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康熙火線調兵,狼覃進駐八大山莊,預示著一場“假”危機的落幕。

但此時的康熙帝,不會去想“凌普兵變”到底是真是假,即便是假他也要當真。因為這種突發的危機,有著許多的矛盾點,而他的當務之急是穩住眾皇子。當時的奪嫡進展如火如荼,偽造太子手諭一事,更是觸動了康熙帝的逆鱗,他遠沒有料到“某些人”會做出如此膽大妄為的醜事。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究竟是誰偽造了太子手諭,其中又有什麼隱情,這些是關鍵問題。康熙帝知道,如此膽大妄為之人,如若不敲打,那便是巨大的隱患。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敲山震虎,得先看看誰最有可能是“奪嫡狂徒”,老十三是俠王,老四實心用事斷不會如此,老三是個讀書人,而老八和老十四最有可能。但究竟是老八還是老十四,康熙帝摸不準,畢竟八爺黨的形式也是“晦暗不明”。

所以,廢太子之後不久,百官議舉新太子的鬧劇悄然上映。鐵腕康熙的帝王心術爐火純青,議舉新太子,其實就是鐵腕康熙編導的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而且是全劇最大的騙局。

騙局前戲第一計:釜底抽薪

偽造太子手諭,其目的無外乎搬到太子,取而代之,這一點康熙帝自然清楚。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如若沒有七八成的勝算,無論哪個皇子都不敢如此行事。逆向推理,出現了這種誣陷太子的醜事,說明此人有了七八成勝算,奪嫡的勝算無外乎太子位空置、朝內外官員推崇、外加朝廷中樞的力挺。朝廷中樞即上書房,而上書房大臣即宰相,影響力巨大。所以沒有上書房大臣的支持,沒有朝內外官員的推崇,自然沒有勝算,也就不敢貿然行事。

更進一步,朝廷中樞有三大臣,張廷玉追隨康熙宛如貼身秘書,他也不會參與進奪嫡之爭。只有老謀深算的佟國維、凡事裝糊塗的馬齊,才能是“幕後黑手”的朝中勢力。馬齊好說話,關鍵就是佟國維,而佟國維的目的無外乎保佟氏一門長盛不衰。所以康熙帝需要先把佟國維拿下,進而好收拾“幕後黑手”。於是,最後的晚餐上映在皇宮內院,皇帝與佟國維達成協議:

帝:凡事不能不操心,也不能太操心。有些事可以讓小輩們去幹,前人田地後人收。

佟:隆科多堅刃敏達,才堪重用。

帝:讓他出任步軍統領衙門都統。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佟國維一個“重”字,給隆科多要來了九門提督一職,也保住了佟氏一門的榮華富貴。而康熙帝通過這一場協議,順利完成釜底抽薪,把那“幕後黑手”的中樞勢力給掘了根,剩下的就是康熙與佟國維唱雙簧,好順利進行下一步,引蛇出洞。

騙局進行時:引蛇出洞

廢除胤礽的太子名位,自然是“幕後黑手”所期望的,那麼下詔推舉新太子,勢必能夠引蛇出洞。於是,百官推舉新太子一事,在康熙帝詔令的誘惑下,順利展開,注意康熙帝的旨意:

朕一唯公意是從,絕無偏私。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這句話的分量之重,不言而喻,對於嫡位已然飢渴難耐的“幕後黑手”來說,必然是最大的誘惑。什麼是公意?當然是百官的意思,當然是上書房的意思。他還以為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是自己人,他知道文武百官都是他的黨羽,所以“幕後黑手”最不缺的就是公意。可悲的是,康熙帝也知道這個“公意”的含義與作用。

推舉新太子,佟國維一如既往的用著手中的權力,授意底下官員聯名上摺子。然後又以上書房的名義上“代表上書房”的公折,即便是張廷玉沒有簽字,他仍然上折不誤,立即將八爺架在火上烤。似乎那個幕後黑手已經出來了,就是被百官共同推舉的,馬齊大寫的那個“八”。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如果按照康熙帝之前的意思,那就是“一唯公意是從”,那麼八阿哥胤禩自然就是新太子,無可厚非。但如果就這樣立他為太子,那康熙的騙局就失效了。康熙的目的,就是通過推舉新太子,引出幕後黑手,現在目的已經達成,如果再由著“百官公意”,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康熙帝必須親自上陣,把這場風波壓下來。

從這些薦章的情形來看,新太子的人選似乎已經出來了,可這些又能說明什麼呢?

康熙一句話,立馬把所有的推舉工作,都給否了,皇帝又一票否決權,如果說有誰能夠據理力爭駁皇帝,此時只有佟國維了。康熙帝來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手中摺子把那個大寫的“八”字給壓下去了,是什麼意思大家都看出來了。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此時的胤禩,只有把寶壓在佟國維身上,讓他給自己說話,但他不知道的是康熙提前就以一招“釜底抽薪”把佟國維給拿下了。

緊接著,佟國維一反常態,一句“張廷玉是奸臣”全然沒有了以往老謀深算的作風,而康熙帝一句“什麼是無恥小人”,又一次刷新了眾皇子的認知,胤禩也感到了絕望。緊接著,康熙用隆科多拿下佟國維,而隆科多出步軍統領衙門,當上了九門提督。

意外無處不在

從這場鬧劇來看,似乎當時偽造太手諭、調兵遣將的“幕後黑手”就是胤禩,但康熙沒有進一步處罰,而是以佟國維的落幕,直接告訴胤禩他奪嫡無望。顯然,康熙對那封偽造的手諭來源的調查,還是很慎重,至到此時有沒有下定論。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但他的這出騙局,卻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從他一進門就否決推舉新太子不算數開始,真正偽造手諭的胤禵就察覺到了不對。要知道,當時胤禵拿著手諭找胤禩,目的就是讓他去背鍋。也就是說,他在手諭中留下了不小的瑕疵,所以張廷玉一眼就看出了不對。那麼對與推舉新太子,深藏不露的他肯定有察覺。而皇帝否決百官,沒有處決胤禩,準備復立胤礽,對胤禵來說很不利,而皇帝關押了胤禩,深藏不露的胤禵自是無法與胤禛抗衡。所以,他開始與老十三對打,名為替八哥出氣,實則有自己的考量。

他這樣一鬧,等於告訴所有人,他就是個追隨八哥的“傻白甜”,這種自我塑形下即便是皇帝查到是他偽造的太子手諭,也可以推到胤禩身上。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罵太子,裝作心疼八哥,逼著皇帝放過胤禩,這樣一來八爺黨就不會倒。而胤禩結果此事沒了奪嫡的希望,他自然是八爺黨內的最佳人選,整個八爺黨都是他的靠山。

最終,康熙無奈知道氣暈過去,胤礽仍然是太子,推舉新太子一事也隨著佟國維烏紗帽分落地而告終。至於偽造太子手諭一事,此時的康熙也無心追查。畢竟,下一任皇帝是誰他已經心裡有數了,而調教下下任皇帝,才是年邁的康熙最想做的事。

雍正王朝:百官議舉新太子,其實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