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新營商環境“組合拳” 為中國經濟提氣壯骨

  最近一段時間,各地、各部門頻繁就實施好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部署,展示營商環境的“成色”,為服務企業長遠發展而未雨綢繆。業界普遍認為,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必備條件,是一個地方軟實力的表現。優化營商環境是築巢引鳳,誰主動出擊精準服務,誰就會佔據未來先機。


  事實上,一系列的“組合拳”已經打出,為優化營商環境“壯骨”。


打好新營商環境“組合拳” 為中國經濟提氣壯骨

  今年1月1日起,《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更為有力的保障和支撐。各地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高度重視。通過梳理各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記者注意到幾乎都將“優化營收環境”列入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在疫情發生之前,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是各地推動放管服改革,創新招商引資模式的重要抓手。”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次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是對各地方政府營商環境,尤其是政策環境的一次檢驗和考驗,對於各地方政府的防控能力、響應能力、企業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劉哲說,在防疫工作的鞏固期、企業復工復產的推動期和穩就業的關鍵期,重視營商環境建設,關鍵在於政策環境的建設,解決企業在短期供給衝擊中面臨的用工、資金、生產經營的實際問題,儘快恢復和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這是應對更加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必然要求。


  相關政府部門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在3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高杲表示,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結合“放管服”改革,推動各項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見效,為復工復產營造更好營商環境。


  在同一場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介紹,相關部門改善市場準入便利程度,提高監管效能,進一步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為各類市場投資主體興業提供了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打好新營商環境“組合拳” 為中國經濟提氣壯骨

  根據孫梅君透露的數據,目前企業開辦時間已經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的改革力度也持續加大,現在工業產品許可證的種類也由過去的24類壓減到現在的10類。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各地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動作不斷,以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支撐。


  《廣東省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行動方案》日前印發;3月18日,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了《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立法工作情況彙報,指出要進一步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同一天,《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


  “花香蝶自來”。疫情過後,如何確保為企業提供的良好的營商環境舉措落地,而不是一紙空文,這也是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劉哲提出,對不同行業的企業而言,疫情期間雖然所受衝擊不同,一些信息化和自動化程度低、流動性儲備不足、產業鏈地位脆弱的中小微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不僅遭受衝擊更嚴重,而且復產復工速度慢。各地方政府需要及時梳理這類企業,通過金融支持、招工用工支持、加大補貼力度等方式,充分發揮政策的短期託底作用,優化營商環境,穩就業促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