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家程乃珊吃饭的4种境界:饭局、聚餐、留饭、蹭饭

程乃珊,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桐乡县。1965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英语专业,做中学教师近20年。1983年6月加入上海作家协会,之后从事专业创作。1990年赴香港定居。


  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7期,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其主要作品有《天鹅之死》《蓝屋》《女儿经》《金融家》《欢乐女神的故事》《呼唤》《父母心》《蚌》《当一个婴儿诞生的时候》《穷街》《华太太的客厅》等。1991年开始穿梭于沪港两地写作,探究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渊源,代表作有《双城之恋》《老香港》等。


上海作家程乃珊吃饭的4种境界:饭局、聚餐、留饭、蹭饭


程乃珊的作品有很强烈的地域风格,她的小说取材于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通过对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历史风云中上海滩的人情风俗和社会风貌。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她对于吃饭的境界阐述。

民以食为天。人生许多美好时光,都与饭桌有关。吃饭,有饭局、聚餐、留饭和蹭饭,四种形式,四个境界。


上海作家程乃珊吃饭的4种境界:饭局、聚餐、留饭、蹭饭


饭局有如牌局棋局,反正是一种比较吃力的吃饭:

除强调正装出席之外,一应言行举止都要如下棋出牌样,不可任意。

但人生充满矛盾,天天有饭局,烦恼不已,如若从来没有饭局,人前人后似有点失落,矮人一截,同一饭局请他不请你,免不了有点酸酸的……

聚餐,又可称聚会,那要宽松多了,是三五知己好友自发的聚。

聚餐有各种形式,有“蜻蜓吃尾巴”,即各吃各,西方称AA制;但更多为轮流做东,虽没有硬性规定,但大家都会自觉轮流埋单,虽说老友不用计较,然为珍惜这个圈子,每个人都有心维护它:一旦发现有新开的好餐厅,就呼朋唤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众人心领。老友聚餐是最开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经常聚餐的是一个固定圈子,外边人若想进来,难上加难;道不同,志不合嘛,勉强挤进来,就成饭局而不叫聚餐了。由饭局修炼成聚餐叫有缘,由聚餐变形为饭局,那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上海作家程乃珊吃饭的4种境界:饭局、聚餐、留饭、蹭饭


留饭,是更随意更亲密的进餐形式。

上海人家特别习惯留饭,被留的一定是全家上下都笃熟的老友,突然来访(旧时没手机,熟客大都可随意上门),谈兴正浓,不觉已是吃饭时光,意犹未尽,加副碗筷,临时炒只蛋或蒸一碟腊肠,去弄口熟食店切一客酱鸭,家里也趁此添点菜,就这样热热闹闹吃了,所谓“小菜呒交(没有)、饭要吃饱”。

这是最惬意,最温馨,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饭桌。当然,留饭和被留的,都有相当交情,有的还是几辈子的。

蹭饭是事先张扬的

一个电话打过来:“XX,我正好在你家附近办事,等下到你家蹭饭。”“我老婆出门了,今天没人煮饭,等一下去你家蹭饭。”“XX,过节我们来你这儿蹭饭”……留饭是即兴的,蹭饭是预先告知的,某种程度讲,蹭饭更有十分交情。人说十年修得同船渡,能随时来蹭饭的,那份交情也是修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