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意識敏感期 “魔王”上線?媽媽別隻顧崩潰,得關注這4點!

2歲女兒控訴:媽媽,那個是我的,不要丟掉啊!物權意識來了


前陣子有一天,我在打掃衛生,把一件我自認為不起眼不貴重的“玩具”丟到垃圾桶,然後引起了女兒的巨大反應!這給我發出了一個信號:孩子的物權意識敏感期到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之前我給了女兒一個很精緻的茶葉盒,跟她說這是媽媽給她的 “秘密寶盒”!可以裝自己喜歡的東西,她很開心,玩了幾天以後就放一邊了,蓋子也不見了。


我心想這也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而且現在過了新鮮勁不玩了到處亂丟,打掃衛生的時候我就很自然地丟進了垃圾桶。


結果在一旁玩的女兒一眼就瞥見了垃圾桶的盒子,大叫:媽媽,那是我的,你不要給我丟掉呀!


媽呀,我以為無關緊要的一個東西,結果在她心裡這麼重要!

我趕緊道歉:哦,寶貝,對不起!這個是媽媽給你的秘密寶盒,你還想要是嗎?

女兒委屈地回答:是的!還撅著小嘴!

我接著說:好的,這個是你的東西,媽媽不應該自己丟掉,那下次媽媽要整理覺得哪些需要丟掉的時候一定先問問你,好嗎?

女兒應聲:好的!然後走到一邊玩去了。


雖然,我覺得跟女兒的對話裡,即便我們交流起來很順暢,但有些意思她未必能理解全!可是這不妨礙一個母親對2歲孩子的尊重,也不妨礙我好好地思考這個階段孩子的物權意識問題!


物權意識敏感期 “魔王”上線?媽媽別隻顧崩潰,得關注這4點!


什麼是物權意識敏感期


女兒的物權意識在一週左右的時候就已經萌芽了。

在她大概五六個月的時候,回外婆家經常和一個比她小一個多月的小弟弟玩。

因為我們有很多玩具,小弟弟也很喜歡一起玩,那個時候就會搶我們家孩子的玩具,可是我閨女完全無動於衷,任憑對方搶。

我當時還在擔心:媽呀,這不會是個弱性子吧?甚至還自己腦補焦慮一系列以後會不會被欺負之類的畫面……


而在一週左右再次和小弟弟一起玩的時候,發現小弟弟搶她玩具的時候,她會不同意了,甚至會搶回來!老母親就會這事我還偷著樂:這才是正常反應嘛!


其實,這只是一個孩子的發展規律,我認為那是物權意識的萌芽,而直到這次她不允許我丟她玩具,是真的迎來了物權意識的敏感期。


美國兒歌《幼兒所有權法則》,簡直不要把孩子物權敏感期的表現寫得太真實:

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


那東西我剛拿過來,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不會看來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積木,所有的積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來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處時,它自動變成我的;


如果東西損壞了,那就是你的。


所以,現在,我的手機是我女兒的,IPAD、電腦都是她的!我手裡任何東西只要她有興趣都是她的……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發展到一定階段,他開始有物權歸屬的意識了。

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表現出喜歡爭搶、不願意分享、情緒比較暴躁,比如發脾氣打人等。經常會說:“這是我的!”

其實在我沒有刻意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這種表現時,我真的很崩潰!也踩了一些雷,或者說家庭成員也無意識地傷害了她。


物權意識敏感期 “魔王”上線?媽媽別隻顧崩潰,得關注這4點!


面對孩子的物權意識,有些坑一定要避


面對孩子的物權敏感期,我都感覺自己退化了!

因為被這隻神獸突然幻化成“小霸王”,我還沒有適應就崩潰了,於是也做出很多不合時宜的舉動。


比如他那不靠譜的爹給不靠譜零食時,我因為著急會一把“奪過來”,因為不搶是拿不到的!更重要是因為對她吃太多零食的焦慮讓我失去理智。


比如她明明玩得好好的,看到我在碼字的時候也要爬上來:這是我的電腦,我要工作一下!


我跟朋友聊天的時候:這是我的手機!還一把搶過去:我來跟他說……


你越忙,你越急的時候,她越是“霸王”上身!自然這個時候,失去理智的我也就退化成和她一樣的孩子了!


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還有一絲殘存的理智讓我反思和梳理,總結一些經驗,可以更理智應對孩子的這個敏感期!


01、千萬不要硬搶,還強行給孩子貼標籤:真小氣


當孩子處於物權敏感期時,他還並分不清楚物品的真正歸屬,硬搶只會讓孩子感覺混亂、委屈、焦慮,甚至感到無助!


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納!

