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作者:柏云飞、顾世丹、沈杰、毕晓琳、羊婷婷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村在花中(柏云飞 摄)

彝族的花鼓,傣族的歌舞,回族的节日,哈尼族的稻作......流连于如诗如画的峨山大地,人们随处可见各民族群众融洽相处,同饮一江水、同绿一座山、同耕一块田,许多家庭成员甚至来自几个不同的民族,成为民族团结最生动、最具体的写照。

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绘和谐新画卷

“中华民族一家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心实意为当地各族群众着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大白邑社区党总支书记马卫真说。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 欢庆春节的彝族群众(柏云飞 摄)

大白邑作为玉溪市5个农村侨乡之一,是一个回族聚居的社区,其间有彝、汉、哈尼和蒙古族杂居。多年来,社区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贯穿到各项工作中,除了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帮扶、无偿捐赠等形式对周边村民实施真情帮扶外,还积极围绕人居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改进、社区矛盾调解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妥善处理与周边民族村寨的关系。

作为社区一把手,马卫真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凭着自己勤劳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为社区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扩宽社区内街道,消除火灾时消防车无法进入等安全隐患,他率先垂范,从自家房屋开始动手拆除,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拆除房屋近20间,拆除面积达1800平方米,扩建道路长近1000米,使原来不足1米的社区主街道扩建改造为3米。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 马卫真在向村民宣讲法制精神(毕晓琳 摄)

在任清真寺管委会主任及社区党总支书记的短短几年间,马卫真先后捐资50余万元帮扶周边困难群众。自2004年创办自己的公司后,招收社区及周边60多名待业青年和困难群众,成为一个回、彝、汉、哈尼多个民族职工组成的公司大家庭。10多年来,马卫真把各族职工当兄弟姐妹一样对待,真情实意地把大家团结在一个大家庭里,互相团结、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亲如一家人。

以前,回族因饮食、宗教、文化的差异,几乎不和本民族以外的人通婚,女性只能待在家里操持家务。近年来,各民族和谐共处,回族开始和其他民族通婚、连姻。社区居民马月进家就是其中之一,兄弟俩先后迎娶了彝族、汉族的姑娘,3个不同民族构建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无独有偶,走进双江街道摆依寨,呈现在眼前的是平坦、干净的水泥路,一辆辆私家车整齐停放在停车场,村民坐在门前闲话家常,勾勒出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摆依寨是一个典型的彝族山寨,近年来,村子逐渐开始与外族通婚,哈尼族、傣族、汉族、白族等逐渐嫁进来,与本地彝族相处和谐。刀存英是墨江县嫁过来的傣族姑娘,嫁过来10多年,与邻里相处很融洽,从没发生过争吵,不仅学会了彝话,还担任了村委会的妇女主任。每天晚饭后,她都会和大家聚在一起绣花、跳舞、拉家常,相处融洽。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 昆磨高速公路峨山收费站疫情防控服务点(沈杰 摄)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峨山人民更是把团结互助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有的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有的默默地为一线的战士做好后勤工作,更多的人则为抗疫战争捐款捐物。截至2020年3月11日16时,全县数十家企业及广大干部群众共现场捐款2252768.9元、网络捐款18583.00元、捐赠价值560979.00元的物资用于抗疫工作。峨山县红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化念镇、甸中镇、富良棚乡的菜农向武汉捐赠蔬菜数十吨。

试问峨山好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 移民新居(杨刚 摄)

“前两天番茄卖9块钱一公斤,可惜我们家没赶上好价钱,”化念镇平乐移民安置点的易安凤说,“这边的地好种,种什么收成都好。”

易安凤今年68岁,是溪洛渡水电站云南库区外迁移民,从昭通市永善县大兴镇搬到峨山县化念镇已经有7年了。“老家嘛,都在水里喽,”虽然对原住地有深深的感情,但为了支持国家建设,易安凤还是毅然举家搬迁到化念镇平乐移民安置点,“这边的人好相处,脾气好!”易安凤说,她们家和好几户化念本地人都有来往,经常相互送东西。易安凤的孙女大学毕业后,回到峨山县隔壁的新平县当医生,嫁给了一名彝族警察。讲起孙女和孙女婿谈恋爱时的故事,易安凤有说不完的话:“彝族人性格好,为人憨厚老实,对我孙女也特别好!”短短7年,易安凤家不仅融入到本地人当中,而且和彝族人做了亲家,有了血缘关系。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 移民种出的西红柿(杨刚 摄)

峨山县化念镇设有念江、念溪、平乐、清源4个移民安置点,共接收溪洛渡水电站外迁移民664户2997人,占化念镇总人口数的近1/3,涉及昭通永善、昭阳、巧家3县(区)8个乡镇16个村64个村民小组。为使移民搬得来、融得入、能致富,峨山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化念镇移民安置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特色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培训,积极引导移民适应化念的资源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热区蔬菜产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并通过项目安排、财政补助、产权划拨等方式,支持移民发展。峨山县还组织当地居民和移民开展各种共建活动,增进当地村民与移民群众的友谊,加快当地村民与移民群众的融合,实现当地村民与移民群众共同致富。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化念镇凤凰社区平乐二组移民吴安勇种植的枇杷 (杨刚 摄)

2019年10月18日,由100余户枇杷种植户组成的化念镇念江社区枇杷种植协会成立,一个以溪洛渡库区移民为主、带动化念当地人共同致富的种植产业初具规模,移民不仅融入到当地,而且已经开始反过来带动当地人共同致富。

互谅互帮互鉴互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峨山样本

| 化念镇念江社区念江居民小组的移民崔龙华养殖观赏鱼,观赏鱼养殖已是化念镇的特色产业之一 (杨刚 摄)

近年来,峨山县持续抓好“法治峨山”“平安峨山”建设,强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完善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做好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网络安全各项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排名全市前列。

回首自治县成立以来的69年,峨山县民族团结工作硕果累累。1988年峨山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5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9年中共峨山县委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全县连续20余年没有发生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多年在全市民族宗教考核中名列前茅。全县25个民族17万彝乡各族儿女亲如一家,心手相牵,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共谋发展,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培育了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结出了一颗颗民族和谐之果,处处呈现出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馨画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