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約一個周的時間,朋友圈裡諸多的感慨萊陽師範的消失。起因是一張照片,萊陽師範的牌子被摘下,新的萊陽市文化路學校掛牌,也就宣告著萊陽師範正式地退出了歷史。如果說幾年前的與蓬萊師範合併至蓬萊其實萊陽師範已經沒有的話,給曾經萊陽師範的學生們有著心理慰藉的是,那個校園還在,那個牌子還在。還可以回到學校去看一看,去尋一尋那熟悉的小路與光斑下的故事。自己也是有著諸多的感慨的,只是又好象是無從說起,說什麼呢?心中一直是有著酸楚的,就象當年自已自己離開工作了15年的學校(而這個學校又恰是自己小學時上學的學校)一樣地,很不是滋味地,沒有過多的言語可以描述,就是“不捨”。自己結婚後的集資房,孩子出生在那裡,又長大至十五歲時,賣掉了,也是那個滋味,就是“不捨”。萊陽師範,於自己,就如同長期工作過的學校與居住的房屋搬離後的滋味,就是“不捨”。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2014年同學小範圍聚,於萊陽師範拍攝)

天氣有些陰,思緒也飄零。時光總是在穿梭,那些光影之中也總在不斷地變幻,不可能一直保留,總在更新,自然地規律。存在著有存在的必然,失去也是歷史的發展。又有何“不捨?”到底不捨的是什麼?夾雜著細蒙的雨絲,彷彿織出了更多的惆悵。萊陽師範於自己,比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單位、第一個房子所經歷的時間都短,甚至那個時候自己是那樣地小,想想也就是現在的初中生的年齡(週歲15-18歲),包括學校裡的人與事,想起時真要憶起時,總是想不起來。同學在熱火朝天地說著某某故事,某件事某個人,很奇怪地,“我怎麼一點兒不記得了?”“我怎麼一點兒不知道呢?”算一算,畢業已是28年了,更是記憶甚少。自己班級的同學還能記得名字,有的還要想老半天,亦或是被提醒才恍然。鄰班的同學一點兒不記得了。本就不是好記之人。如此,又“不捨”什麼?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記得有一塊校志碑,記得哪個地方還刻有馬龍湖校長的名字,照片是2017年畢業25週年聚會時於7月23日回萊陽師範一看時同學所拍。學高為師,身正是範,這幾個字記得。也記得第一次入校的情景,爸爸媽媽去送的,那是自己第一次離開家住學校。在宿舍裡,媽媽還把箱子平放,蓋了塊紗巾,結果晚上的時候被當時的班主任黃亞林老師不指名地點了,擺放有要求的。儘管沒有指名,但我知道是說我,我當時聽著立即就臉紅了。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受過批評的自己,覺得大家都在盯著看。開始了自己整理床鋪、自己趕著時間去洗刷、自己被早早地鈴聲打起而急火火地整理穿運動服在天不亮的時候去跑早操(變化大的萊陽,年前去萊陽開會,偶然車走過,記得那座橋,問可是通往農學院的路,回答肯定,天天從那裡跑操)、自己打算著能吃多少飯而買飯(第一次買餡饅頭,對二兩、四兩沒有概念,買多了,確實好吃,撐得不敢動彈)……“不捨”的是這些這麼多的第一次,讓自己從一個被照顧的孩子變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捨”這份蛻變的歲月。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這棵玉蘭已經長到整個四層樓那麼高了。當年只在一樓處擋不到窗戶。我的宿舍就在三樓,能看到。下面照片中的這條路的旁邊就是自己的衛生區,衛生區承包到人的,那棵樹下,差不多是手撲羅出來的,才不會被扣分。宿舍的擺放是有著各種的規定,記得“砍”被,方方正正地,被扣分了說是床沿不齊,回去看看怎麼看怎麼沒毛病,只是比比同學的,確實是沒有那麼挺得比直。就象自己每個周的練字作業,自己其實是很認真地寫了,卻總是寫不好,那些毛筆字老師教得起筆頓筆地,一點兒地照著寫看著還像,幾筆連到一起就變樣子了,每個周都要交作業,每個周都愁。只覺得當時要學得真多,要學習五線譜,好在自己小學初中時都學過簡譜,倒是不難;要練琴,彈琴這個事兒於自己也是,學會容易,彈好就難了,每次考試的時候,老師在旁邊坐著,倒是不緊張,只不過總是沒有高分;有著各種的活動,象體育,雖然自己是從來沒有參加過……原來自己學過那麼多,樣樣都是學過了,也被逼著練過。概現在所成的那種“認真”“堅韌”等品質就是在這麼多的“學習”與“逼迫”中不知不覺中鍛造出來的吧?“不捨”的就是經歷、體驗,在若干年後的積澱成習。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很多同學記得荷花池,現在那裡的荷花池已經看不到了。在進校園西邊處,是個小花園,有假山,有荷花,也是常去,還是沒有多少記憶。這片紫藤自己記得深,那是自己第一次認識,又恰在之後有個電視劇《紫藤花園》,便對這處增添了諸多的那時並沒有多少體會的所謂的詩意。穿過這裡是學校的圖書館,那裡是自己最常去的地方。拿著借書證,去借書、還書。那個時候看書特別快,不知道借什麼,就一個系列一個系列地借。近代、當代、國外的小說,幾乎看個遍。只看小說,象詩歌,也試著借了抄下來背一背,甚至模仿著也是寫過,終是年少時的好奇而已。借了學校的還去校外借,出校門的西邊有個借書亭,交10塊還是20塊的押金,租書看得就更快了,週末的時候,能全天候地待在床上,直看得天昏地暗,飯是同學幫著捎。幾乎看遍了當時流行的象瓊瑤、席幕容的還有個臺灣的記不起名字了,只是現在要說起書名,還是記不起來內容。門外的大柳樹也記得,樹下有個修鞋的,是個殘廢人,鞋都是在那兒修的。內容不記得,穿過的衣服與鞋也不記得,那個地方那些書記得。“不捨”的就是這塊地兒載著自己的歲月,是那歲月的見證。

再無“萊陽師範學校”,不捨

2017年回學校看的時候,門等處都貼著封條。但這些樹卻是如此地粗壯與蔥蘢。現在名字沒有了,但這塊地還是在的,這些樹還在。依舊有著空落落的感覺,“不捨”的還不僅僅是這塊地,這段歲月,細細地想來。“不捨”的是萊陽師範獨有的教育模式,在可塑性強的十幾歲的孩子身上,以紮實的基本功訓練、嚴謹的治學精神、立體的道德培養,鍛造了一批批萊陽師範學子的完整的情態、態度與價值觀,形成了萊陽師範畢業生獨有的“精神長相”。

“不捨”,萊陽師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