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兵聖——孫武

孫武,字長卿,山東人,兵家至聖!

孫武本是齊國人,然而在周景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32年由於齊國發生內亂,孫武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齊國去到了吳國,類似於我們看過的好多小說一樣,一個人心灰意冷或者暫時隱世再者就是跳崖得到武功秘籍一樣,孫武在吳國潛心研究兵法,終成兵法十三篇。


一代兵聖——孫武

歷史課本中的孫武


吳王闔閭三年,伍子胥"七薦孫子",使得闔閭同意了接見孫武,憑藉著孫子兵法使得吳王對其頗為欣賞,由此看來,對於孫武剛開始吳王是不重視的,這也才有了"七薦孫子"。所以無論何時想要別人重視你,那麼嗎,請拿出自己的成就。以前的兵書、兵法、現在的具體項目等等,敲門磚的作用就是讓你知道我是誰!


一代兵聖——孫武

吳王闔閭


一代兵聖——孫武

伍子胥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吳王闔閭七年,吳國採用孫子"伐交"的戰略,策動桐國,使其叛楚。然後,又使舒鳩氏欺騙楚人說:"楚若以師臨吳,吳畏楚之威勢,可代楚伐桐。"十月,吳軍乘楚人不備擊敗楚師於豫章;接著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九年),吳軍採取孫子"因糧於敵"的策略,吃了楚人的食物而繼續追趕。最後在孫武、伍子胥的直接指揮下,經過五次大戰,只用了十幾天工夫,就攻入了楚都。闔閭去世後,由夫差繼位,他立志要報仇雪恨。孫武、伍子胥等大臣繼續輔佐夫差,努力積蓄錢糧,充實府庫,製造武器,擴充軍隊,經過三年,吳的國力得到恢復。

孫武強調戰爭的勝負不取決於鬼神,而是與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外交努力、軍事實力、自然條件諸因素有聯繫,預測戰爭勝負主要就是分析以上這些條件如何。孫武不僅相信世界是客觀存在的,而且認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著,強調在戰爭中應積極創造條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

正是因為孫武在軍事科學這門具體科學中概括和總結出了異常豐富、多方面的哲學道理,確立了他在春秋末期思想界中與孔子、老子的並列地位,被並稱為春秋末期思想界上空的三顆明亮的星體。孫武的軍事理論並非沒有缺點、錯誤的東西,但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兵法著作,也以其卓越的見識深深影響了後世,受到古今中外軍事家的廣泛推崇。


一代兵聖——孫武

朱亞文飾演孫武


一代兵聖——孫武

張豐毅飾演孫武


然則孫武鼓吹的"侵略如火""兵者詭道"等詞意在不擇手段的打擊、摧殘敵人,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將本就混亂的戰國時代拖進了血泊之中,也許對於當時的時代來說這些是由戰爭的殘酷性決定的,不過相信兵法的初衷還是在於結束戰爭,統一與和平。

影響了數個國家的一代兵聖的結局到底如何,是戰敗被罷黜或是流放,或是在後來的戰爭中被秦軍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