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包公庙乡:“三个强化”激活河长制“末梢神经”


睢阳区包公庙乡:“三个强化”激活河长制“末梢神经”

本报讯(江里)

为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与保护,健全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夯实管水治水责任,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营造良好环境,睢阳区包公庙乡“三个强化”,进一步激活河长制“末梢神经”,努力推动河道管理再上新台阶,确保全乡河更畅、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睢阳区包公庙乡:“三个强化”激活河长制“末梢神经”


强化引领,开拓治河之道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自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以来,该乡将河长制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统筹推进河流系统治理、生态保护和综合整治,搭建河道网格化管理体系,抓好河长制工作落实。

压实工作责任,推动联防联治。该乡坚持党委引领、政府主导、河长带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压实河长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对包干河流的巡查管护。

强化担当履职,提高工作效能。坚持领导率先垂范,强化担当履职,践行“一线工作法”,大力气整治干部作风,改变“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现象,做到真看、真查、真干,时时紧盯、常常过问,打通落实河长制“最后一公里”。

睢阳区包公庙乡:“三个强化”激活河长制“末梢神经”


强化治理,压实治河之法

强化源头治理。该乡将治理重点放在源头治理上。狠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加大推进厕所革命力度,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对农户的宣传引导,对农业生产垃圾集中清运处理。狠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大环保、畜牧部门对辖区集中养殖基地的监督和指导。狠抓企业生产污染治理,严禁辖区企业废水废物不经处理就直排入河。严把生态保护红线,切实提高和改善河流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水环境持续改善。

强化河道治理。实施乡村清洁河道行动,扎实开展“清四乱”行动和河道采砂、河道拦沙坝集中专项整治,对辖区内河湖全面开展拉网式督查排查,对发现违法行为现场制止,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治措施、完成时限和整治责任人,确保问题整治到位。

强化岸线治理。对河道岸线开展综合整治行动,整治河道周边乱倾乱倒、乱扔垃圾等突出问题。在沿河的村组设置宣传告示牌,添置、更换垃圾桶,在重点河岸安装摄像头,改变群众以往向河道倾倒垃圾的陋习。联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洁净行动,重点清理水面漂浮物及河岸垃圾,做到标本兼治。

睢阳区包公庙乡:“三个强化”激活河长制“末梢神经”


强化推动,巩固治河之理

宣传引导,齐抓共管。充分利用宣传手册、横幅标语、村村响、政府门户网站、送戏下乡等宣传载体,对“河长制”工作进行线上线下宣传。采取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护河、爱河意识。动员志愿者队伍,开展治水护水活动,聘请老党员、退休村组干部、热心群众担任监督员和宣传员,参与巡查。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创新方法,完善制度。强化党建引领,动员党员积极参与河道清理、监督宣传工作,推动河长制工作常态化运行。

强化监督,勤于考核。建立“一周一巡查,一月一督查,一季评比”的管理机制,每季度结合日常保洁、村级河长履职情况、督查检查反馈情况对全乡所有河段进行评比,以责任的追究倒逼责任的落实,倒逼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