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說到「少食多餐」這個詞,不知道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從各種減肥網站聽說的它。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大部分文章給出的理由不外乎:

  • 少食多餐使身體不會過長時間的處於飢餓狀態,從而加速新陳代謝,燃燒更多熱量;
  • 少食多餐減輕腸胃負擔,使腸胃能更好的消化吸收營養;


然而,我們又知道,減脂的關鍵在於每天產生熱量缺口,而不是每一餐單獨攝入了多少。在攝入總量不變的情況下,使用少食多餐的方法,真的可以有效減脂嗎?

這就是本文要談的話題。

01

少食多餐提高代謝?

「謠言!」

我們身體每天消耗的熱量,其實來自於很多方面,可以被總結為以下的公式:

TEE = BMR + NEAT + EAT + TEF

其中,TEE為消耗總量,BMR為基礎代謝,NEAT為非運動消耗,EAT為運動消耗,而TEF,「食物熱效應」,則是身體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熱量,取決於具體的宏量營養素比例,一般會佔到日常攝入的15%左右。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圖:Semantic Scholar

食物熱效應的數值,除了受前文提到的食物種類及纖維含量的影響,是不是也受到進食次數的影響呢?答案是否定的:早在1990年左右的研究[1],就表明了在攝入同樣食物內容的情況下,食物熱效應和餐數並沒有關係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作者簡單翻了一下相關話題的文獻,得出「少食多餐能夠增加食物熱效應」結論的文獻只找到這麼1篇,作者發現每天6餐比起每天1餐可以多消耗16大卡的熱量,勉強達到了統計學上的顯著效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完全沒啥區別。圖:Pubmed

在這裡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解釋這個概念:

假如你每天只吃1頓2000大卡的飯,身體需要消耗2000x15%=300大卡的熱量來消化這些食物,那麼你這天的「淨攝入」就是2000-300=1700大卡的熱量。

現在,你把2000大卡分成4餐吃,每餐500大卡,身體需要消耗500x15%=75大卡的熱量來消化這些食物,那麼你每頓飯的「淨攝入」就是500-75=425大卡的熱量,4頓加起來就是425x4=1700大卡

嗯,確實沒有差別對不對?

另外說句題外話,近幾年所圍繞食物熱效應所產生的謠言非常多,比如所謂芹菜、西柚為「負卡路里食物」一類的說法,背後是沒有科學研究支持的。現有的研究只表明,根據各人對於胰島素水平波動的敏感程度不同,「負卡食物」有理論上存在的可能性,但是現實生活中唯一存在的「負卡食物」是冰水。鑑於這個話題和本文沒有什麼關係,就不展開討論了。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既然少食多餐沒法增加食物熱效應的話,它能提高基礎代謝嗎?」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代表你很認真地讀懂了前文的背景知識。

不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早也有實驗[2,3]證明了,在總量相等的情況下,無論一天進食234567次,對基礎代謝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每天進食6餐和2餐對於代謝的對比。圖:Nature

那麼,網上瘋傳的「少食多餐增加代謝」的流言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比如有這麼一項2004年進行的研究[4]:一群年輕、健康、不肥胖的女性志願者,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每天提供的食物內容和總量保持恆定,A組每天投食6次,B組每天投食3次,有時候會隨機增加到9次;結果表明,在一段時間之後,A組的代謝水平稍稍強於B組(差異很小,但是達到了統計學上的顯著水平)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圖:Nature

這項實驗想說明的是,人體的基礎代謝會因為進食不規律而小幅度下降,原理是頻繁改變進食時間、頻率會打亂人體原有的生物節律,和餐數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傳來傳去,就變成了「每天6餐可以提高代謝」,然後變成了「少食多餐提高代謝」……

這也說明了學好英語很重要,人家的文獻標題明明是「……irregular compared with a regular meal pattern……」,硬是被營銷號生生解讀成了「神奇的少食多餐」。還好作者是個外國人,不然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這麼解讀,可能要氣得吃不下飯了。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還有什麼說「少食多餐幫助吸收營養」一類從邏輯上就講不通的說法,在這裡就不浪費篇幅闢謠了。請問,你在減脂期間想多吸收熱量是為了什麼?圖:互聯網

02

少食多餐幫助增肌?

