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紙上”談兵的主人公真是趙括嗎?這個標籤是現代人給他貼上的!

1/趙括的時代有“書”無“紙”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如今,一提到“紙上談兵”這個詞,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會是戰國時趙國的將領趙括。趙括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史載,趙括自幼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秦趙長平之戰時,秦國為了扳倒不好對付的趙國老將廉頗。向趙國行反間計,急於求勝的趙孝成王果然中計,他不顧眾人反對,啟用年輕的趙括代替老將廉頗。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趙括接任後,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最後,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數十萬趙兵盡降,後被秦軍坑殺。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為了用趙括之事警示後人,人們發明了一個成語,叫“紙上談兵”。“紙上談兵”指的是在紙面上談用兵策略,比喻空發議論,不聯繫實際情況一意孤行,不能解決問題。

趙括的故事,記載於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趙括生活的戰國時時期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用以書寫的紙張,即使是司馬遷創作《史記》時,紙的運用自仍未普及,趙括不可能“紙上”談兵。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其實,司馬遷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也未言及趙括“紙上談兵”之事,與趙括“談兵”相關的記載,有兩處。一處是藺相如的諫言:

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

藺相如說趙括是,“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這意思很明白了,趙括只是從他父親的傳書中學到點書上理論,真打起仗來,根本就不知道變通,是個讀死書,學不能致用的書呆子,成不了大事的。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另外一處,是趙括母親與其父趙奢的問答: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將行,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原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趙奢對兒子趙括的評價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趙奢對自己這個兒子看得也很透,所以他才對自己的妻子說:行軍打仗,是拼命的狠事,趙括卻很輕鬆地談論它。如果趙國不拜趙括為將也就罷了,如果一定要拜他為將,那麼,使葬送趙軍的,就一定是趙括!結果,還真讓趙奢不幸而言中。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但是,這兩處都沒涉及紙字,最多是提到“書傳”。這說明,趙括生活的年代,是有“書”而無“紙”的。

2/造紙術的發明經歷了一個漫長歲月

關於有“書”無“紙”,也很好理解,因為,早期的書籍,並不是書寫在紙上的。最早的“書籍”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比如大家所熟悉的甲骨文。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8世紀前後出現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秋經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在紙發明以前,“簡策”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比如,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近年在山東臨沂出土的《孫子兵法》等書,都是用竹木書寫而成。後來,人們改用縑帛來書寫,稱之為帛書。《墨子》有“書於帛,鏤於金石”的記載。帛書是用特製的絲織品,叫“繒”或“縑”,故“帛書”又稱“縑書”。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由於縑帛非常精貴,一般人是用不起的,所以,“縑書”很少,一般人難睹其真容,只有少數貴族才機會擁讀。公元前2世紀,中國才出現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橋紙。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其實,任何創造發明都不是憑空而來,多多少少與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相關。造紙術的發明,就得益於蠶絲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 武 ( 籍武 )發篋中,有裹藥二枚,赫蹏書。” 顏師古注:“ 鄧展曰:‘赫音兄弟鬩牆之鬩。’ 應劭 曰:‘赫蹏,薄小紙也。’” 由此可證,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現代意義上的“紙張”,直到東漢元興元年(105年),才被蔡倫首造。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從此,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卷軸逐漸代替了竹木書、帛書(縑書)。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在蔡倫改進造紙術後不久,很快就傳入與我國毗鄰的韓國和越南,隨後又傳到了日本,最終傳遍世界。另外,公元7世紀初期,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軸。公元10世紀,中國出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並且逐步代替卷軸,成為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造紙術與印刷術的發明和推廣,對於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產生深刻的影響,對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3/趙括與“紙上談兵”發生聯繫不過30年

趙括生活的年代沒有紙,那麼,趙括“紙上談兵”的提法又是始自何時呢?“紙上談兵”的說法,大約出現在唐宋,正式作為成語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書生用兵,跟趙括一點關係都沒。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比如,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七十六回中說:“可見咱們天天是捨近求遠,現在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紙上談兵。”再如,晚清譴責小說作家李伯元在《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中也說:“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還有,當代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第一部三十四回也有“紙上談兵”之語:“書生都喜歡紙上談兵,只說而不去實行;他是書生,他知道怎麼矯正自已。”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上述實例中的“紙上談兵”,說的都是書生所為,與趙括並無關係。即使是現代常用的權威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對“紙上談兵”的解釋也是:“在文字上談用兵策略,比喻不聯繫實際情況,發空議論。”這裡,與趙括也沒扯上關係。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讓“紙上談兵”與趙括髮生直接聯繫的,是1991年11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是歷史類科普圖書,作者為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學家林漢達等人。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約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淵源,所以“上下五千年”也就代指整個中國歷史。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上下五千年》講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國歷史,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讀者面非常廣,因而影響很大。

戰國時代沒有紙張,趙括如何“紙上”談兵?

而最早將趙括與“紙上談兵”的聯繫到一起的,就見於《上下五千年》第40節“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是國人第一次用“紙上談兵”來評價趙括,評價正確與否暫且不論,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成語“紙上談兵”最早並不是源自趙括的,“紙上談兵”為的主角,至今也不過3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