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朴树的《送别》,我们为何也会跟着落泪

听了朴树的《送别》,我们为何也会跟着落泪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


少不经事时学唱这首歌,只知道跟着老师的节奏开口唱和,还不知道这其中的蕴意。


后来知事后,才惊觉词曲之妙。


三言两语,就将人世的离别之苦言无不尽。

《送别》由李叔同作词、John Pond Ordway谱曲,已传唱了一个多世纪。


1897年,李叔同迁居上海躲避纷乱政局,同许幻园等人结为“天涯五友”。


听了朴树的《送别》,我们为何也会跟着落泪

李叔同


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家道中落的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与叶子小姐,说道:


"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拂尘而去。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很久。


随后,李叔同返回屋内,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送别》之词。

1918年,李叔同剃度出家。


1927年,“天涯五友”中四人相聚在上海,蔡小香已去世,许幻园依旧落魄,袁希濂的从政之路中断,李叔同出家已有九年。


曾经的五友,终散落天涯,也成了"知交半零落"。


2.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朴树在录制一档LIVE现场音乐类节目《大事发声》时,曾在现场演唱《送别》,没想几度哽咽,最终歌曲也没有完成。


唱之前,他说,“有的时候觉得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特别难熬,但在音乐里面的时候,即使唱最悲伤的歌也是享受。”


在镜头面前,在伴奏者面前,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哭了,没有任何顾忌。


听了朴树的《送别》,我们为何也会跟着落泪


执拗、敏感、细腻……这些孩子般的特质,如今仍能在朴树身上找到。

朴树的《送别》,是藏在我们心里不愿触及的心事。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总是在不停挥手告别,还没好好拥抱就到了分开的时刻。


其实生活啊,就是不断送别的过程。我们不得不面对,人来人往,生生离别。


3.

时间淡了生疏,深了感情


在我拍完毕业照的那天,脑海里一直循环着《送别》的曲调,仿佛被无尽的哀伤环绕。


还记得四年前刚入大学时,梧桐树叶遮挡着城市的闷热。初次来到这座城市,对这里的一切感到陌生甚至恐惧。

听了朴树的《送别》,我们为何也会跟着落泪


远离的家乡,远离了父母,很多个夜晚都在失眠与思念中度过。


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是最清醒的时候,想找人倾诉,想和旧友谈心,挂念家里的那只猫。


一开始以为的熬不下去,竟在不知不觉中化淡,因为那一屋闹腾的室友,因为那位严抓迟到的老师。


大学生活和真正的生活,俨然两样。


这里的同学只会闹,闹八卦、闹暗恋、闹幸福。在一起的时光啊,一直的闹,一停下来,彷佛自己就会坠回孤单。

教学楼前香气四溢的栀子花开了又落,一辆辆小黄车被齐齐整整地摆放着,墙上的爬山虎肆意疯长着伸出它的藤蔓。


听了朴树的《送别》,我们为何也会跟着落泪


通向食堂的路又翻新了,下雨的时候不会有泥浆溅起裤管;学校食堂可以直接刷支付宝吃饭了,出门不用担心忘带校园卡。


坐电梯还是不能上到图书馆的最高层,偶尔在图书馆坐着坐着就忘了时间;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觉得自己好像学了整个学期的知识。


过冬,过夏,我这么讨厌吃甜食的人,每年都要心甘情愿吃四次蛋糕。


4.

时光之河入海流,我们终要分头走


毛概课还是让人想逃,毛概老师还是满脸"杀气"地盯着下面为数不多的人头,只那一眼,就揪出“变声答到”的我们。


他永远不能像别的老师一样坐视不管,他却永远会放过卷面59分的我们。

就是这样令人生畏的,在拍毕业照那天竟然主动和我们拍视频,和我们拥抱告别,看着穿学士服拍毕业照的我们的笑脸偷偷抹泪。

四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蝉鸣悠悠,杨柳依依,转眼间又是一个盛夏,七月分离的季节。


听了朴树的《送别》,我们为何也会跟着落泪


时光之河入海流,终于我们也要分头走。

四年前,我们相遇。四年后,我们分离。


四年里,我走过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赏过樱花盛开又落下的满目春光,见过滚滚江水裹挟着泥沙俱下的汹涌澎湃;


见过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满眼秋色,看过雪晴云淡日光寒的银装素裹,却仍在栀子花开的季节里格外不舍。


5.

愿你此去繁花似锦,归来仍是少年

拍毕业照只花了三秒,却定格了大学四年。送别时光,提笔就到。


总是害怕毕业后会各奔东西,在时间之河里渐渐淡忘了回忆,模糊了记忆里的人。

但有些人和事,不应被遗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