如果是自己當下急需使用或者是比較危險,不適合給孩子玩耍和使用的物品,可以採取更柔和的態度與他協商。


比如語氣平和地跟他溝通:這個是什麼,是媽媽用來做什麼的,希望寶寶可以幫助我,讓我完成什麼……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嘗試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玩個新的遊戲。或者用其他可以給他的東西與他交換。


總之就是儘量不要硬搶,這樣會讓孩子經常哭鬧,更容易陷入焦躁緊張的情緒。


物權意識敏感期 “魔王”上線?媽媽別隻顧崩潰,得關注這4點!


02、分享是美德,但這個階段可不要強制他分享


自從物權意識到來以後,我們家姑娘的確一改以往“溫柔大方”的脾性!好吃的好玩的都不願意分享了,你一問她要,還會跑得遠遠的:不要!這是我的!


當然她也給她的爸爸和爺爺奶奶貼過“小氣”的標籤,還威脅她:以後也不會給她好吃好玩的!


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下意識地去看看孩子的表情:很嚴肅又很錯愕!彷彿在逼自己做選擇,我到底該不該,要不要分享呢?看著她掙扎的表情當孃的還有些心疼!


她跟鄰居小弟弟玩的時候,如果看到小弟弟玩她的玩具她也會委屈地說:這是我的!但因為給過正確的示範,她不會直接上去硬搶,只是會向我尋求幫助!


我會告訴她並且一再強調:這個玩具是寶寶你的,現在弟弟很想很想玩哦,我們先借給弟弟一下!你在旁邊一邊看,一邊保護弟弟,好嗎? 一起玩,會更有趣!


到目前為止,她都能分享,甚至有時候會主動分享,當然分享的時長有長有短,可能會隨時想要回來。

這個時候我也會尊重她,同意她把玩具拿回來!如果對方小朋友有需要,我會給一個其他玩具,或者跟對方媽媽說明情況。


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正向的引導,讓她理解物品的歸屬,她有真正做主的選擇權,反而會更容易表現出“主人翁”的立場和正面行為。

這是她對自己物品歸屬的“掌控感”!


03、當孩子主動分享時,一定要接納


如果孩子主動分享給你的時候,一定要接納。比如我姑娘的奶奶,外婆就特別喜歡逗孩子,讓孩子分享東西給她們吃。

可是孩子真正分享的時候,她們都是回答說:謝謝寶貝,奶奶(外婆)不吃,你吃吧!要不就是假假地吃一口。

這種行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分享慾望,反正你們都不吃,只是逗我玩,我就不分了!


孩子比我們想象得聰明機靈!


04、最重要一點,不要有“雙重標準”,其他小朋友也有捍衛自己物品的權利


在你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告訴他什麼東西是他的,別人不可以輕易拿的時候,也一定要告訴他什麼是別人的,我們不可以輕易的動!


不管是在朋友家還是在小區玩,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總是很新奇,忍不住想去摸一摸玩一玩,我都會告訴她:這是別的小朋友的,我們不可以玩。


當然如果對方是比較熟悉的,我也會鼓勵她去交涉詢問一下,對方願不願借給她玩一下。


昨天,閨蜜過生日,帶孩子一起去慶生。閨蜜的鄰居我們也認識,也會串串門但不常接觸。她家有個6歲的女兒很喜歡帶我女兒玩。


我們吃飯的時候,幾個孩子就一起去閨蜜鄰居那玩了。快要回家時候我過去接我姑娘,閨蜜的鄰居一看見我就驚呼:


你女兒幾歲了?看起來小小的,她好會說話了呀!她剛剛蹲在那看到玩具,自己說:這個是姐姐的,我不能拿!然後轉頭問涵涵:涵涵姐姐,這個我可以玩嗎?


聽閨蜜鄰居這麼一說,老母親甚是感動,看來 “諄諄教誨”起了作用!


物權意識敏感期 “魔王”上線?媽媽別隻顧崩潰,得關注這4點!


“小乖乖”和“小霸王”是一線之隔!


孩子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我從被她的“霸王”行為弄得很焦躁,再到退化成和她一樣的孩子,再接著冷靜地思考和接納她的這種規律和變化。

我發現,其實孩子表現好不好,在於父母的一念正向引導。


我想,我們幫助孩子在物權敏感期建立物權意識的意義,更多的在於幫助孩子學習和認識物權歸屬,可以幫助他建立秩序感;幫助他們學會分享,也能感受分享的樂趣!


物權意識敏感期,大概是孩子第一次真正體會“掌控感”的時候,作為媽媽,一定不要輕易強迫、貼標籤、懲罰孩子哦!

你們家孩子物權意識敏感期有相同表現嗎?歡迎媽媽們分享孩子物權敏感期的趣事和應對方法!一起學習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