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不條理,別慌,4個小妙計輕鬆解決問題

丟三落四是現在許多孩子的通病,做事不條理,甚至於影響到學習,家長除了乾著急還能做些什麼?其實父母還可以引導孩子做事更有規律,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引導孩子呢?4個小妙招,幫助父母輕鬆解決問題。

孩子做事不條理,別慌,4個小妙計輕鬆解決問題

1、父母要幫孩子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

越是小的孩子,越是忌諱父母催促,因為父母們的催促是孩子條理性的殺手。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容易依賴父母,或者變得缺乏耐心,變得更加毛躁。比如孩子吃飯吃慢了、吃髒了大人會催促、會嚷嚷,吃不好大人乾脆搶過碗來喂,孩子的成長節奏就是這樣被打亂的。不是孩子做不好事,而是父母沒有給孩子做事的機會。

孩子做事不條理,別慌,4個小妙計輕鬆解決問題

2、不要隨便把自己的孩子跟他人進行比較

做任何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父母要幫孩子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成長節奏,還需牢記不隨意把孩子跟他人做比。這樣會讓孩子缺乏自信心,產生“既然我什麼都不如他,不管怎麼做都做不好,那就這樣吧”的思想。但是可以鼓勵孩子自我比較,即縱向比,但不要橫向比。

孩子做事不條理,別慌,4個小妙計輕鬆解決問題


3、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記憶發展規律

其實,孩子這些行為與工作記憶有關。智力像人體的發動機,驅動著我們整個龐大系統的運轉,而決定發動機性能的核心指標,包括工作記憶、執行功能、推理能力、元認知能力。

孩子做事不條理,別慌,4個小妙計輕鬆解決問題

看似簡單的"小明比小紅大幾歲"這樣的題目,其實已經需要孩子運用推理能力,從現實情景中抽象出數字概念,還需要有強大的元認知能力,有意識地控制和反思自己的知識。

孩子做事不條理,別慌,4個小妙計輕鬆解決問題

因此,家長應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記憶發展規律。平時使用一些小技巧幫助孩子彌補工作記憶的不足。

想讓孩子更好地記住複雜任務,但也要遵循孩子大腦發育規律,建議一次不要記超過4個信息。

孩子做事不條理,別慌,4個小妙計輕鬆解決問題

4、列任務清單

一張清單擺在眼前,孩子不會忘記下一步驟是什麼。此外,清單的思路清晰,孩子能從中學會如何協調做事的步驟,解決問題的思路。增加記憶線索。很多證據顯示,給孩子提示線索,能再次激發他們遺忘的記憶。隨著孩子年齡不斷長大,這種提示就越有效。所以,如果孩子想不起來要說的話,不要盲目地指責或者打斷,試著跟孩子一起回憶,幫他用語言甚至用手勢或者圖片回憶信息來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