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戴红麝串为什么要羞?原来这玩意的妙处,比肚兜还让人脸红

贾府里的年轻女性,无论主子姑娘还是奴才丫头,无论嫁做人妇抑或待字闺中,都是喜爱涂脂抹粉,描红画眉的。

故自幼在女儿堆里厮混的贾宝玉,都学会了调脂弄粉,所以平儿理妆一回,贾宝玉一旁对各种脂粉原料、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及效果了如指掌。

薛宝钗戴红麝串为什么要羞?原来这玩意的妙处,比肚兜还让人脸红

不过凡事没有绝对,譬如李纨,尤氏在其屋里梳洗时,只能用小丫头的脂粉,当然因为李纨是寡妇的缘故。

而除了李纨,还有一位女子,虽是青春少女但不爱花粉,不喜富丽闲妆,那就是富商之女薛宝钗。

薛宝钗的不爱花粉,在第七回初有提及。

薛姨妈要将十二只宫花送与贾府众姑娘,王夫人却让她留给宝钗戴,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虽口中说的古怪,但语气中难掩得意,似乎因为宝钗老成和与众不同而感到骄傲。

再有一次,便是贾母携刘姥姥逛大观园,至蘅芜苑时,贾母见其屋内摆设一应俱无,衾褥帐幔极其朴素。

便摇头称“太素净,使不得”,要凤姐给薛宝钗几件玩器,薛姨妈一旁道:“她在家也不爱弄这些东西的”。

薛宝钗戴红麝串为什么要羞?原来这玩意的妙处,比肚兜还让人脸红

质朴无华,衣不重彩,这就是薛宝钗常在众人面前展示的形象。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元妃赏下红艳艳的红麝串时,薛宝钗不假思索就戴上了,这不免让人讶异。

第二十八回,元春给荣府众人赐端午礼物,意味深长的是,同为荣府亲戚,林黛玉的礼物与贾府三春一致,而薛宝钗却和贾宝玉为同一份,区别于众人,且看他们拿到了什么?

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相对于黛玉和三春“只单

薛宝钗戴红麝串为什么要羞?原来这玩意的妙处,比肚兜还让人脸红

有扇子同数珠儿”,这些礼物孰薄孰重一目了然了。

正因此,贾宝玉在听闻这消息后,连发疑问,称是否弄错了,毕竟在贾宝玉看来,该是林妹妹和自己一样礼物才对。

这说明贾宝玉都嗅出了这次赐礼中的意义非同一般,那就是元妃通过这次赐礼表达她在钗黛之间的选择意见呢。

后知后觉如贾宝玉,都能嗅出这种意思,敏感如黛玉又岂会不知?而聪敏多思的薛宝钗自不必说,当是知道这个信息便知道了元春的意思。文中写道: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作者真是个不正经的机灵鬼,这里分明说到薛宝钗“总远着宝玉”,可事实却是薛宝钗三天两头往怡红院跑,就连大中午表弟睡着了也坐在人家床边绣肚兜,以至丫头晴雯都反感,骂其“有事没事都来坐着,叫人三更半夜不得睡觉”,作者这说反话的水平真是够够的了。

薛宝钗戴红麝串为什么要羞?原来这玩意的妙处,比肚兜还让人脸红


而更打脸的是,薛宝钗在知道元春的意思后,还戴上了和贾宝玉仅有的红麝串,不仅戴上了,还从大观园东北角的蘅芜苑至荣府内王夫人处、贾母处招摇了个遍。

最明显的原因,是因为红麝串乃元妃独独赏给她和宝玉的,众人都心知肚明元妃何意,但薛宝钗仍戴在手上,可见其对“金玉良缘”念兹在兹,现在面对着自己的择偶目标,薛宝钗难免做贼心虚,当然会“羞”。

薛宝钗戴红麝串为什么要羞?原来这玩意的妙处,比肚兜还让人脸红


至于最后一个原因,就很隐秘了,秘密就在红麝串这玩意儿里。

红麝串主要成分是雄麝的脐香,是雄麝在求偶时,为了吸引异性而并发出来的分泌物,香气宜人。医术中有记载,麝香因为性子走窜,具有活血散瘀、催胎的作用。

而除此之外,麝香亦有怡情的作用,因此在诸多诗词典籍中,麝香多与风月有关。譬如《莺莺传》中,元稹写道男女私情时的“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嗯,画面之暧昧旖旎难以想象。

更有五代词人欧阳炯的《浣溪沙.相见休言有泪珠》中有云:“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此时还恨薄情无?”嗯,画面很美好,也足够露骨。

正因此,旧时大户人家的姑娘们看到麝香都会面红耳赤,手心冒汗。而元妃之所以单独赐给未婚的宝钗和贾宝玉红麝串,很明显是将他们当成了小两口,这不是连芙蓉簟这种床上用品都一起给了?这架势就是送结婚礼物嘛。


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谢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