「對你沒用!」

很多人看健美運動員們每天都要吃很多頓,覺得這樣才是增肌的終極奧秘。但是現實可能又要給你狠狠打臉了。

運動員們習慣多餐的原因主要有二:

  • 很多人的日常消耗大,將大量食物分散成幾次進食,對腸胃更友好,也更容易幫助進食更多熱量;
  • 近年來,有著「隔3-4小時進食一定量的亮氨酸能輔助增肌」的說法。這種說法並不能說不科學,但是它缺乏足夠的實際範例。它雖然從理論上說得過去,但是實際實驗中只在小鼠模型上得到了成功例子(著名網紅Layne Norton博士當年進行的研究就是這方面的話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目前主流的觀點認為,這種做法就算有效,給增肌帶來的提升也非常小;對於高水平運動員,拼的是頂尖的1%,哪怕這種方法能夠帶來一點點幫助,都會有人去實踐;但是對於大部分閱讀本文的普通訓練者,在這方面鑽牛角尖根本沒有必要。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Layne Norton博士關於「亮氨酸輔助增肌」的論文內容,這也是他學術(網紅)生涯的頂峰。請注意,本實驗一是隻監測了短期的MPS,二來對象是成年老鼠,請不要盲目套用在自己身上。圖:Pubmed

讓我們看看人體實驗是怎麼說的。

最新的薈萃分析[5]繪製瞭如下圖表: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圖裡橫軸是餐數,三條柱子分別是每天1-2;3-4;及5+餐。縱軸是研究對象體重的變化量,以公斤為單位。

乍一看,好像每天吃5餐以上最有助於減肥,其次是每天1-2餐;而每天3餐竟然最不利於減肥?5+的那個柱子比其他兩個都稍微高一截。

但是,凡事都有個但是。

注意一下縱軸的數字就會發現,每天5+餐和3餐的差別大概不會超過0.3kg。這是什麼概念呢?這個差別,完全處於實驗誤差的允許範圍;文章中也使用兩個不同模型計算了95%置信區間(CI)的數值,得出的結論是:進食餐數對於體重變化是沒有影響的

所以,光懂英語還不夠,看文獻不能只看圖啊。

這項薈萃分析中同樣繪製了進食餐數對於脂肪重量(下圖左)、瘦體重(下圖中),以及體脂率(下圖右)變化的影響:

少食多餐,真的可以有效減脂?——關於「少食多餐」的真相


同樣道理,如果僅僅看柱狀圖的話,很容易下出「少食多餐有助於減少脂肪、保持瘦體重,以及減少體脂率」的錯誤結論。但是,當我們參考統計數據之後,結論則是:

  • 脂肪量:在移除數據偏差最大的1項研究之後(剩下17組研究),進食餐數對於脂肪量的減少沒有顯著影響


  • 瘦體重:在移除數據偏差最大的1項研究之後(剩下16組研究),進食餐數對於瘦體重的保持沒有顯著影響


  • 體脂率:在移除數據偏差最大的1項研究之後(剩下16組研究),進食餐數對於體脂率的減少沒有顯著影響


看到這裡,結論應該很明確了吧,少食多餐的長期作用,比起標準的一天三餐甚至一到兩餐,是沒什麼區別的。

03

少食多餐也有用

「有人更適合少食多餐」

那麼,既然少食多餐既不能幫你減脂也不能幫你增肌,它就完全沒用了嗎?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從「養生」的角度來說,確實有一部分人更適合少食多餐:

  • 低血糖患者:少食多餐有助於穩定血糖穩定;
  • 增肌人群、大體重運動員:在食物攝入總量較大的情況下,分成多幾餐攝入,可以減輕腸胃負擔,也能幫助多攝入一些熱量;
  • 已經養成多餐習慣的人:不必要可以改變生活習慣;
  • 多餐更容易控制食慾的人:有些人在多餐的情況下會發現食慾有所降低,如果你屬於這一部分人,減脂期間就更適合少食多餐了。相反,如果少食多餐讓你因為每一頓都吃不飽而暴飲暴食的話,不如回到一日2-3餐的習慣;


最後,還是那句說了10086遍的話:無論是減脂還是增肌,熱量守恆永遠是最重要、最基礎的部分。做不好這一點,不管什麼「奇技淫巧」都幫不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