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比诺贝尔文学奖份量更重


方方日记比诺贝尔文学奖份量更重

文字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人们其实对诺贝尔文学奖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它是世界文学的最高奖项,但它真的能代表世界文学的最高水准吗?

曾几何时,在我心目中,诺贝尔文学奖的确代表着文学的最高境界。我所接触过的几部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帕斯特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显克微支的《人啊,你往哪里去?》、艾略特的《荒原》、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以对现实的刻画,对人性的洞察,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然而,近些年来,连续读了几个诺贝尔奖新秀的作品,不由得感到失望和遗憾。这些作品过于沉浸于个人情绪化的表达,满足于对荒渺怪异思想的捕捉,或者是背叛普世价值的标新立异,或者是对地域文化的扭曲描绘........既失去了脚下坚实的大地,也无视头顶辽远的天空。

就连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彼得.汉德克也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他多次批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是一群根本不读书的人。

中国评论家朱大可表示,最近二十年来,鉴于新媒介和新娱乐方式的发达,文学发生了世界性衰退,这迫使诺贝尔文学奖下调了自己的评选标准,以适应这个新的变局。

朱大可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的堕落,主要和评委的狭隘冷漠有关,这样的狭隘冷漠让他们远离现实苦难,看不到那些真正优秀的东西,又引导许多把该奖当偶像的作家去迎合他们的标准。

方方的创作显然没有迎合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和时尚。我很赞成她对文学的看法---文学与落伍者、寂寞者和边缘者为伍,它关心和鼓舞那些为前进的社会所冷落的人。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和弱者息息相通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是照顾人心的。

方方日记中的每一行字,都是这种文学观点的实践。日记中的每一行字,都仿佛熊熊燃烧的劈柴,给孤独受伤的人带来安慰和暖意。

读方方日记,我常常想起凡高说过的一段话:在我们的灵魂里,有着温暖的火焰,可惜少有人来取暖,大多数路过的人,也只是看了一眼从烟囱里飘出来的烟,便继续赶路。我们是不是该做什么,来改变这一切呢?我们该做的就是继续照料这团火,加点盐巴进去,继续等候有人走过来,坐下,在这里待上一会儿。

对于这次疫情中的很多人来说,方方的日记不就像凡高笔下的火炉吗?在一个个深夜里,她就像凡高所说的守在火炉旁的人一样,默默地向火炉里添着干柴和盐巴,为了让从这里路过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温暖和鼓励。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算不上好士兵,而一个只想得诺贝尔奖的作家算不上一个好作家。方方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或许以后也不会拿到,对她来说其实并不重要。我相信她眼睛所关注的是生活于中国的最普通的百姓,而不是瑞典文学院的那几个孤高自傲的评委。

诗人王家新说,一场把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卷入其中的重大灾难,不仅暴露了我们社会和文化的深层问题,不仅显现出各种各样的人心,也把文学的千古不灭的尺度再一次提到我们面前。

对于文学来说,什么是千古不灭的尺度?那就是人之所以为人所特有的良知。世事纵然风云变幻,但总有来自至高之处的价值观念永恒不变,这就是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良知。

文学如果失去了良心,只为讨好权贵和自己的情欲,和一堆矫揉造作的文字垃圾有什么区别?

王家新说,在这场灾难中,方方不仅达到了她的坚定和无畏,也从我们的汉语发出了不可冒犯的声音。或者说,她不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为我们的文学挽回了几分高贵和尊严。

方方日记比诺贝尔文学奖份量更重

拿着福音书的托尔斯泰 列宾

不可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推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家,但也一定遗漏了许多更优秀的作家,其中就包括托尔斯泰,这个以自己的良心写作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作家。

1901年,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法国诗人普鲁东。45名瑞典作家和艺术家联合写信,向远在俄罗斯的托尔斯泰表示歉意和同情。

甚至有人把托尔斯泰不能获奖的原因上升到俄罗斯同瑞典的民族矛盾。当记者向托尔斯泰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甘愿放弃贵族荣誉和财富的老人淡淡地说:“随他去吧!”然后就拎着镰刀到地里去干农活了。

如今,整个世界都记着托尔斯泰,还有几个人知道普鲁东?

地上的奖赏总是不完美的,也不会是永久的,然而在天上有一个会存到永远的更高的奖赏。

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之间有杆秤。一个作家良知的分量要比文学奖的奖金重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