給地方商家施隱性壓力,迫使商家不得不捐出大筆款項來,但是清朝的三百餘年,賑災銀兩便達到八千七百萬餘兩,可想而知商人的壓力何其驚人。而負責管理販鹽的官人在明清的低微俸祿之下,也難保不產生貪腐想法,而承受者仍是鹽商,在這樣的境況下,設置商籍自然是朝廷與鹽商拉近關係的好辦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震懾貪腐官員,並使得鹽商壓力得以減輕。

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2. 利於鹽商子弟走上仕途,提升政治地位與文化素養

前文也曾提及,古時的商人地位低下,屈居末流,縱使家財萬貫仍心有所憾,無法金榜題名,登士登科。

鹽商商籍允許鹽商子弟參加科舉的舉措恰恰彌補了這一遺憾,鹽商們自然樂見其成,明清時代多有商人後嗣中舉,而商人們為後嗣修建官學學堂同樣是不遺餘力的,不僅提高了商人的文化素養,為經商之路更添幾分才智謀略,同樣也打通了利益與權力之間的轉換之道,以鉅額的財富換取政治地位的提高,再以政治地位的提高反哺經營事業,進入良性循環,何樂而不為?

明清時期為何只有鹽商能擁有“商籍”呢?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時勢造英雄,鹽商在明清時代所被特別賦予的商籍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大環境變化下促成的,而明清鹽商們也很好地抓住了時代的東風,扶搖直上,將販鹽事業擴大到可喜可賀的昌盛,雖然後期在種種因素下仍然沒有完成經濟轉型,但其中所給予我們的啟示與學習仍有待進一步深入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