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不条理,别慌,4个小妙计轻松解决问题

丢三落四是现在许多孩子的通病,做事不条理,甚至于影响到学习,家长除了干着急还能做些什么?其实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做事更有规律,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孩子呢?4个小妙招,帮助父母轻松解决问题。

孩子做事不条理,别慌,4个小妙计轻松解决问题

1、父母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忌讳父母催促,因为父母们的催促是孩子条理性的杀手。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容易依赖父母,或者变得缺乏耐心,变得更加毛躁。比如孩子吃饭吃慢了、吃脏了大人会催促、会嚷嚷,吃不好大人干脆抢过碗来喂,孩子的成长节奏就是这样被打乱的。不是孩子做不好事,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做事的机会。

孩子做事不条理,别慌,4个小妙计轻松解决问题

2、不要随便把自己的孩子跟他人进行比较

做任何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父母要帮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节奏,还需牢记不随意把孩子跟他人做比。这样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产生“既然我什么都不如他,不管怎么做都做不好,那就这样吧”的思想。但是可以鼓励孩子自我比较,即纵向比,但不要横向比。

孩子做事不条理,别慌,4个小妙计轻松解决问题


3、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记忆发展规律

其实,孩子这些行为与工作记忆有关。智力像人体的发动机,驱动着我们整个庞大系统的运转,而决定发动机性能的核心指标,包括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推理能力、元认知能力。

孩子做事不条理,别慌,4个小妙计轻松解决问题

看似简单的"小明比小红大几岁"这样的题目,其实已经需要孩子运用推理能力,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数字概念,还需要有强大的元认知能力,有意识地控制和反思自己的知识。

孩子做事不条理,别慌,4个小妙计轻松解决问题

因此,家长应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记忆发展规律。平时使用一些小技巧帮助孩子弥补工作记忆的不足。

想让孩子更好地记住复杂任务,但也要遵循孩子大脑发育规律,建议一次不要记超过4个信息。

孩子做事不条理,别慌,4个小妙计轻松解决问题

4、列任务清单

一张清单摆在眼前,孩子不会忘记下一步骤是什么。此外,清单的思路清晰,孩子能从中学会如何协调做事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加记忆线索。很多证据显示,给孩子提示线索,能再次激发他们遗忘的记忆。随着孩子年龄不断长大,这种提示就越有效。所以,如果孩子想不起来要说的话,不要盲目地指责或者打断,试着跟孩子一起回忆,帮他用语言甚至用手势或者图片回忆信息来表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